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图解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7709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轮机构图解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凸轮机构图解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凸轮机构图解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凸轮机构图解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轮机构图解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设计当根据使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定了凸轮机构的类型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后,即可根据选定的基圆半径着手进行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有图 解法和解析法,其依据的基本原理相同。 凸轮机构工作时,凸轮和从动件都在运动,为了在图纸上绘制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可采用反转法。下面以图示的对心尖端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来说明其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 凸轮转动时,凸轮机构的真实运动情况:凸轮以等角速度绕轴 O 逆时针转动,推动从动件在导路中上、下往复移动。当从动件处于最低位置时,凸轮轮廓曲线与从动件在A点接触,当凸轮转过1角时,凸轮的向径OA 将转到OA 的位置上,而凸轮轮廓将转到

2、图中兰色虚线所示的位置。这时从动件尖端从最低位置 A 上升到B,上升的距离s1=AB。采用反转法,凸轮机构的运动情况: 现在设想凸轮固定不动,而让从动件连同导路一起绕O点以角速度()转过1角,此时从动件将一方面随导路一起以角速度()转动,同时又在导路中作相对移动,运动到图中粉红色虚线所示的位置。此时从动件向上移动的距离与前相同。此时从动件尖端所占据的位置 B 一定是凸轮轮廓曲线上的一点。若继续反转从动件,可得凸轮轮廓曲线上的其它点。 由于这种方法是假定凸轮固定不动而使从动件连同导路一起反转,故称反转法(或运动倒置法)。凸轮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反转法原理适用于各种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一、直动从动

3、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1)尖端从动件 以一偏置移动尖端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设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为rb,从动件轴线偏于凸轮轴心的左侧,偏距为e,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的位移曲线如图(b)所示,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依据反转法原理,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作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将位移曲线的横坐标分成若干等份,得分点1,2,,12。 2)选取同样的比例尺,以O 为圆心,rb为半径作基圆,并根据从动件的偏置方向画出从动件的起始位置线,该位置线与基圆的交点B0,便是从动件尖端的初始位置。 3)以O 为圆心、OKe 为半径作偏距圆,该圆与从动件的起始位置线切于K点。

4、4)自K点开始,沿(-)方向将偏距圆分成与图(b)横坐标对应的区间和等份,得若干个分点。过各分点作偏距圆的切射线,这些线代表从动件在反转过程中从动件占据的位置线。它们与基圆的交点分别为C1,C2,C11。 5)在上述切射线上,从基圆起向外截取线段,使其分别等于图(b)中相应的坐标,即C1B111,C2B222, ,得点B1,B2,B11,这些点即代表反转过程中从动件尖端依次占据的位置。 6)将点B0,B1,B2,连成光滑的曲线,即得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2)滚子从动件对于下图示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用反转法使凸轮固定不动后,从动件的滚子在反转过程中,将始终与凸轮轮廓曲线保持接触,而

5、滚子中心将描绘出一条与凸轮廓线法向等距的曲线。由于滚子中心B 是从动件上的一个铰接点,所以它的运动规律就是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即曲线可根据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作出。一旦作出了这条曲线,就可顺利地绘制出凸轮的轮廓曲线了。(1)将滚子中心B假想为尖端从动件的尖端,按照上述尖端从动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作出曲线h,这条曲线是反转过程中滚子中心的运动轨迹,称之为凸轮的理论廓线。 (2)以理论廓线上各点为圆心,以滚子半径rr 为半径,作一系列滚子圆,然后作这族滚子圆的内包络线h, 它就是凸轮的实际廓线。很显然,该实际廓线是上述理论廓线的等距曲线(法向等距,其距离为滚子半径)。 若同时作出这族滚子圆的内、外包络线 h和h 则形成槽凸轮的轮廓曲线。 由上述作图过程可知,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rb指的是理论廓线的基圆半径。需要指出的是,在滚子从动件的情况下,从动件的滚子与凸轮实际廓线的接触点是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