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重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935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学重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述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量的性质2、测验原则化条件:()测验内容的原则化(2)施测条件的原则化涉及:相似的测验情境。相似的指引语。相似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原则化(4)测验常模的原则化二、心理测量(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一级定义)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测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所有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功能及其对的使用(五)按评价所参照的原则来分类、常模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根据被试对量表中所规定的题目答对多少来评分的,被试成绩的优劣,是根据所得分数在常模中所处的

2、地位来拟定的,不是以与否达到某个原则来决定。2、目的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将被试水平与一绝对原则相比较,以便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原则为目的测验,也称原则参照测验。3、潜力参照测验是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足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的测验。三、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1)谨慎选择测验量表 (2)与被测验者建立协调关系 ()控制实行测验的误差(4)对的解释测验成果(5)遵守测验的道德 ()注意测验的保密第二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编制拟定测验目的与对象拟定编制筹划 设计测试项目 项目的预测和分析合成测验 测验使用的原则化 收集信度、效度资料 编写测验手册一、拟定测验目

3、的与对象(一)测量对象测验编成后要用于何种团队。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限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阅读水平等。 (二)拟定并分析测量的目的一般可分三种状况:一是编制带有预测功能的心理测验。(工作分析 )二是编制针对某种心理特质的测验 。(下操作定义)三是编制原则参照测验。(双向细目表)(三)测验用途(测量目的)二、拟定编制筹划双向细目表 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注重限度,一般用比例来标明。 三、设计测试项目(一)收集有关资料、资料要丰富。2、资料要有一般性。3、资料要有趣味性。题目的来源:1、已出版的原则测验。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临床观测

4、和记录。(二)选择项目形式考虑: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接受测验的团队的特点。、多种实际因素。(三)命题的一般原则1、内容方面 2、文字方面 3、理解方面 4、社会敏感性方面(四)编写和修订项目要注意:、项目的范畴。、项目的数量。3、测验项目的取样。4、项目的难度。、项目的阐明必须清晰,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四、项目的预测和分析(一)预测应注意:1、预测对象。2、预测的实行过程。、预测时限。、在预测过程中,应随时记录被试的反映情形。(二)项目分析质的分析;量的分析。五、合成测验(一)项目的选择指标有三:()测验的性质。即要选择那些可以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的项目。(2)项目的难度。(

5、3)项目的辨别度。(二)项目的编排()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三)编造复本复本的核心是等值。六、测验使用的原则化(一)施测过程、指引语涉及对测验目的的阐明和被试应当如何反映的批示(涉及如何选择反映、记录反映以及时限等)。指引语会直接影响被试的反映态度与措施。2、时限(二)评分、记分规定:、及时而清晰地记录反映的状况。2、要有一张原则答案或对的反映的表格,即记分键。3、将被试的反映和记分键比较,对反映进行分类。精确无误是对记分的基本规定。 (三)分数解释1、常模团队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人所构成的一种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种样本。常模选择的一般环节:拟定一般总体拟定目的总体拟定样本。拟定常模群

6、体的注意事项:(1)群体构成的界线必须明确。(2)常模团队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种代表性样本。(3)取样的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几种抽样措施:简朴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组抽样 分层抽样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4)样本大小要合适。应注意:总体的数目。样本大小合适的核心是样本要有代表性。群体的性质。测量成果的精确度。()常模团队必须是近时的。()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2、几种重要的常模参照分数 ()发展常模 发展顺序量表:格塞尔发展程序表、皮亚杰对守恒概念的研究 智力年龄年级当量()百分位常模百分级别: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十分位数(3)原则分常模T分数:平均数为50,

7、原则差为1。原则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原则差。原则十分:平均数为,原则差为1.5。原则二十分:平均数为10,原则差为3。(4)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常模分数表达法 (1)转换表表达法 (2)剖面图表达法七、收集信度、效度资料八、编写测验手册内容有:()测验的名称、作者、发行单位。()测验的目的和功用。(3)测验编制的理论背景和选择题目的根据。(4)测验的实行措施、时限及注意事项。(5)测验的原则答案和计分措施。(6)常模资料。(7)测验的信度资料和效度资料。 第三章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含义与种类一、测量误差的含义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

8、的一种不精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二、测量误差的种类(一)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是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尔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二)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是那种由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精确性,不影响稳定性,而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精确性。第二节 测量误差的来源一、测验自身引起的误差心理测量量表与否稳定。与否真正测到了我们所要测的东西。二、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测试环境 测试时间 试因素 意外干扰 评分记分三、被试引起的误差应试动机 测验焦急 测验经验 练习效应反映倾向 生理变因 学习、发展与教育第四章 测量信度第一节 信度的意义(一)

9、信度的含义(一级定义)信度指可靠性或可靠的限度。测验的信度则是指测验成果的可靠限度。第二节信度系数的计算信度指标常用有关系数表达,也称信度系数,表达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一、稳定性系数(再测信度、重测信度)跨时间的一致性是用同一量表对相似被试者在不同步间测验两次的实得分数的有关系数。(重测法)二、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跨形式的一致性是以两个等值(题型、题数、难度、辨别度相等),但具体内容不同的量表,在最短时距内,对相似的应试者先后施测两次测验所获得的两组相应分数的有关系数。(复份法)三、等值稳定性系数跨时间跨形式的一致性是合估等值性与稳定性而得到的信度系数。既能反

10、映由于试题变异(复份)引起的测验成绩变化的限度,又能反映由于应试者的变异(在两次测验的间隔中,由学习、练习、成熟等引起的应试者的变化)而产生的测验成绩的变化的限度。(复份法)四、内部一致性系数(同质性信度)跨项目的一致性重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达测验可以测量相似内容或特质的限度。 措施有如下两种:1、分半法: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限度。、基于项目协方差的措施: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五、阅卷者评分的信度系数跨评分者的一致性多种信度系数相应误差变异的来源第三节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及其信度提高措施二、提高测验信度的措施(二)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1、系统误差:不影响信度。、抽样误

11、差:是影响信度的一种因素。3、随机误差:是影响信度的最重要的一种误差。(三)提高测验信度的措施延长测验的长度 测验的难度要适中 测验的内容应尽量同质测验的时间要充足 测验的程序应统一评分要客观 加大应试者之间的差别第五章测验的效度第一节 效度的意义一、效度的含义(一级定义)效度是量表能实际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限度。理解:(1)是对一定的测量的目的而言的。(2)是对测量的成果而言的。(3)一种测验成果的效度只是高或低的问题。第二节 效度的估计逻辑效度:如内容效度和构造效度;记录效度:如目的关联效度。一、内容效度(onet aiy)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措施。指测验项目在内容上的适合性,

12、即与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是指测验目的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映所达到的限度。研究的目的是要评估测题与否充足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内容范畴,及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畴取样的合适性,它所关注的是测验的内容方面。重要应用:学业成就测验、职业资格测验、人员选拔与安顿中的工作样本测验。一种测验要有内容效度必须具有两个条件:.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畴。.测验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畴的代表性样本。 (一)逻辑分析的措施专家判断它规定让一组独立的专家(她们不是测验的编制者,但是非常熟悉所测量的内容领域)判断测题对所研究的领域的取样与否有代表性,通过这些评估资料来拟定一种测验的内容效度。 (

13、二)克龙巴赫措施从同一种教学内容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测验题目,用这两套试题分别对相似的某些应试者进行测验,两次测验得分的有关系数,可以用来估计内容效度。若有关较高,可以觉得内容效度亦高;若有关较低,则两次测验中至少有一次内容效度低。(三)记录分析法计算两个评分者之间评估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有关(复本信度)再测法(测验-学习-再测验)(四)经验推测法通过率提高内容效度的措施之一: 编制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二、构造效度(设想效度、构念效度)(cstructValiity) 基于所测心理构造的效度验证措施。是指测验分数可以阐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构造或特性的限度,或测验实际测量了所要测

14、量的构造和特性所达到的限度。 建立设想效度的逻辑顺序:基于有关专业知识和观测资料,提出某一心理特质假设或某一心理构造理论假设,然后根据理论或假设所也许相应的行为特点编制测验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成果进行有关或因素分析,验证其与理论假设的符合限度。重要应用:多种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焦急测验、成就动机测验等。估计措施:(1)对测验自身的分析测验的内容效度:测验的同质性;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映特点。(2)测验间的互相比较相容效度;辨别效度;因素分析法。(3)效标关联法(4)实验操作法如,举办两场考试,使被试相信一场考试关系重大,另一场考试无关紧要,在考试迈进行焦急测验,看被试的焦急测验分数与否存在明显的差别,分析因素。设想:考试焦急是当考试成果对个人有重大意义时的一种胆怯失败的紧张情绪”。有一种焦急测验,考察这测验与否有设想效度。三、效标关联效度(准则关联效度)(一级定义)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措施。又称实证效度,是指测量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成果之间的一致限度。(一)效标 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原则,指的是可以直接并且独立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