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9061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 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精神,促进我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我们在区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以“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为专题,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考查,广泛讨论,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并结合自己在党校学习体会,现将自己的思考和浅见汇报如下: 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锐意开拓进取,勇于在体制上创新,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支持和扶植力度,努力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服务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破冰除障,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宽松、自

2、由、充满生机活力的环境和空间,使我区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具体表现是: 1、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富有活力的经济成分。截止*年3月底,我区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12984户;从业人数61317人。注册资金84443万元;其中注册资金100万以上的有156户;500万以上的22;1000万以上的有16户,吸纳安置下岗职工22000人.近几年来,又有”辽宁卫星生物制品研究所()”,“北恒铜业”,“沈阳信达仪器仪表等高科技含量密集,实力强、利润丰富,成规模的知名民营经济陆续落户我区,更增强了我区的民营经济整体实力. 2、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

3、发展,其对区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逐步增大。*年,我区民营经济实现产值45亿元,三年内平均增幅达27,为区库财政提供收入3.4亿元.民营企业缴纳地税率增幅显著,*年我区民营企业缴纳50万-100万元的有23户;100万500万元的有28户;500万1000万元的有3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户;缴纳地税总额为10536万元,占全区地税总额的64.96%,大大超出了“半壁江山的范围。 3、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几年来,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和区属企业的改革和改组改制,使我区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据区经发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民营经济成分占区域经济的比重已达

4、92。同时还应看到,民营企业大都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产业,为优化我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4、民营经济逐步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动力。民营企业在以高科技为先导的诸多生产领域中发展态势迅猛。目前通过对原有国企、集体企业的公司的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我区的民营企业已进入到机械加工、橡胶、医药、化工、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另外,通过既定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与项目相伴生的民营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填补了我区原有产业的空白,如生物制药、电脑、微电子技术、电气线路改造等。同时还应注意到,通过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我区民营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新生代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有知

5、识,懂经营,会管理,思想开阔,怀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在我们走访的不少企业中,大都有组建集团,扩张发展,走集约化发展的强烈愿望。随着我国加入wto,许多中型民营企业也正向着与世界接轨,向着规模化,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他们的发展必将对我区经济发展逐步显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 二、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从民营经济发展内在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现状上剖析探究,感到当前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数量虽多,但形成规模的相对少;二是粗放型的多,高科技含量型的相对较少;三是家族式管理、传统、经验管理型的多,新机制,先进管理型的相对小;四是

6、行政部门管理限制多,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相对少。当前影响我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观念解放程度不够,手脚未完全放开。主要表现,一是在一些部门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还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误区;二是对民营企业重税费征收,轻服务引导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民营经济重要性的宣传造势还尚有死角,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服务不到位。目前,具体管理民营经济的机构尚不健全,管理办法也不尽完善,合理、协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缺乏力度,个别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生、冷、硬,吃、拿、卡、要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民营企业的法人对此都

7、有反映和意见. (三)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字分析,我区民企中从事商业、批零餐饮、服务、运输的11506户,而从事工业的只有1487户,约占12,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民营经济产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四)融资机构不健全。金融机构与民企(尤其是中型以下企业)对接融通不够,使一些产销前景看好,有发展前途的民企贷款难,发展受阻,对此,不少民企反映强烈。 (五)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突出问题.有的民企法人素质不高,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制度不规范,信誉度不高,人才聚集力不强,有的法人,业主纳税意识不强,偷漏税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影响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8、总之,从横向比,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手段与发展的要求看还相对滞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净化。 三、几点建议 (一)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区上下要乘“新一轮思想解放的东风,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去认识,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树立三种意识,即:不管什么体制,发展就行;不管归谁所有,纳税就行;不管哪种形式,搞活就行。彻底破除所有制形式的桎梏,破除一切歧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多种偏见和模糊认识。从我区区情出发,在对现在的民企抓大、抓强、抓高的同时,着力支

9、持扶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抓大不放小。既注重提升扩大现有民企的质量和规模;又注重新组建,新引进民企的发展,形成整体推进,齐头并进的态势.要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充分反映民营企业的呼声和正当权益,营造尊重纳税人,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业,产业报国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宏观引导. 1、健全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建议由区政府挂帅,成立“*区民营经济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全区民营经济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委员会的工作,吸收人大、政协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参加。二是完善区政

10、府已经构建的“一个漏斗对内,一个窗口对外”的“两个一为核心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办好政府办事大厅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从信息、咨询、政策和法律援助等多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三是发挥好工商联(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加强民营企业中的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明确地位和作用。四是工商部门要抓好“个协的工作,并规范管理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发挥好这些组织在引导和规范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宏观引导,政策引致,促进民营经济向特色产业集中。我区应以“沈海现代工业示范区”为龙头,通过“高起点规划,新机制动作,新体制管理”,用“一网式服务”等形式,将国有存量盘活与民营资本扩张结合起来

11、。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园区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有“扛鼎”“挑梁”作用,并具有*特色的创新名牌产业,相应带动餐饮、五金、钢材、汽车零部件、社会家政服务、商业等方面的产业,进而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与此同时,政府各有关执法部门也要切实依法负起监管职能,实现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引导督促民营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照章纳税。 (三)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认真贯彻省市决定,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政策明令禁止的外,各个行业、各个区域都应允许民营企业自由选择经营范围和方式。在注册和登记等方面公平对待,创造与国有、集体、外资企业平等的投资经营条件。取消一切歧视性的税费征收制

12、度和规定。 、充分发挥信息港示范区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及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关市场,科技,资讯,产业政策,法律规范等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建议成立行业协会。个私企业联动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策划,市场开发,协调攻关,融资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好各类中介组织配置资源的市场化作用. 、强化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尽早开通区政府办事大厅的服务业务,不断总结经验,做到特事特办,抓好首问负责制。及时向企业准确快速传递信息。调整执法部门对民营企业稽查的工作思路,树立以服务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主动接待,走访民企法人和业主,听取意见,切实为民企解决实

13、际困难。对执法部门的罚没和收费实行严格管理,杜绝罚没和收费与部门利益挂钩.坚决刹住和纠正以罚代管的现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的作用。加大对执法部门工作的评议和举报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四)帮助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注重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积极协调银行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关系,帮助民营企业争取银行资金的支持.要针对银行和民企的特点和需要,政府每年都要牵头举办由银行和民企法人参加的对接洽谈会,联谊会,项目推介会和创业发布会,加强银行与民企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担保贷款业务;支持中介机构参与货款审理、评估。 、建议成立*区民营企业贷款

14、担保基金会。区政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设定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提供多种资金来源,建立多种组织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并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政府的支持金。基金可采取会员制,民营企业以会员身份加入基金会.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基金的运作。一是政府与一家商业银行合作,由银行按照市场化的运作形式审核企业贷款。二是对会员企业的贷款可采取个人资产抵押,企业联保等形式,适当扩大会员企业保证金的贷款额度。支持银行和行业投资机构联合成立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信用担保公司。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外部环境上提供帮助。 、利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对符合有关条件的民营企业,支持其发行企

15、业债券,发行股票。积极支持、协调区内民营企业之间通过参股,控股.资产置换等资本营运方式盘活资本存量。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今年我国将启动个人信用的评估体系。这标志着企业和个人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发挥积极作用。我区应不失时机地建立企业和个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的信用制度,以企业和个人标识码的形式,建立企业和个人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等方面的资信档案。档案部门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更新观念,开拓服务领域,统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 (五)帮助民营企业

16、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1、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议区政府借鉴“星火计划”的成功经验,责成有关经济、科技部门和商会制定和组织实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管理提高计划.以此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要加强人才开发和专业技术培训,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对接,促进高校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融合,为民营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地扶植、帮助民营业逐步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本着遵循所有者决策,尊重所有者选择企业体制的权利,相信所有者具有优化制度动力,避免越俎代庖,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