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竹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58362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意画——竹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写意画——竹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写意画——竹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写意画——竹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写意画——竹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意画——竹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意画——竹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意画竹子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竹子的绘画措施及技巧。、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构造,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3、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国画的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竹子的构造特性。、竹子的绘画环节。教学难点1、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竹叶的浓淡变化。教学措施: 欣赏 评述 练习教学准备: 师:电脑、电脑课件、教科书生:课本、美术作业纸、草稿纸、中国画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今天在授课之前,教师先考考人们有谁懂得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宋朝一种人特别善于画竹子,当时苏轼说她因此画得好,是由于她在动笔此前心里已有了

2、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方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筹划。在这里也但愿同窗们此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筹划,这样才干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竹子的图画,同窗们仔细观测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性及画法。1、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测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后来用浓

3、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当作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观看竹竿的绘画片段。学生讨论提出问题2、竹枝小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晰生长规律。如何更好的画好竹枝请人们仔细观看下面的绘画片段。学生讨论提出问题3、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体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当作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予以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体现竹叶的构造

4、及动态。体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话尽量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观看竹叶的绘画片段。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绘画环节的演示 师:目前同窗们一定想立即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理解竹竿、竹枝、竹叶的特性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仔细观测。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只有认真观测才干精确的体现某个事物。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引)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练习中我们再播放一次绘画过程,同窗们可以边看边画。四、作业展评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同步纠正错误。五、小结今天,同窗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毕的比较好,虽然有些同窗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请你不要灰心,相信通过你课下的努力一定回做到成竹在胸。如果这节课可以留给你一段记忆,或者一种思考,或者一种经验,甚至一种微笑的话,那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