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852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一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课一练基础闯关题组命题的判定与改写1.(2017郯城县月考)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直线AB和直线CD不一定垂直C.若|a|=|b|,则a2=b2D.同角的补角相等【解析】选B.B不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是命题.A,C,D均是用语言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都是命题.2.(2017萧山区期中)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同旁内角互补【解析】选C.A错误,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B错误,当被截的直线平行时形成

2、的同位角才相等.C正确,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才互补.【变式训练】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有()若a2=4,则a=2;若ab,则a2b2;若ab,bc,则ac;若|a|=|b|,则a2=b2.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选B.是假命题,例如a=-2时,(-2)2=4;是假命题,例如a=1,b=-2时,满足ab,但不满足a2b2;都是真命题.【方法指导】命题及其真、假的判断技巧(1)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这个语句是否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2)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经过推理证实;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3.(2017无锡中考)对于

3、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a=3,b=2B.a=-3,b=2C.a=3,b=-1D.a=-1,b=3【解析】选B.a=-3,b=2时,a2b2,但ab.4.(2017潮阳区期中)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_,结论是_.【解析】命题中,已知的事项是“两直线平行”,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是“同位角相等”,所以“两直线平行”是命题的题设部分,“同位角相等”是命题的结论部分.答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2017卢龙县期中)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_.【解析】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写成“如果那么

4、”的形式为:如果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为奇数.答案:如果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为奇数6.下列各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是命题的,请先将它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同号两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若x=2,则1-5x=0.延长线段AB至C,使B是AC的中点.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解析】同号两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是命题,改写为:如果两个数是同号,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题设是两个数是同号,结论是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若x=2,则1-5x=0是命题,改写为:如果x=2,那么1-5x=0,题设是x=2,结论是1-5x=0.延长线段AB至C,使B

5、是AC的中点不是命题.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是命题.改写为: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为1.题设是两个数互为倒数,结论是这两个数的积为1.7.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若|a|=|b|,则a=b.(2)如果ab=0,那么a=0,b=0.(3)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4)如果内错角不相等,那么两直线一定不平行.【解析】(1)题设:|a|=|b|;结论:a=b;假命题.(2)题设:ab=0;结论:a=0,b=0;假命题.(3)题设:两条射线是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结论:这两条射线互相垂直;真命题.(4)题设:内错角不相等;结论:两直线一定不平行;真命题

6、.【知识归纳】如何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首先要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如果”后写题设,是已知事项,“那么”后面写结论,也就是由题设推出的事项.在改写时,应注意题设和结论都必须相对完整,不能机械地将“如果”和“那么”插入命题中.应适当地补充一些修饰成分,但内容要保持不变.有些命题,在“如果”前面还有条件,应将这个条件和“如果”后边的条件一起作为这个命题的题设.题组定理与证明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B.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C.真命题是定理D.如果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就是定理【解析】选C.并不是所有的真命题都是定理.2.根据命题“

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逆命题.(2)判断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3)根据逆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解析】(1)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是真命题.(3)已知:如图,AMN=DNM,求证:ABCD.3.证明: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解题指南】【解析】已知:OAOA于点C,OBOB于点D.求证:O=O或O+O=180.证明:如图,OAOA,OBOB,OCO=ODO=90,又O+O+OCO+ODO=360,O+O=180. 图 图如图,OAOA,O+1=90,OBOB,O+2=90,又1=2,O=O,综上,O=

8、O或O+O=180.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2=180,EM,FN分别平分BEF和CFE.(1)判定EM与FN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由(1)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命题:如果两条直线_,那么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_.(3)由此可以探究并得到:如果两条直线_,那么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_.【解析】(1)EMFN.证明:1+2=180,EFD+2=180,1=EFD,ABCD,BEF=CFE.EM,FN分别平分BEF和CFE,3=4,EMFN.(2)由(1)可知EMFN,可得出命题: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答案:平行平行(3)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答案:平行垂直【母题变式】(1)如图,若1=2,则ABCD,试判断命题的真假:_(填“真”或“假”).(2)若上述命题为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上述命题为假命题,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解析】(1)若1=2,则ABCD,是假命题.答案:假(2)加条件:BEFD.理由:BEFD,EBD=FDN.又1=2,ABD=CDN,ABCD.-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