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57675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围绕目标 强化职能努力推动我市妇儿事业再上新台阶宿迁市教育局(2012年2月29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妇儿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妇儿工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主题,提高妇女儿童素质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圆满完成市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了农村初中留守学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任务。目前,我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3%,全市省、市优质园占总数的54%。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99%。全市初中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52%,其中女

2、童巩固达99.50%。全市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适龄三类残疾儿童993人,其中女生363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31%,其中女生入学率达98.18%。全市共有中小学家长学校288所,乡镇中心校及初中以上学校全部建立家长学校。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78%。全市中、小学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和环境教育课,少年儿童的法制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两个规划和两项实事顺利实施市教育局成立了妇儿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对照规划的目标任务,领导小组进行了明

3、确具体的分工。两项工程涉及面广,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教育局成立了合格学校建设办公室及县区工作联系小组,负责做好服务、监督和业务指导工作。我们将两个规划的主要指标和两项工程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通过印发文件、多次召开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切实做到主动工作,勇挑重担,推进了两个规划和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二、强化职能,着力提升我市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1.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完善学前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县级统筹、县乡(镇、街道)共建的管理机制

4、;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逐步提高。加大对民办幼儿园以奖代投力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由2006年的9.94亿元增加到目前的35.93亿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 “六有工程”“装备四配套工程”“校安工程”以及“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730万平方米;计算机拥有量6.2万台,

5、仪器设备总价值7.8亿元。目前校安工程全市累计筹措资金22亿元,新建和抗震加固校舍170万平方米,竣工量全省领先;二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投入专项经费,实施教师队伍建设“12511工程”。几年来市级培训2.8万人次,省级培训1.7万人次,大多数教师得到了一次轮训。大力实施城乡对口帮扶活动,累计有2128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送教,有540名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促进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保障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2007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累计免收学杂费6.2

6、亿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74.6万套,为9.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5924万元,共扶助贫困生45万人次。四是全力做好流生控制工作。建立了双轨控流体系,即“市县(区)乡(镇)村组户”的政府防控体系,“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学校班级教师”的教育系统防控体系。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小学和初中实行“四方”无缝对接,确保学生100%入学。3.重视开展体艺教育。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设达到了规定课时数,全面推行大课间活动。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幼儿艺术展演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健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全

7、面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全市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活动器材已基本配齐,全市有112所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占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总数的40 %。三、立足民生,圆满完成农村教育两项工程任务1.积极争取项目。农村初中留守学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的民心工程,对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为多争取省里的经费补助,我们多次向省提出多设项目学校的请求。最终省批准对我市所有县区均给予项目,共有76所农村中学、135所幼儿园实施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工程建设惠及全市10万多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童及8万多名农村幼儿。2.足额投入配套经费。经费投入是两

8、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我市农村教育两项工程总投入达2.8亿元,其中省拨留守儿童食宿改善工程经费和幼儿园器材总价值约1.8亿元,地方配套经费约1亿元。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规范了地方经费配套的比例、资金渠道,以及专户、专帐、专款专用管理办法。3.严密组织工程实施。我们在深入县区、学校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总体规划,指导各县区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经费测算到每一所学校、每个建设项目的具体细节。所有工程都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合同制等“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级强制性标准。经艰苦努力,我们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程任务,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