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焊接原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855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工焊接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手工焊接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手工焊接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手工焊接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工焊接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工焊接原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工焊接一.焊接的基本原理:在焊接学科中,锡焊属于软钎焊接的范畴。什么是软钎焊呢?将比母才(即被焊接的金属材料)熔点低的金属焊接材料熔化,使其与母材结合在一起的焊接称为钎焊,而采用的金属焊接材料的熔点在450以下的焊接则称为软焊接。锡焊是一门科学,从宏观上看,其原理非常简单,只不过是通过某种手段将固体加热溶化,再借助助焊剂的作用,使其流入被焊金属之间,待冷却后形成牢固可靠的焊接点。但究竟其微观机理,则是非常复杂。当采用锡铅系焊料焊接金属时,焊料先对金属表面产生润湿,伴随着润湿现象发生焊料逐渐向铜金属扩散,在焊料与铜金属的接触界面上生成合金属,使两者牢固结合起来,所以锡焊是通过润湿/扩散/冶金结

2、合三个物理/化学过程来完成的。1.润湿:润湿过程是指已经溶化了的焊料借助毛细管力沿着母材金属表面细微的凹凸和结晶的间隙向四周侵流,从而在被焊母材表面形成一个附着层,时焊料与母材金属的原子相互接近,达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离,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溶融焊料对母材表面的润湿。这一过程是形成良好焊点的先决条件。那么怎么来判别焊料对被焊母材是否润湿呢?一般用附着在母材表面的焊料与母材的接触角Q来判别,如图1所示:Q角是指沿焊料附着层边缘所作的切线与母材表面的夹角,当润湿角Q90时,表示已润湿,当Q90时,表示未润湿。Q=0完全润湿 0Q90已润湿90Q180未润湿 Q=180完全不润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

3、观察到润湿现象,如雨水落在荷叶上,即结成圆子珠状在荷叶上滚动,而不能附着在荷叶表面,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水不能润湿荷叶;反之,雨水落在棉衣上,很快就能吸入纤维中,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水润湿。当然,熔融焊锡润湿母材表面是有条件的,既被焊母材的表面必须是清洁的,只有这样焊料与母材原子才能相互接近,达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离,当母材表面有氧化物时润湿就不正常进行了。 2扩散:伴随着润湿的进行,焊料与母材金属原子间的互相扩散现象开始发生。通常金属原子在晶格点阵中处于热振动状态,一旦温度升高,原子活动加剧,使溶化的焊料与母材中的原子互相越过接触接口进入对方的晶格点阵。原子移动的速度和数量决定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4、3冶金结合:由于焊料与母材互相扩散,在2种金属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金属间化合物,以母材是铜为例,当锡铅系焊料焊接时,生存的金属间化合物为CU3SN/CU6SN5等。要获得良好的焊点,被焊母材与焊料间必须生成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母材达到牢固的冶金结合状态。 综上所述,良好的焊点形成的先决条件是焊料对努材的充分润湿,在温度和时间的外因作用下,通过扩散,最终结果是使焊料和母材产生牢固的冶金结合。二.焊接一般分为波峰焊和烙铁焊两种三.烙铁焊-手工焊 烙铁焊又称手工焊,它是锡焊技术的基础手段,由于它操作简便灵活,适应性强,因此在自动化焊接普遍应用的今天,仍然继续发挥着作用,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它主张应用

5、于下列场合: 1机械自动焊接面的修补和加强。2整机组装中各部件装联焊接。3产量很小或单件生产产品的焊接。4温度敏感的组件和有特殊抗静电要求的组件焊接。5作为产品设计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焊接工具。鉴于烙铁焊是 焊接技术的基础手段,因此它是从事电子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烙铁焊看似简单,但往往又是最难控制质量/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实际中,必须根据焊接对象正确选择工具,焊料,认真地做好焊前准备,遵循焊接步骤,掌握焊接要领,才能确保每个焊点的质量。 31工具的选择烙铁焊的工具是电烙铽,要获得良好的焊点必须正确地选择它的功率和品种。电烙铁的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耗电源的能量)按日本标准规定

6、在15-500W的范围内分10个档次。在实际生产中选择恰当功率的烙铁是很重要的,功率越大,容易对被焊件造成损伤;功率太小,不能达到焊接所需要的温度引起假焊,虚焊。所以必须根据别焊接的组件作出恰当的选择。 烙铁的品种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内热式(发热器具装在烙铁头的内部)1普通型 外热式(烙铁头装在发热器件的中间)手枪型(又称单手烙铁,可半自动送锡) 2特殊型 自动温控式(温度可调,自动温控)自动断电式(焊接时自动断电,也有自动温控功能)3.2烙铁头的特性 烙铁头是直接与焊件接触的部分,其特性是很重要的,主要包括烙铁头部的温度,形状及腐蚀性。 1.烙铁头的温度 在恰当选择烙铁功率的同时,还需要正确

7、地选择烙铁头的热容量(与载面积和长度有关)。选择是否恰当可通过测量头部的温度来衡量。 (1)烙铁处在待焊状态时,烙铁头的标准温度为330-370。在连续焊接时,即在前一焊点完成后,焊接下一焊点前烙铽温度应能恢复到上述规定温度。 (2)烙铁头与被焊件接触时,温度 下降恰当,在整个 焊接过程中,焊点的温度能处在240-250的最佳焊接温度。 2.烙铁头的形状 烙铁头的形状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直接与焊件接触的部位,所以头部的形状应与焊接的大小及焊点的密度相适应,因为焊点是圆形的,所以一般应选择头部载面是圆形的,特别是在SMA的维修中使用的烙铽,更要注意烙铁头的形状。零件密集的用尖圆形的,零件

8、稀少而且又焊点大可用扁形的。 3.3焊料的选择 烙铁焊时所用的焊料是内带助焊剂(松香型)的管状焊锡丝,组成焊料的锡铅合金的含量通常为5060%。为提高助焊效果,内藏的松香焊剂,也加入了适量的提高活性的添加剂,但应该严格控制氧离子的含量。锡丝的直径有0.5-2.4毫米,按直径不同分为8种规格,焊接时应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选用,一般用量大的可选择较储粗的锡丝,反之则选用较细的。 3.4烙铁焊接方法 1.焊前准备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烙铁头的预处理。应在烙铁架的小盒内准备好清洁块(用水润湿),接通电源,待烙铁头部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与锡丝接触,使烙铁头部(大约510毫米)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光亮的锡

9、层,即完成烙铁头的预处理。在焊接中若发现烙铁头部沾上焦化的焊剂及其它黑色残留物时,应随时在清洁块上擦拭,使头部温度下降,再接触焊锡,使头部保持光亮的覆盖层,保证烙铁很好地传导热量和焊接点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2.焊接步骤烙铁焊的操作动作可分为4步,要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必须严格步骤进行。烙铁头接触工作- -送上锡丝-焊锡脱离-烙铁头脱离焊点按上述步骤进行焊接是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之一。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违反操作步骤的做法是烙铁头不是先与工件接触,而是先与锡丝接触,融化的锡滴落在尚未预热的焊接部位,这样很容易导致虚焊和假焊产生。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操作者用烙铁头沾一点焊锡带到焊接部位,这时助

10、焊剂已完全挥发或焦化,失去了助焊作用。因此焊接时必须先与工件接触,先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防止产生虚焊的有效手段。 3.焊接要领 掌握焊接要领是获得良好的关键,一般焊接要领有以下几点。 (1)烙铁头与工件接触方式工件通过与烙铁头接触获得所须温度,所以接触要掌握下列要领:A接触位置:烙铁头应同时接触需要相互连接的2个工件,烙铁一般成45度。应避免只与其中的一个工件接触和接触面积太小的现象。 B接触压力:烙铁头与工件接触时应略施压力,以对工件表面不造成损伤原则。 (2)焊锡的供给方法:焊锡的供给方法要掌握3个要领即时间、位置、数量。A供给时间:原则上是工件升温达到焊料的溶解温度时立即送上焊锡。B供给

11、位置:送锡丝时锡应接触在烙铽头的对侧,因为溶融焊锡具有温度高的方向流动的特性,因此在对侧加锡,它会很快流向烙铁头接触部位,以保证焊点四周均匀布满焊锡。若供给时锡丝直接与烙铽头接触,锡丝很快溶化,覆盖在焊接处,假如工件尚未达到焊接温度,必然形成假焊。 C供给数量:要求在焊接部位薄薄地盖上一层焊锡,焊点圆滑,但又能看出内部工件的轮廓,俗称“皮包头”。总之锡量要适中,焊锡太多呈“馒头”状会掩盖假焊点;而焊锡太少会影响强度。对于需要支撑较重元器件(如散热器的支脚)或需要通过大电流的焊点(几百毫安以上),情况就应例外,焊点处须堆积较多的焊锡,一般称为加强焊。 (3)烙铁头的脱离方法 烙铁头脱离焊点的要领主要应掌握脱离时间和脱离动作2点,它对焊点的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影响。 A脱离时间:观察焊锡已充分润湿焊接部位,而焊剂尚未完全挥发,形成光亮的焊点时立即脱离,若焊点表面变得无光泽而粗糙,则说明脱离时间太晚了。 B脱离动作:脱离时动作要迅速,一般沿焊点的切线方向拉出或沿引线的轴向拉出,即将脱离时又快速的向回带一下,然后快速地脱离,以免焊点表面拉出毛刺。 一加热 二。送上锡丝 三。锡丝离开 四。烙铁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