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59416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和教学大楼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人职务职称审 核职务职称职务职称审 批职务职称江 西 省 建 工 集 团 公 司2011年12月20日目 录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2第二部分 编制依据3第三部分 施工方案5第四部分 质量与检查验收12第五部分 监控措施16第六部分 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18第七部分 应急预案19第八部分 施工图纸241、 基坑护壁桩平面布置图2、基坑护壁桩大样图3、基坑土方第一、二层开挖平面布置图4、基坑土方第三、四层开挖平面布置图5、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临时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6、基坑第二层土方开挖临时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7、基坑第三、四层土方开挖临时

2、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8、基坑桩基施工阶段排水沟平面布置图9、基坑开挖完成后排水沟平面布置图10、基坑边坡检测平面布置图11、基坑地下人防平面布置图附件:土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9822.34M2、地下建筑面积13119.57 M2、地上建筑面积360702.77M2、地下建筑面积13119.57 M2、基底建筑面积5447.56 M2,各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主体为17F+1层,部分为3层、7层。最高建筑物总高度64.20m。省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及教学大楼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西侧省委党校大院内,东侧紧邻八一大道,北侧紧邻

3、电信大楼。场地标高约-0.5M(0.000绝对标高23.400),地下室基础底板标高-8.7M。基坑底工程桩为7001400钻孔灌注桩共214根。基坑采用桩基护壁、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桩顶设冠梁,已由业主另承包给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大部分完成。2、现场及周边环境本工程使用场地相对十分狭窄,处南昌市中心地段,东面八一大道围墙离基坑支护约7m,;北面电信大楼围墙离基坑支护约67m;南面原有教学综合大楼离基坑支护约10.229.0m;西面围墙离基坑支护约 1.8m32m。基坑周边南面、西面和北面有邻近建筑物,东面为八一大道,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时需要注意基坑周边边坡稳定性,做好沉降观测。防止因基坑开

4、挖而影响周边建筑物结构稳定性。现场状况:目前基坑的桩基护壁、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冠梁还未完成,局限了土方开挖的正常程序,由于总工期紧,土方开挖必须尽快进行,施工中必然会出现困难,只能由参建各方边施工边共同解决。北面和西面基坑护壁冠梁未完成;东边现有出入口基坑护壁冠梁未完成;现党校配电房未能拆除、不能施工基坑护壁桩;部分周边冠梁上部的护坡未施工。3、工程地质条件据钻孔揭露,场地土层主要为:杂填土:主要由砂土和粘土组成,夹杂少量水泥、砖块等建筑垃圾,为新近人工回填,欠固结,稍湿-湿,松散状态。层厚1.103.80m。淤泥质粉土:场地内大部分有分布,层厚0.002.20m。粉质粘土:场地内均有分

5、布,层厚1.25.40m。细砂: 场地内大部分有分布,层厚0.006.70m。中砂:场地内有大部分有分布,层厚0.005.70m;部分区域有地下防空洞层顶埋深6.7010.10m。砾砂:场地内均有分布,部分孔出二层,3.9012.70m。圆砾:场地部分有分布,层厚0.0011.90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内部分有分布,层厚0.005.10m。中风化粉砂岩:场地内有部分有分布,层厚0.006.60m。4、地下水场地地层杂填土、淤泥质粉土、粉质粘土、细砂、中砂、砾砂、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均为弱透水层。粉质粘土、细砂层及含砾粉质粘土为半透水层。杂填土层、砾砂层均为强透水层,场区地下

6、水主要为地下潜水:主要赋存于砾砂层中,水位埋深8.80-9.10m,稳定水位埋8.20-8.50m水量较为丰富,且具承压性。场区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年水位变化幅度在1.00-1.50m米左右。第二部分 编制依据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及教学大楼结构施工图。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3、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新建教学大楼地质勘察报告。4、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及教学大楼基坑支护设计方案5、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及规定。6、我单位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7、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实地踏勘情况。8、相关主要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和规范

7、性文件等。第三部分 施工方案1、土方开挖方案1)土方开挖程序第一层开挖约4m第二层开挖约3m钻孔灌注桩施工第三层土方开挖至基坑设计标高第四层是基槽和基坑开挖。2)土方开挖方式在现有条件下土方开挖分为三个区域,见“第一、二层土方开挖施工平面图”,目前最适合开挖的区域是区域1,其次是区域2,区域3前期不具备开挖条件,放后开挖,预计3个月以后可以开挖。土方开挖方式是根据进度安排来确定的,土方进度计划见附件。基坑土方的开挖流程是:区域1区域2区域1、2桩基施工阶段区域2开挖(桩基完成后)区域1开挖(桩基完成后)区域3开挖区域3桩基施工汽车坡道1汽车坡道1区桩基施工修筑汽车坡道2区域3开挖(桩基完成后)

8、汽车坡道2及坑内施工道路开挖。区域3要在区域2桩基未全部完成时就进行开挖。区域1、2、3上二层的土方和区域1、2在桩基施工后的土方从汽车坡道1出土;汽车坡道1的土方暂不出土,堆放在已施工完桩基的其它区域,当汽车坡道1的桩基完成后,再在原位重修汽车坡道2。区域3和汽车坡道1的土方在桩基施工后的土方均从汽车坡道2出土。汽车坡道2要用毛石和砖渣填筑。汽车坡道2开挖的土方无法从坑内直接采用汽车外运,采用塔吊吊运至地面,用汽车外运,最后基坑内挖掘机用吊车吊出基坑。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方式,汽车外运。第一层开挖的土层为杂填土、淤泥质粉土、粉质粘土。开挖顺序从西向东退进行。根据设计方案在开挖区内

9、修5条临时施工道路。土方由2台挖掘机直接上车,第一次开挖深度约4m挖除淤泥质粉土层挖至粉质粘土层表面或细砂层表面。第二层开挖的土层为粉质粘土、细砂。根据设计方案在开挖区内修5条临时施工道路。土方由2台挖掘机直接上车,开挖深度约3m,挖至原人防工程表面后清理人防工程。清理人防工程的部位对应工程桩的位置,通过逐点开挖清除的方式还是通过人工凿孔的方式穿透,须到桩基开挖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第三层土方开挖为待桩基施工完后,先用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左右,再用人工精平至设计标高。这次开挖以细砂、中砂、砾砂层为主,深度约1.9m左右。第四层的基槽和基坑同时跟进开挖。开挖顺序也是从南向北退进,根

10、据设计方案在开挖区内修3条纵向的临时施工道路;考虑到地下土质是含水量较大的细砂、中砂层, 采用三台挖掘机直接上车通过临时施工道路运走。下坑内的坡道设在地下室东南角的位置,即汽车坡道1、2。土方外运到场外堆放点,因为开挖出来的土质是含水量较大的杂填土、粘土和淤泥、细砂、中砂,所以在堆放处要堆高需用一台推土机和一台挖掘机把土方堆高。3)场地平整:地下室底板坐落在细砂、中砂、砾砂层区的区域,有利于基础底板、梁及承台的砖胎模的施工,待砖胎模完成后人工整平、夯实。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出入口布置:本工程施工的主要出入口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东侧出入口主要为土方及机械进出使用,大小为6m,双开大

11、门为焊接铁大门;门内设有洗车平台。生产加工区布置:各加工棚、库房及材料堆放区域详见总平面图布置。其中焊工棚及钢筋加工棚为钢管搭设,库房为活动板房。施工道路布置:坑内修路分三次进行,第一层开挖修一次路,第二层开挖时修二次路,这两次在开挖区内修5条临时施工道路;底层开挖时修第三次路,设5条运输道路。坑外道路为通向场外土方堆场,现场无土方堆放点,见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5)运输道路的施工地面道路,由于现场表层为回填土但场地较平整,不能走车,因而在开挖前先用挖掘机按运输道路现场平面图标注范围内进行平整后再修路,修路材料采用毛石及开山渣填施工道路40CM-60CM厚。在基坑内第二层土方开挖时,土层以粉质粘

12、土层为主,坑内道路,采用毛石及开山渣填施工道路40CM-60CM厚。在基坑内第三、四层土方开挖时,土层以细砂、中砂层为主,坑内道路采用毛石及开山渣填施工道路40CM-60CM厚。汽车坡道2要用毛石和砖渣填筑。2、基坑边坡放坡及护坡设计基坑周边有支护桩已由甲方直接分包施工,因西侧区域3护桩未施工完成,区域3开挖需自然放坡,汽车坡道1和汽车坡道2需自然放坡;根据地质情况,三个自然放坡的部位边坡放坡按下述设计。1)区域1和区域2桩基护坡基坑护坡设计为桩基护壁和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由专业施工队伍正在施工,目前区域1和区域2桩基护坡已基本完成,见护壁桩平面布置图和桩基护壁图。2)区域3放坡(1) 区域3

13、与区域2分区交界处基坑分两级放坡:第一级放坡坡高3.5m,坡度1:1.35,放坡台阶宽1.6m;第二级粘性土层放坡坡高1.5m,坡度1:1.35;第三层细砂层坡高2.0m,坡度1:2.3。(2)坡面挂网网筋采用6.5级圆钢,构造尺寸为6.5300mm300mm,沿水平向及竖向交叉布设。(3)混凝土层面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法施工,面层厚度为50-60mm。喷砼终凝2小时后,喷水养护5-7天。(4)坡顶散水为防止雨水及施工用水流入边坡内部,坑顶应铺设散水坡面。散水坡采用C20砼浇筑,宽度1000-1500mm,坡度宜为5左右。3)汽车坡道1放坡本段基坑分两级放坡:第一级放坡坡高3.0m,坡度

14、1:1.8,放坡台阶宽2.0m,第二级放坡坡高4.0m,坡度1:2.6。3)汽车坡道2放坡本段基坑分两级放坡:第一级放坡坡高3.0m,坡度1:1.8,放坡台阶宽1.8m,第二级放坡坡高4.0m,坡度1:1.8。 4)基坑底排水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坑内挖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排水放坡采用3,坑中部相应设一些吊水井,用潜水泵集中抽往周边集水井,场地纵横向各设两条详见施工排水平面布置图。4 .边坡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在开挖之前,需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测量出建筑外围轴线控制桩,检查开挖后支护桩与桩芯距离是否满足打桩要求,基坑开挖边线按护桩边线内部开挖。(2)边坡土方开挖工艺要求在挖土施工中土方作业与

15、修坑内临时道路交叉作业,同时进行,为了减少与护桩施工单位的相互干扰,开挖时,先挖1分区,再开挖2分区,然后进行3分区土方开挖。(3)基坑内外排水:对于地表处的雨水、施工用水,在基坑边设排水沟截流,引至下水管道的方法解决。具体做法是:在基坑四周地面设置明沟排水,能贯通的地面排水沟,并在沿排水沟一定距离处设置集水井。将地面雨水、污水集中后,排入下水管道。基坑内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设纵横排水沟,并基坑4角设坑底集中排水井,沿排水沟一定距离处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大小为100010001000mm ,做好基坑内外有组织的排水工作。排水沟与基坑下坎线的距离应不小于0.3m,内纵横各设两条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