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9129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4.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师版 主备人:王晓美 审核人:王雪茜 校对人:于忠滨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日一、 巧设迁移:(学生主持)二、 目标展示: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红楼梦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3、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研讨汇报展示总结点拨质疑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三、 导入新课:枉凝眉是大家熟悉的曲子。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今天,我们

2、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进黛玉,走进宝玉,走进贾府中的其他人物。四、自主探究:(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简介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3、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这篇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第二部分(第214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第三部分(第1516段):故事的结尾

4、,为林黛玉安排住处。(三)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教师明确问题:课文第1段交代,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A、贾府明确: (1)宏伟的外观。(课文第一段,可依据宁国府的外观来推测荣国府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五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2)讲究的布局。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

5、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华丽。(3)华贵的陈设。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和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之高;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4)威严、显赫的气势。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赫,社会地位

6、的尊崇、高贵。B、人物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此之外,林黛玉进贾府,她还见到了众亲戚。在贾府中生活的这些人又透漏给林黛玉了怎样的信息?(学生读课文,在课本上勾画并标记。) 讨论后明确:(1)非凡的服饰。(第1段、第5段等处)例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很“精良”。(2)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3)繁琐的礼仪。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佛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

7、的富贵尊荣,有物质的,也有礼教的。课文不仅写出了贾府的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五、内化提升: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对于反映贾府生活有何作用?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3为书中的主要人物交代了一个活动的典型环境,并借助环描写巧妙地从侧面暗示了人物性格。如贾赦、贾政在荣府的地位

8、、性格的不同。六、小结质疑: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心情3揭示主题4刻画性格5推动情节6交代背景七、布置作业:1背诵登高2提前划出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3复习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第二课时 教师版主备人:王晓美 审核人:王雪茜 校对人:于忠滨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日一、巧设迁移:(学生主持)二、目标展示:知识与技能: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研讨汇报展示总结点拨质疑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

9、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三、自主探究:(一)分析林黛玉形象: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黛玉进行描写的句子:1动作描写:(第3段)迎春三姐妹来时,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第5段)王熙凤出场时,黛玉“连忙起身接见”“忙陪笑见礼”。明确:均说明黛玉有着良好的教养,非常注意礼节。(第9段)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下了”。(第10段)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子坐了。“王夫人再四邀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第12段)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

10、,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她“方才告了座,坐了”。明确:黛玉连坐到哪里,都非常细心,说明她处处留心,步步小心,绝不轻易从事。2语言描写:(第7段)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明确: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第12段)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到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

11、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明确:规规矩矩,照实回答外祖母,有教养3心理描写:宝黛相见时,两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感觉相同,但两个人的表现却大不相同。黛玉一见,便吃了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明确:黛玉的表现固然固然是女孩子特有的羞涩,但也和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寄人篱下”的心态是分不开的。4外貌、神情描写明确:(1)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3)宝玉眼中的黛玉:14段 宝玉见

12、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小结:是一幅美貌多情、弱不禁风、多愁善感、无与伦比、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二)分析王熙凤的形象(1)写出场: 先声夺人,众星捧月。看出她是一个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2)描眉目:表现她美丽的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3)绘服饰:从头饰、群饰、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显示她的华贵,得势,暗示她的贪婪、俗气。(4)见黛玉:八面玲珑、阿谀奉承、善于辞令、处事圆滑、邀宠取幸、权谋机变(5)回王夫人: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精明能干、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的欢心,

13、成为贾府中的掌权人。小结: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团火,暗是一把刀。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三)分析贾宝玉的形象1、出场前: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贬斥态度)。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小结: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

14、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2、衣饰描写:宝玉一出场便光彩照人,华贵之气直逼凤姐。贾宝玉因其衔玉而诞,受贾母万般宠爱,其在贾府地位无人可及,一身丽服便是其身份、地位的标志。3、肖像描写: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风流倜傥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4、两首西江月该词作用有二: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士的口吻,对宝玉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其二,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作者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

15、于反抗的精神。四、内化提升: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王熙凤的拍马艺术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之下都是适宜于拍马屁的。拍得乖巧,拍得让人喜欢而不反感,是极不容易的事。且看第三十八回,写贾母带着一大家子人在水池上的藕香榭欣赏风景,心里高兴,就说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儿,不小心失脚掉进了水里,几乎没淹死,救起来头上却碰破了一块,现今鬓角上还有指头顶儿大的一个窝。在这种情景之下,你说:“老祖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太平淡;你说:“老祖宗,有窝儿这叫残缺美。”对于老太太来说,美已经是过去时了,更何况是残缺美。可见这个拍马的难度系数是9.8,非一般功力所能为也。那么王熙凤说的是什么呢?她说:“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王熙凤专从福、寿两方面发挥,贾母听了怎么会不高兴?几句话就活脱脱地画出了凤姐的世故聪明,所谓“大拍无形”啊!问题:你怎样理解王熙凤的拍马艺术?参考答案:心理学家说:千万不要在一个女孩面前夸另一个女孩漂亮(尤其是男生)。但王熙凤这样做了,不仅没有得罪其他人,反而博得更多的欢心。只一句话,就把在场的主要人物一一拍遍。可见王熙凤的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