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57545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1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二、指导深入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再次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

2、如何?观众反映怎样?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 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合作。 用学生喜欢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生要教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 强调不必把问题一一思考解答,可选择感兴趣的去品读思考。 3、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进行汇报,要注意小组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成为“一言堂”。发言的人要能够代表本小组的不同意见,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本领,并要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学生结合自己找的重点句谈想法,并注意“推己及人”想象顶碗少年两次失败时的想法,并探讨他能

3、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 可通过以下两题进行读中想象: 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 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有选择的朗读: 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 三、通读深入探究 、思考: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只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背诵第6、7自然段: 朗读第、自然段,想

4、主要写了什么? 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 、深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家。B、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自然段用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背诵。 同学互背。 看谁背得又多又对。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

5、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2一、教材依据 顶碗少年是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顶碗少年在一次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了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本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作者从“少年、观众、碗”三个角度抓动作、神态、语言具体描写,生动而细腻,很有特色。 二、设计思想 对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

6、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是指向学会自主阅读。”因而,本课教学,我尝试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这是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强化的内容,也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训练内容。因而,在学生自读自悟及交流的过程中,我重点在“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方面作点拨。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

7、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2、感知作者多角度细腻描写的表达方式,并学以致用。 五、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写的顶碗少年,一起读课题:(顶碗少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十一页,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 1、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吧。比如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等。谁先来说一说。 2、学生自主交流。

8、 预设: 当学生说到主要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教师点出:像这样写人写事的文章,“段意连接法”和“谁做什么”的句式来概括主要内容都是相当不错的方法。以此达到强化目的。当学生说到课文首尾呼应时,注意引导学生说说具体从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毕竟,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方式的体会一直比较弱。以此达到对教学重点的巩固,实现学法的延伸。 (三)研读感悟,咀嚼文字 1、作者带我们欣赏了0多年前的一场杂技表演,请同学们细读自然段,特别要留心少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表演,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在品读的时候,还要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出示问题:、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

9、印象的句子。2、从中体会到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3、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可以批注你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作批注,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整理答案。 4、课堂交流,教师点拨。每个小组选择体会得最好的一处全班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教师相机点出作者的表达方式,毕竟这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 预设: 这是一场充满关爱的表演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众目睽睽之下、接连两次失败,观众起哄,一向镇定的少年也不知所

10、措了,是白发老人的关爱与宽容让他重振旗鼓。从“微笑”、“抚摸”、“轻轻摇了摇”“低声说”等动作神态,体现关爱。 板书:动作、神态)这是一场挑战自我的表演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微笑”“鞠了一躬”这样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少年在失败面前的镇定自若,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板书:少年、动作、神态) 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

11、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从少年、碗的的动作体现难度高,表演精彩。板书:碗)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抓“厉害地摇晃”“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忍不住拍、跳起摇摆舞、急忙晃动”等观众的动作、神态,少年的动作、碗的动态体会惊心动魄。板书:修辞) (四)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师小结: 本篇

12、课文的写作方法:作者从碗、观众、少年三个角度来描写,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抓住动作、神态等关键词语以及修辞来体会到了表演的惊心动魄,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弦。 (五)点化主题,拓展延伸、齐读最后一段,作者从頂碗少年身上认识到了什么?或者说作者要赞美什么?他没有说,但是他又分明说了,作者想说的话都藏在哪儿了?(省略号)我们都来写一写:我从頂碗少年身上感受到,或者说我想对顶碗少年说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师:老师也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人的一生就像顶碗少年表演杂技一样,可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但是,我们要记住面对失败,要有战胜自己的勇

13、气和决心,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同时,当别人处于失败中时,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安慰与鼓励。 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顶碗少年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

14、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二、出示预习提纲: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个强者?并认真体会他是怎样进行拼博的? 三、汇报展示: 1学生自主汇报字词: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深入理解: ()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少年

15、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2)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个强者?抓住文中描写少年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朗读文中最后一段,体会含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4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五、反馈检测: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表演顶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