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78599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发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 ( 全文 轻工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 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 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轻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 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轻工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 2009-2018 年。一、轻工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 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吸纳就业和惠农作用显著。 2008 年,我国轻 工业实现增加值 26235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

2、.7%,家电、皮革、塑 料、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 100 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总 额 3092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21.7%,产品出口 200 多个国家和地 区,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自行车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全行业吸纳就业 3500 万人。轻工业 70%的行业、 50%的产值涉及 农副产品加工,使 2 亿多农民直接受益,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制浆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等行业通过引进消化 吸收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创新 能力。我国已成为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轻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

3、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 现。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产品以贴牌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 低,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二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生产能力主要 分布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 日,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中低端产品多,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低 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严重。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化学需氧量(COD 排放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50%,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28%。四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企业质 量安全意识不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轻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国 内外市

4、场供求失衡,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企业融资困难,生产经营陷入困 境,轻工业稳定发展形势严峻。我国轻工业市场化程度较高,适应能力较 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内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只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市场倒逼 机制,下决心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就能够实现轻工业的调整和振兴。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 求,采取综合措施,扩大城乡市场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保持轻工 业平稳发展;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

5、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淘 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轻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绿色生态、质量安 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轻工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轻工业繁荣市场、扩大 就业、服务“三农”的支柱产业地位。(二 基本原则。1。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国际市场。加强消费政策引导,增加有效供 给,促进轻工产品消费。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国际新兴市场。2。突出重点行业,培育骨干企业。将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 强、拉动消费效果显著、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行业作为调整和振兴的重 点,支持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发展壮 大。3。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劳动就业。采取积极的金融信贷、信用担保 等政策,支持业绩良

6、好、具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 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4。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 进装备自主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照明电器等行 业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和设 备,严格控制新增产能。5。保障产品质量,强化食品安全。以食品、家具、玩具和装饰装修 等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行业为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标准和检测 体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保障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三规划目标。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在稳定出口和扩大内需的带动下,轻工业产 销稳定增长,行业效益整体回升,三年累计新增就业

7、岗位300 万个左右。2。自主创新取得成效。变频空调压缩机、新能源电池、农用新型塑 料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光源等关键生产技术取得突破。重点行业装备自主 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型高速纸机成套装备实现自主化,食品装备自给率提 高到 60%。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企业重组取得进展,再形成10 个年销售收入150 亿元以上的大型轻工企业集团。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增加 100 个,东中西部轻工业协调发展。新增自主品牌 100 个左右。4。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 2018年,主要行业 COD 排放比 2007 年 减少 25.5 万吨,降低 10%,其中食品行业减少 14万吨、造纸行业减少 10 万吨、皮革

8、行业减少 1.5 万吨;废水排放比 2007 年减少 19.5 亿吨,降低 29%,其中食品行业减少 10 亿吨、造纸行业减少 9 亿吨、皮革行业减少 0.5 亿吨。5。淘汰落后取得实效。淘汰落后制浆造纸200 万吨以上、低能效冰箱 (含冰柜 3000 万台、皮革 3000 万标张、含汞扣式碱锰电池 90 亿只、白 炽灯 6亿只、酒精 100万吨、味精 12 万吨、柠檬酸 5万吨的产能。6。安全质量全面提高。完善轻工业标准体系,制订、修订国家和行 业标准 1000 项。生产企业资质合格,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规模以上食品 生产企业普遍按照 GMP( 优良制造标准 要求组织生产。质量安全保障机 制更

9、加健全,产品质量全部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一 稳定国内外市场。1。促进国内消费。总结“家电下乡”的试点经验,完善农村家电物 流、销售、维修体系,切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加快皮革、家具、五 金、家电、塑料、文体用品、缝制机械、制糖等行业重点专业市场建设, 进一步发挥专业流通市场的作用。指导工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市场 需求信息传导,鼓励商贸企业扩大采购和销售轻工产品的规模。2。增加有效供给。丰富产品花色品种,研发生产满足多层次消费需 求的产品。生产与安居项目、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灾后重建、农村基 础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项目等相

10、配套的轻工 产品。开发个性化的文体用品及特色旅游休闲产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特 需用品。3。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巩固美、欧、日等传 统国际市场;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中东、俄罗斯、非洲、北 欧、东南亚、西亚等新兴市场。一是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走出 去”,在主要销售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二是建立经贸合作区, 积极推进海外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建设。三是继续支持外贸专业市场建 设,建设针对东南亚、中亚、东北亚等地区的轻工产品边境贸易专业市 场,在中东、北欧、俄罗斯等有条件的地区组建中国轻工产品贸易中心, 加强对外宣传,方便货物、人员出入境。四是发挥加工贸易作用,支持

11、企 业扩大加工贸易。4。健全外贸服务体系。建立轻工出口产品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管 理服务平台和培训体系,以及质量安全案例通报、退货核查、预警和应急 处理系统,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维护中国产品形象。简化轻工产品出 口通关、检验手续,降低相关收费标准,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 化。(二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突 破重点装备关键技术,加快装备自主化。造纸装备重点发展大幅宽、高车 速造纸成套设备。食品装备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 缩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高速吹瓶设备等,自主 化率由 40%提高到 60%。塑料

12、成型装备重点发展全闭环伺服驱动、电磁 感应加热和多层共挤技术的挤出设备。工业缝制装备重点发展电控高速多 头多功能刺绣机、电控裁剪整烫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比重由10%提高到 50% ,生产效率提高 40% 。2。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采取产学研结合模式,支持农用新 型塑料材料、变频空调压缩机、高效节能节材型冰箱压缩机、隧道式大型 连续洗涤机组、糖能联产、新型节能环保光源、新型微生物高浓废水处理 复合材料、特色功能表面活性剂、新能源电池、污染物减排与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设备的创新与产业化。建立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 务平台,建立粮油、电池、皮革行业国家项目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造纸、

13、发酵、酿酒、制糖及皮革技术创新联盟。3。做好公共服务。完善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推 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三加快实施技术改造。1。提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支持造纸行业应用深度脱木素、无元素 氯漂白、中高浓等技术和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支持家电行业电 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关键部件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高端及高效节能 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产品的产业化;支持塑料行业绿色塑料建材、 多功能宽幅农膜生产技术升级;支持表面活性剂行业推广应用绿色表面活 性剂,实现绿色功能性产品产业化;支持五金行业传统加工工艺及设备

14、升 级,提高制造水平。2。推进企业节能减排。重点对食品、造纸、电池、皮革等行业实施 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食品行业加快应用新型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造 纸行业加快应用清洁生产、非木浆碱回收、污水处理、沼气发电技术,推 广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电池行业重点推广无汞扣式碱锰电池技术, 普通锌锰电池实现无汞、无铅、无镉化,锂离子电池替代镉镍电池。皮革 行业加快推广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等清洁生产技术和固体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支持重点行业企业 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广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 中的轻工行业节能技术;支持食品、造纸、电池、皮革行业节能减排

15、计量统 计监测体系软硬件建设。3。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发展市场短缺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 给率。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推进油料品种多元化,实施高效、低 耗、绿色生产,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和深度开发,新增花生油 100 万 吨、菜籽油 100 万吨、棉籽油 50 万吨、特色油脂 100 万吨产能,保障食 用植物油供给安全;继续实施全国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十五”及2018 年专项规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新增木浆220 万吨、竹浆 30 万吨产能,提高国产木浆比重,推动林纸一体化发展。(四 实施食品加工安全专项。1。大力整顿食品加工企业。对全国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许可、市场 准入、产品标准、质量安

16、全管理方面逐项检查,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 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有证企业 生产不合格产品、非法进出口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2。全面清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非法 添加物专项检查和清理工作,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 2007,理清并发布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 单,规范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3。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督促粮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 食品添加剂、饮料、罐头、酿酒、发酵、制糖、焙烤等行业重点企业,增 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装备,特别是 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 可追溯体系。4。提高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明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