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8554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学困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若是处理、教育不当的话,将会对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教育产生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他们的成因,寻找对策,把爱倾注给他们,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转化“学困生”。下面,我就从一个个案来谈谈学困生的转化。一、个案档案白勇、男、十六岁、我校八年级学生(一)个人基本情况:1.性格特点:内向,多疑,冲动。2.兴趣爱好:听歌曲、打篮球。 3.课堂表现:经常上课不听讲,有时说话,有时看杂志,听歌曲。4.学习情况: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经常是班里倒数第一、二名。5.师生关系:不听老师教导,有抵触情

2、绪,顶撞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激烈冲突。6同学关系;易与同学发生冲突,朋友极少,喜欢和学困生联系。(二)家庭情况:父母都是农民,平时非常繁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他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责骂,常此以往,他已不愿与父母交流。总之,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二、个案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与他的交谈我发现了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造成其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叛逆心理。(二)成因分析。1.内因:(1)他的内向,多疑,冲动的性格特点易造成其上述心理问题的出现。(2)他的自我概念差。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

3、低。他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肯定不足,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 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而他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使他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2.外因:(1)家庭的影响。父母对白勇同学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能考入名牌大学。但每天忙于做事,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

4、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常为其学习成绩差而责骂他。这些都使他感到孤独、压抑。(2)教师的批评。由于他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而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老师对他的批评、斥责多于赞扬,这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3)同学的排斥。钟金文同学学习成绩差,爱冲动,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因此同学们都把他当成“另类”,不愿与其交往。三、矫正措施(一)劝父母降低要求,增加与孩子的沟通,给予家庭的温暖与关爱。通过给家长打电话,家访等方式,劝说其父母为孩子减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我把他这两年来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水平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

5、综合考虑他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此外,还建议家长对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不责骂,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他自信地与人交往,努力学习,摆脱自卑心理、孤独心理的起点。(二)给予爱和宽容,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一上学期,他把数学课本弄丢了,对于本来已没有学习兴趣的他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于是我就分

6、单元复印给他。每一次我都把复印件装订好,工整地写上班级和他的姓名,在开新课前交给他,告诉他要好好保管。对于这本特殊的课本,他竟然学得很认真。学期末,四个单元一份也没有丢失。课间,我会有意无意地走到他的座位旁边,跟他闲谈,询问他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适时的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帮助。有时,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做作业。这时,我不是批评和斥责他,而是给他讲一些名人名家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他,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一定能提上去。这种充满爱心的引导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了他的心田,开启了他的心灵之窗。当看到他在上数学课时全神贯注的样子(尽管坚持的时间不太长);看到他晚自修时主动问我问题时;我知

7、道我付出的爱得到了回报,我和他心灵的距离拉近了。他的叛逆心理渐渐地消除了。(三)激励教育,唤起学习的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责备、惩罚会收到积极的效果。记得初一的时候,他在平时数学单元测试中多次不及格,在我的鼓励下他表示要努力。但期中测试还是以2分之差不及格。阅完试卷之后,我分析了一下,若是直接公布成绩,可能会对他打击太大,从此一蹶不振。于是,我决定先将他找来,和他有个“约定”,先“借”给他2分,待以后考了好成绩再双倍奉还。他高兴地答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从这次的“借分”中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在期末测试中,他终于及格了。(四)促进同学对他的关心。为了给他

8、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暗示班内一些外向、活泼、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他交朋友,当他有困难时,同学们会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他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通过这种方法促进他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四、心理辅导的成效与启示(一)成效通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后,钟金文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有了一些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二)启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最容易出现反弹现象。因此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用爱心温暖良心、用诚心换取真心、用平等心激活信心、用耐心铸就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