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593763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小楷的结构.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小楷的結構 结构,古称结字,又谓之间架结构,是研究点画与点画之间的搭配方法。结构不能脱离文字自身内部结构的规律性,自汉字脱离象形而被抽象的符号所替代后,这种意义就显得更为强烈。结构还必须受到匀称、和谐、协调、重心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楷书,体势端庄,每一笔画的长短、缩伸、开合、大小、疏密、肥瘦、阔窄、高低虽无一定之形态,却有一定之尺度。在形质动荡的动态平衡之中,既要符合汉字结构内部的平衡律,又要修短合度而富有节制,若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所谓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因此,书写楷书能于矩矱森严的法度中相互照应,方能给人以一种遒美雅正的的艺术感受。研究楷书的结构,必须以用笔为基础,积其点画,乃成

2、其字。就是将基本点画中的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组合成一个上下相望,左右相近,四隅相招,大小相副,长短阔窄,临时适变的空间单位。这个空间单位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气脉贯通,神情融洽,从而又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形体。王虚舟论书剩语中说:“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以为人。”可见楷书的结构美犹如一个人的形体美,每一字中点画位置安排得是否妥贴恰当犹如一个人的五官肢体是否匀称协调,人体美要讲究姿态,犹如字有奇正的变化,因此研究楷书的结构当参阅人体的基本造型,则自然富有情理,若采用大胆变形,极力夸张的手法,因奇求奇,以谲形狂怪为法,则扮鬼脸,装怪腔,呲牙咧嘴,跛足残

3、缺之状粉墨登场,反而强弄出许多丑态来,就会失去书法艺术的造型之美。 我们要研究楷书的结构,就必须懂得对比统一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楷书的形式美主要通过奇正、疏密、参差、宾主、虚实以及用笔的向背、俯仰、曲直、肥瘦、方圆、藏露等两个对立方面,有机而协调地组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必须在笔势的管束下进行组合,又必须合乎自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我们下苦功的,惟一的办法就是多临多写。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录取,此最关要。”小楷的结构,既有其共性的普遍规律,亦具有个性的特殊规律,不同的笔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笔形,不同的笔形可以产生不同的风格。但作为楷书,不论何种风格,其在点画位

4、置的搭配上有着其自身的基本规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小楷结字的基本方法。 (一)奇正 小楷的结体,大致可以分为平结和斜结二大类型。平结法横平竖直,体势端严平和,从汉隶中变化而来,字多古朴;斜结法斜横紧结,体势奇宕险绝,从北碑中取法而得,富有姿态。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的小楷属于平结一路,王献之、欧阳询、赵孟畹男】粲谛苯嵋宦贰初学小楷,当以平正为尚,所谓平正,是指法度严谨,体势端正之书,其特点是重心比较平稳,体势匀称协调,富有一种理性的节制。唐人写经,赵孟畹摹都橱龃罚恼髅鞯热说男】换幸换椒蛔钟幸蛔种课唬嶙衷瘸疲婢胤龋约希际俏颐茄暗牧己梅侗尽 平正是指其体势而言,横平竖直也是指其势而言,如横画如梯架,竖

5、画如栅栏,平直而无曲致,板滞而不萧散,势必就会破坏字形的形态美。傅山霜红龛集说:“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 可见,要做到平正二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唐人楷法,虽风格迥异,但无不以平正为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正即以法胜之书,是初学书法的基础,学习者只有从这个基础上,才能追求姿态的变化。 书写小楷,一味地追求平正,往往容易为法所缚,法度太严,反而没有什么趣味可言,是不能耐久索玩的。清人馆阁体小楷,规矩法度,非不严谨,只是在用笔上缺少意趣,在结字上缺少姿态,给人以一种沉闷板滞感觉,没有一种风流蕴藉,萧洒自如的态度,正由于它被法度所束缚,被规矩所桎梏,形成一种千字

6、雷同千人一面的局面,在他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作者的艺术个性的流露,也没有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馆阁体小楷的遗憾之处。因此,要写好小楷,又必须在平正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险绝的姿态,所谓险绝是指其姿韵而言,小楷结构贵于平正之中寓险绝之姿,字形虽奇,但险不至崩,危不至失,乃能于极险绝的姿态中保持重心的平稳,这是一种极为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必须在平正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点画与偏旁部首在角度和位置上的微小变化而产生的。通过挪移位置和改变角度的变形决不是大幅度的,仍必须以不破坏字形的姿态美为前提。 字要写得险,当具有一定胆识。有的人写了半辈子小楷,一生严谨,循规守矩,不敢丝毫越雷池于半步,此谓之无胆;有的

7、人理法尚未谙熟于胸中,便一味好奇,竞尚怪异,意欲炫惑于天下,此之谓无识。故凡有胆有识之人,心能脚踏实地,先求平正,一笔一画,平平稳稳,使其结构笔笔从规矩中出,字字由法度中来,迨至纯熟之极,深谨之至,而能奇宕萧洒,不主故常,时出新致。正如姜夔续书谱中所说:“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试观魏晋小楷,十三行帖平正之中寓险绝之姿,乐毅论萧散之中含简静之态,无一丝一毫的习气,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十分耐人寻味。可知书写小楷,不难于平正,而难于在平正之中有险绝之姿;不难于匀齐,而难在于匀齐中有跌宕之态;不难于端庄,而难

8、在于端庄中含流动之势;不难于严谨,而难在于严谨中有自然之意;不难于刚挺,而难于刚挺中杂婀娜之柔;不难于妍媚,而难于在妍媚中有古淡之质。近人作书,只是贪捷径于咫尺,博浮誉于一时,不肯在平正上下功夫,故凡欲欺世而盗名者,心托于无常之形。傅山霜红龛集中说:“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巧生,归于大巧若拙而己。”此语足为吾辈之诫,如一入门便欲邀奇,强求变化,必致学道入魔,此不可不慎。 (二)疏密 研究楷书的结构,不但要注意到有笔墨处,亦要留意无笔墨的空白处。所谓知其黑,守其白,白即点画之间空素地,其中亦有法度。元盛熙明法书考谓:“点画既工,而后能结体,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书写小楷,疏

9、密最要停匀,密处宜紧腠理,疏处要展丰神。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致凋疏。凡笔画排叠的字,既要下笔洁净,富有变化,又要疏密停匀,布白相称。凡笔画少的字,要写得肥一些,肥可令其密。凡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瘦一些,瘦可以令其疏。有的字宜中疏外密,八面点画皆拱其中,有的字宜中宫紧收,中密外疏,呈一种幅射式的结构。凡包围结构,被包围的结构要稍向外靠,有的字宜上密下疏,密处用笔稍瘦,疏处稍粗而力足,则能撑得住重心。有的字宜下密上疏,凡疏处,宜加长点画,以补其空。疏密在小楷中又要富有变化,奇趣乃出。(待續) (三)参差 参差是通过结构中点画或偏旁部首的长短、开合、伸缩、高低、阔狭等变化来表现结构的自然美

10、,是小楷结字的重要方法,最忌犯平行、齐头、排比、类同的弊病,如积薪束苇之状,这样就会使结字了无意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作字最忌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之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献之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米芾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楷书结构尚方,体势匀称,但亦宜于参差中见整齐,方免算子之病,若前后齐平,上下一等,逐笔排比,便不是书,此不可不知。 凡口字在左者须与上齐,如晖、吸、呼、唯。凡口字在右者须向下靠如弘,如、和、扣等字。凡笔画繁复之字其体本大,如斋、灵、骚等字。有的字结体本小,就不宜写得大,如王、公

11、、日、小等字。有的字结体平扁,就不宜写得窄长,如右、而、四、曰等字。有的字结体本长,就不宜写得扁阔,如身、矛、乍、耳等字。有的字上阔下窄,上占地步,如智、罗、罪、习等字。凡宝盖结构,要盖得住下,有覆仰之意,如愈、雪、空、当。有的字要展其下画,要托得住上,有下载之意,如盟、游、足、万。凡重叠之字,要有参差变化,宜上下滋长,中间窄,如楚、鸾、驾、骂。有的字宜上下窄,中间阔,如斋、誉、鲁、学。有的字则宜四满方正,如触、辅、关、国。凡左右二停结构宜有高低,伸缩之变化,有的字宜上平左高,如巧、虽、印、解,有的字宜下平右低,如勤、如、和、动,有的字宜左高右低如既、解、郑、师。凡二竖重并者,宜一伸一缩如斩、

12、拜,凡画长直短者,撇捺宜合,因横画长处,开处也,故下必合,凡画短直长者,撇捺宜开,因横画短处,合处也,故下必开。凡一字中上合则下宜开,凡重撇者宜减捺,一开一合,自然得宜,重钩者宜减钩,凡亻旁下竖之首要顶上撇之腹,彳旁下撇之首要顶上撇之腹,三撇重并宜有变化,四撇重并宜有开合,小楷中亦经常可见应开之捺反用合势,这样可以增加体势的变化。 (四)宾主 凡一字之中常有一笔是主,余笔是宾,如“画”字以竖为主笔,“代”字以戈钩为主笔,“少”字以长撇为主笔,此一笔往往是决定一个字重心平稳的关键之笔,主笔失误,则余笔皆败,故学书者必争此一笔。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乱,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

13、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相通,作书之法亦如此,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其中一些字上画可尽量向右上倾斜,但下画势平,有力撑之妙。如事、代、也、少等字。 凡一字中以横竖为主画者,其势宜平直,姚孟起字学忆参中说:“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勿倾欹。”而余笔可稍有欹侧之变化。如岳、委、年、中等字。 凡一字中横画多者,宜展其大画,促其小画,如甚、善、真、弃等字。凡亻、犭、扌、衤、氵、彳、阝、禾部在左者,宜写得窄长一些,令右有地步,则左为宾,右为主,主宾分明。如伟、拒、阿、稷、得、淹、补等字。以

14、右停为主者,右停则宜窄长,如划、郡、割、断等字。以中停为主者,则中占地步,左右二停有衬托相望之意,如衡、卫、微、谢等字。 凡方框结构,左竖是宾,纵情落笔,宜轻而短,右竖是主,沉着至到,宜重而长,如南、贫、宜等字。 (五)向背,仰覆 所谓向背即方框结构中两竖画向如(),背如)(,姜夔续书谱中谓:“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旋设各有情理。”颜真卿楷书以向势为多,欧阳询以背势为多。所谓仰即指横画如,覆如,仰有上承之意,覆有下俯之意。颜真卿楷书以覆势为主,欧阳询以仰势为主。作小楷之法,最要向背得宜,仰覆有姿,凡字画多则分仰覆(如“三”字上画宜仰,

15、中画宜平,下画宜覆);竖多则分向背,字势方有姿态,如门、月用背,尊、幽字二竖用向。向背不单是指横竖,亦表现在其它点画中,如首字上二点用向,真字下二点用背,为字长撇用向,惑字戈法用背,通过向背的变化,使小楷的间架结构更加疏朗舒展。 (六)变化 楷书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用笔和结法这两个方面所产生的,但这种变化是极其微妙的,它没有像行草书的那样强烈,因此需要学书者在不断的实践中细心体味,久之自有会心处。所有的变化必须以画平竖直为律,知其常而后能通其变,故平正是变化的基础。笔形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态上的变化,包括方圆,藏露,起止,曲直,俯仰,向背,肥瘦,长短等;二是角度上的变化,以横画为例不

16、外乎三种变化,即平画,上斜,下斜三种;竖画亦不外乎三种,即直竖,左斜,右斜,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体形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点画,偏旁部首在位置上的挪动和角度上的变化而产生。从理论上来说,似乎要产生变化并不难,但实际上要做到既要有变化,又要在变化中不违背情理,既要字字意别,又要在不同中有一种统一的调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明莫云卿评书中所说的:“真书之难,古今所叹,书法不由晋人,终成下品,钟书点画各异,右军万字不同,物情难齐,变化无方,此自神理所存,岂但盘旋笔札间区区求象貌之合者。”古人凡以书成名者,无不在楷书上下很大的功夫,特别是小楷,字形虽细,却法度具备,故凡欲工书者,当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则自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紙上,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