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88231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在 我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的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正步入快速发展 时期,2007 年底 我国企业年金规模接近 1500 亿元,据市场预测,2010 年我国企业年金将达到 1 万亿元,2030 年有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笔者从我国 企业年金运营现状出发,分析企业年金面临的主要 风险并对如何控制风险进行阐述。运营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方式有 企业自办、社保机构经办和市场化运作三种形式。 企业自办模式主要是以十几个垄断性行业企业年金为代表的“理事会内部受托模式”;社保机 构经办是指社保机构 做为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或服

2、务提供商;市场化运作是指企业年金采取 信托模式运作,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 号令)和企业年金 基 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3 号令)的出台,正式确定了市场化管理运营的原则。 对于企业年金来说,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在运作过程中都存在着诸 多风险。首先是运行主 体权责部分。现有企业年金的各运行主体(社保机构、企业和保险公司)具有所有者、管理 者、监督者和运营者的多重身份,这导致企业年金 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归属不清,出现 问题后往往是互相推诿,影响了企业年金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即便是市场化运作中作为受托 人的企业年金理事会也存在着信托 责任、内部控制等问题。考|试/

3、大其次是投资管理试析企 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问题。鉴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23 号令出于保护受益人利益的考 虑,对企业年 金基金的投资领域、品种和比例都做出了严格规定,比如只能投资到传统的 投资领域,从而无法保证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再次受托人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投 资 管理人自身承担的风险很小,而其管理费较高,与其相比,受托人的风险收益率明显偏低。 最后是企业年金监管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企业年金的有效监管 体系,主要监管部 门在控制风险方面没有体现出主动监管的责任。主要风险从我国企业年金运营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其面临的风险种类很多,主要风险是信用风 险、投资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信用风

4、险。是指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或账户管理人违约而给受益 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风险。信用风险内在于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中,在这 种关系链中, 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信用风险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一项企业年金 计划运行的成败,考|试/大所以信用风险是进行企业年金 风险管理时首先要考虑的风险。特 别是受托人的责任重大,企业年金会因受托人管理不善、监督不力或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投资风险。是指企业 年金在投资运营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年金基金保 值增值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年金基金运作结果有可能偏离预期目标,从而给年金带来损失。 投资是企 业年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5、,但任何投资都要承担一定风险,对于企业年金 资产来说,其投资管理应坚持“高度安全,适度收益”的原则,投资领域、品种选 择、比例 及集中度都会影响安全性及效益性。关联交易风险。是指运营机构间存在控制关系或者在运作流程上相互间有重大影响的市 场交易。由于企业年金制度包括了众多运营主体,涉及面广,由于利益驱使产生关联交易的可 能性很大。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企业年金基金主要投资于自己发行的各种 企业债券或 购买自己公司发行的股票等,企业年金委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要充分意识到这种投资行为的利 害得失,对与企业年金主办人关联的行业、企业的投资要加以 限制。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识别风险,然后进行适当的控

6、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 降至最低。根据企业年金的性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特性,要对其进行全过程、多层次风险控 制,将风险管理技术嵌入企业年金的管理流程中。内部控制。年金参与各方应当完善各自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风险管 理制度,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现和化解这些机构本身遇到的外部风险, 隔断风险的传递。相互制衡。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在设计中体现了相互制衡的主导思想,只要年金参与各 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管理办法,遵守企业年金合同中各自的责任,以受益人的 最大利益为 出发点,尽心、专业、谨慎和勤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可以保证企业年金资产安全。在某 些参与主体之间,

7、还可以通过合同的设计、实时的监控相互制 约,改变目前风险与回报不 对等的局面。监管控制。在事前预防方面,除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外,考|试/大以劳动保障部门 为首的监管部门 必须加强不同领域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对企业年金的监管摒弃传统的以 机构为主体的监管模式,由机构型监管转为功能型监管,转向更加注重企业年金金融功能实 现的功能模块形式,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从而使监管更具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事后补救方面,对于在运行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从业机构和人员,要坚 决取消其从业资格 并予以严厉惩罚。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发现从业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将各种风险因素化

8、解 在萌芽状态。信息披露提高了企业年金营运的透明度,使参与各方获 得充分的信息,减少因不完全甚至虚假错误信息导致的风险和损失。除了相互间的季度和年 度的 管理报告外,年金营运机构必须将年金投资的成本、效益及其他重大事项及时向受益 人披露,监管机构则着重审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每年向社会 公告社保 基金的支付、积累、运营等情况。这样,考|试/大年金营运机构才能置于监管机构和年金受 益人的双重监督之下。引入外部中介机构。 企业年金管理存在涉及面广、环节多、流程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等特点,需要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服 务。并要 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对企业年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对企业年金财务报告 进行审计和监督,以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达到预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