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58480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理论讨论摘要: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的小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受次贷及欧债危机影响,国家政策对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效果也进一步凸显,我国小企业的融资及生存情况令人堪忧。结合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展开理论讨论,对小企业银行信贷、民间金融、商业信贷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的实际开展情况进展系统梳理,提出建立第三方信誉信息提供机构、加强政府干预、开展和完善小企业信誉担保体系的建议,以缓解小企业融资约束难题。关键词:小企业;融资约束;融资渠道;民间金融一、小企业银行信贷作为信贷资金供给方,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根底上争取最大化的盈利,

2、信贷交易本钱、信誉风险、流动性等是影响信贷决策的主要因素。财务指标已非银行进展小企业信贷决策的决定因素,为降低信息不对称,银行普遍要求小企业提供抵押物,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小企业的各类信息。传统的贷款技术分类是根据贷款决策制定所依赖的信息类型,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适用于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小企业,包括财务报表贷款、小企业信誉评分、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可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那么适用于信息透明度低、信誉风险大的小企业。上述根据决策信息来源的分类方式忽略了交易型贷款并非都是同质的这一前提,因为基于财务报表发放的交易型贷款要求借款人信息绝对透明,而其他类

3、型的交易型贷款暗含借款人信息不透明的前提,并要求某种形式的附加条件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违约风险。已有研究大都忽略了这种异质性及其对信息不透明借款人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并导致误导性结论的出现,如大型金融机构在小企业信贷上不具优势。Berger和Black2022支持了上述观点,指出大银行并非在所有的“硬信息贷款中具有同样的优势,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技术上的优势在放贷给大型企业时表现最为明显。贷款技术是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影响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关键渠道,政府制定的金融政策决定了不同贷款技术的可行性和盈利性,金融机构对不同贷款技术的选择对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产生重要影响。自20世纪以来,关系型贷款被认

4、为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其应用与开展受到信贷市场竞争程度、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等因素的影响。集中型信贷市场有助于关系型贷款的开展,银行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控制索取更多将来利润并将贷款收益内部化;而信贷市场的过度竞争会破坏关系型信贷。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对小企业关系型借贷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数学者认为小企业融资总的开展趋势是:非关系化、多渠道和标准化。随着关系型贷款理论的兴起,许多学者建议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以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开展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形式的将来选择林毅夫,2001。但银行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匹配并不意味着小企业只能在以中小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中获得贷款。随着科

5、技不断开展和金融创新的持续深化,新的交易型贷款技术不断出现,银行在财务报表失真或不可获得时,可通过搜集有关小企业主信誉的“硬信息,预测小企业的贷款履约情况,评估小企业的信誉风险。随着小企业信誉评分等新兴交易型贷款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大银行在小企业贷款上的优势不断弱化,综合全面的金融效劳、广泛的金融渠道等优势不断彰显,“小银行优势理论逐渐被打破。此外,当外部融资本钱很高时,小银行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资本本钱相比大银行更加昂贵,会减少对小企业的贷款发放。目前各国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效劳,其中并非由小银行、国内银行主导,而是各种类型的银行都在迎合小企业;也非高度依赖关系

6、型信贷,大银行利用新技术、新商业形式、新风险管理系统较大规模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效劳。二、民间金融除了上述主要形式之外,专业形态的民间金融机构也陆续成立,继2022年4月温州市第一家民间借贷登记效劳中心正式对外运营后,四川成都也拟筹建民间借贷登记效劳中心。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民间金融正在由非法转为合法,走向阳光化和标准化,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大。关于阿里信贷的蓬勃开展对银行信贷的冲击,包括目前银行大力推行的供给链金融以及将来银行业的授信形式,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多数认为基于企业经营数据和现金流的风险管理技术的阿里信贷优于在银行界大行其道的供给链金融,将对银行将来的授信

7、形式产生重大冲击。但局部学者认为由于目的客户群体、业务功能、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其在短期内对银行不构成直接竞争,而是对供给链金融来说是一种重要补充。作为科技进步与金融开展的产物,阿里信贷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要解决更多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不仅囿于其目前狭窄的目的客户范围和授信形式,更需关注的是其自身开展面临的诸多现实困难,譬如专业人才短缺、小额贷款公司身份不明确,资本金限制及风险监管等。三、商业信贷除了银行信贷、民间金融以外,小企业还有一种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商业信贷。商业信贷是指卖方给予买方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是一种短期融资方式。商业信贷中供货商的优

8、势表达在三个方面:信息获得优势、控制借款人优势和自身资产保值的优势程海波等,2022。其中,信息获得优势是指商业信贷的提供者拥有其客户企业的一些有关商业信誉、信誉、经营状况的特有信息,可成为“关系贷款者,愿意提供比银行更多的资金,同时可通过提供短期限、高折扣与长期限、零折扣的合同条款作为信号甄别机制,诱使高风险客户暴露自己的风险类别;控制借款人优势是指供货商一旦发现借款人存在还款困难或不愿意还款时采取停顿供货等方式促使借款人归还信贷;自身资产保值优势是指供货商可通过合同条款控制商品所有权转移,也可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将索回的商品最大价值的销售出去,使损失最小化张杰等,2022。商业信贷、银行信贷

9、、民间借贷之间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在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受阻的情况下,必然转向商业信贷和民间金融。市场上潜在的逆向选择导致小企业外部融资本钱很高,而商业信贷可以在降低资金本钱和减少信贷配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现行银行信贷体系下,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仍面临一定程度的信贷歧视,商业信贷机制对于银行信贷体系具有显著的补充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贷款而缓解小企业的融资难,但商业信贷在我国民营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郭丽虹、马文杰,2022。四、结论与建议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的实际开展情况的根底上,对国内小企业银行信贷、民间金融、商业信贷等企业外部融资渠道进展了理

10、论讨论。基于前文分析,对于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及拓展外部融资渠道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第三方信誉信息提供机构企业经营及信誉信息的可获性及共享对小企业的存活和增长至关重要,致力于解决银行与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措施应付诸理论。以小企业信誉评分为例,美国大多数银行都采用外部信息构建小企业信誉评分模型,强大的信息环境的支持解释了为何小企业信誉评分技术仅在少数兴旺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显示第三方信誉信息提供机构的存在与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尤其在具有正式的信誉信息共享制度的国家,银行信贷在GNP的占比更大,整体信誉风险程度也更低。因此,我国应倡导建立第三方信誉信息提供机构,当第

11、三方信誉信息可获时,银行可用于构建信誉风险评估模型的信息来源更丰富,各类贷款技术的应用更便利可行,无疑将有助于进步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缓解融资约束。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强小企业存活率银行的贷款供给通常出现顺经济周期波动,经济衰退会导致生存才能本身较弱的小企业受到更大程度的信贷约束,融资困境更加恶化。以次贷危机为例,银行面临更大的信誉风险敞口和更低的贷款流动性,会理性地选择将贷款组合调整为风险程度更低、流动性更强的贷款,导致小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为缓解小企业融资约束,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改变这种非最优信贷资金流向的市场失灵,如加强对小企业的扶持与保障,落实对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施行构造性减税,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进步财政资金支持与倾斜等都不失为现实的可行选择。3.转变银行的小企业贷款经营理念目前银行信贷过多地依赖不动产类型的抵押担保,无视了小企业资产构造的特殊性。局部学者建议,可借助专业担保公司担保、互助担保等方式融资以及构建以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动产抵押担保的金融安排。更为重要的应当是转变经营理念,紧扣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本质,遵循“重分析、轻抵押的理念,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取信息,重点关注对借款企业的还款才能与还款意愿的分析,降低对形式上和声誉上的抵押担保的看重,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现实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