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8236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学问1 英雄的形象: 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仆人公的形象。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急特别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觉。“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和体会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静自若,沉着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表现出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美人的形象: 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方,或是比方君王,或是自喻。如屈原

2、的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 羁人的形象: 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节日。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 宫女的形象: 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

3、宫清漏长。”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纳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孤独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颜色、衬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到处有怨情。 思妇的形象: 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的游子。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描写了仆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仆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

4、封侯”。“忽”字精确鲜亮地描写了仆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二是为征战而远征的征人等。如李白的半夜吴歌,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衬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隐士的形象: 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憧憬。东篱下悠闲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势,给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今便有了隐士的灵性。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媚风光的描写,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征人的形象:

5、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消失,有写得大方激扬的,也有写得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这首诗描写了威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猛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念,读者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概制服。 悲士的形象: 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如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学问2 01/关注标题法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

6、内容,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关注标题,对我们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很有帮忙。 02/知人论世法 我们在观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知人论世,结合解释、诗题,了解及其经受、创作意图等,把握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颜色,分析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例如,杜甫从年轻时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而腐败的封建政治、动乱不已的社会现实,不仅使杜甫的政治抱负破灭,而且使其生活也陷入困顿。杜甫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与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熔铸在一起,表现在蜀相一诗中。 再如,陆游是宏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都渴望恢复中原、报国杀敌,对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己的报国壮志付诸东流

7、布满愤怒。书愤就是抒发这种愤怒之情的作品之一。 03/抓关键句法 这里的关键句包括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含有(典故)的句子等。古代诗歌往往以片段的形式来刻画人物,用神态、动作以及微妙的心理变化等表现人物性格,所以概括人物形象肯定要联系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进展分析。 04/分析注解法 有的诗歌鉴赏题会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忙我们了解、作品的有关状况,以便更精确地理解的感情及其作品的内容。 最终,参考答题模板,填写相应内容: 诗中塑造了一个 (身份)形象。通过(记叙、描写等)手法,表现出了 人物的特点。借此表达 的情感。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学问3 常见诗人形象举例: 01傲视权贵

8、、傲岸不羁的形象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 0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里,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0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呈现的是悠游拘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宠爱。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秋天空山新雨后景象的描写,塑造了喜爱山水风光的诗人形象。 0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哀痛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怀才不遇的学问分子形象。 05矢志报国、大方愤世的形象 例如,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都反映出这两位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愤情感。 06送别友人、思念家乡的形象 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07反对征伐的形象 例如,杜甫的兵车行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斗的诗人形象。 08爱恨情长的形象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悲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痴情伤感的艺术形象。 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是诗人彰显自我,抒发情志的载体。我们在了解到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后,便可更好地读懂诗歌,体会穿越千年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