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9285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备有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第卷 (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

2、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4.要对“三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 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 人工科学考察5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是 A智能专家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6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A B C D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79题。7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周围高大山脉阻隔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3、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8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再,代之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大 D草场的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9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回答1012题。10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1亚马孙雨林被称

4、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C. 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D. 维持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1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毁的根本性原因是A商业性木材采伐 B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C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D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完成1315题。13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14“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15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筑

5、的的三条产业链是煤一电一铝 煤一焦一化 煤一气一液 煤一铁一钢A. B. C. D.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6-18题。16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17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 B动力(能源)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梯级开发航运防洪养殖水电灌溉旅游第三产业冶金工业电力产业农业现代化18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目标是A防洪和发电 B旅游与土地利用C航运与提高水质 D实现经济、社

6、会和生态效益统一19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林业基地 畜牧业基地A B C D20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具备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夏季炎热干燥 灌溉水源较丰富 地势平坦 无霜期长A. B. C. D. 21中、美两国玉米带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社会经济因素有劳动力 机械化程度 市场 农业生物技术 交通运输A. B. C. D.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并回答22-24题。22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是长江三角洲C. 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

7、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3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C 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24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26该工厂的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8、D铁路枢纽27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欧美阶段香港、台湾地区中国大陆、越南等地阶段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29该产业部门属于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小题,共40分31(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

9、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 、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 (分布规律)而形成。(5)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防治_。 32(12分)读东北地区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分布规律?_。(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根据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不同,可划分为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主要种植 、 等作物,农业

10、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农业向规模化、 化和 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3)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 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 等。(4)畜牧业区主要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 和 ,是闻名国内的良种。(5)E、B两地相比,前者距海较远,但其降水量却较后者多出约35,原因是 。(6)B平原名称是 ,其积温比两侧地区略高的原因是 。33(8分)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阶段,_年为第一阶段, 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2)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 _,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 _。

11、(3)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_,原因是 _。(4)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逐渐取代 _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2002年,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最大的 _产业基地。34(12分)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 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市、C处的 盆地、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是 (地形区)。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