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75107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文坛新生代作家调查:那些正在走红的作家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0-03-25 14:02责任编辑: 小溪谁在走红?“欧美新锐作家很难脱颖而出,因为没有强烈的社会诉求”“我从来没想过会这样不经意间遇到一个如此伟大的作家。”书评人朱白在说他读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的感受时,用了这样的话。而青山七惠,不过是个1983年出生的日本女孩,在去一家旅游公司上班的电车途中,她构思自己的小说,回家后再把它们写出来。就这样,她获得了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众多日本文学奖。如今她在中国拥有了自己为数不少的读者。据上海译文出版社透露,她的一个人的好天气简体中文版在2007年9月由上海译文推出,截至2009

2、年6月已连印9次,总印数超过15万册。比起对日本年轻作家的熟悉,国内学者对欧美等文学传统强镇新生力量的了解显得过于稀少。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法国文学专家董强印象中,“在法国,成名的作家大都是30岁以上的,比较年轻的作家都还没冒出来”。至于为什么法国不像日本、中国这样由市场或文学奖项催生出众多新生力量,他分析说,法国人崇尚深度高雅的作品,人文底蕴深厚,对作品要求严格,新锐作家很难脱颖而出,而“中国年轻一代压根儿就没有作家,郭敬明、韩寒那样的人才会出名”。在历史的特殊时期,欧美也有过新人辈出的时代,比如“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一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23岁崭露头角,女作家萨冈17岁就成

3、名了。但现在“欧美国家正处在平和期,没有强烈的社会诉求,加上表达方式多样化,多媒体层出不穷,年轻人对文学创作的兴趣自然减少了”。当然,年轻的优秀作家绝非没有。在豆瓣网上,网友为生于1982年的意大利作家保罗乔丹诺的小说质数的孤独的繁体版发起了讨论,生于1984年的美国作家尼克麦克唐内尔的十二,你可以在时光网上看到他正是同名电影的编剧。赞扬与贬损?“如果说日本当代有文学,那么到村上春树就打住了”引进国外作家小说的时候,出版社无一例外会出于市场考虑而将作者和图书神化,不过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助理赵武平很坦白地告诉记者,其实他们的作品在批评界还是有争议的,“日本一个很出名的文学出版社讲谈社,有一

4、位高层在跟我们谈到日本文学时就说:如果说日本当代有文学,那么到村上春树就打住了。其他的更像是小数苗,存不下来。在他看来,日本当下的作品更像是小品,很煽情,有些畅销书就像垃圾一样。但是,这些作品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很多出版社就鼓励出版,批评家也表示支持。”事实上,和国内的所谓80后作家一样,国外年轻的作家们同样被各种声音包裹着,甚至有的故事就和国内发生的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个人名和地点。比如在柏林17岁的“天才少女作家”身上,竟然发生了和郭敬明一样的事件。今年年初,海伦妮黑格曼的小说处女作路杀蝾螈(AxolotlRoadkill)席卷了德国主要报刊的书评版面。黑格曼在书中讲述一位16岁富家少女在母亲

5、死后,浪迹于欢场,借性与毒品寻找自我。小说出版后大获嘉许,被视为定义德国一代新人的不二之作,短短数周之内,即以火箭速度窜升至明镜精装小说畅销榜的第二席高位,并入围今年莱比锡书展所设大奖的决选名单。然而没过几天,明镜周刊便刊文指出,黑小姐已经引爆了“2010年首起文坛大丑闻”。一位网志作者揭发,路杀蝾螈有多处抄袭自一位署名“艾伦”(Airen)、少有人知的小说Strobo,黑小姐书中至少有一整页,属于对艾伦小说几乎原封不动的复制。有意思的是,黑格曼承认自己引用了别人的作品,但拒绝承认自己抄袭,只说自己是混搭、重组,就像她在书中写的那样,“用一切混合一切”,而她的粉丝们重演郭小四当年的场面,高举支

6、持抄袭的大旗。对比与启示“2/5的俄罗斯年轻诗人有过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国外作家更加开放自由”晴朗李寒在俄罗斯生活过五年,翻译出版过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春树曾将他翻译的80后俄国女诗人的作品晒在自己论坛上,和网友一起阅读、探讨。他说,俄罗斯年轻诗人大约有2/5有过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国的大部分作家相比,“多重文化背景、国外的生活阅历培养了俄罗斯年轻作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他们能从外国文学当中汲取异域的写作要素,比本土诗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探索性更强。换句话说,就是更富国际化。他们虽不以写诗为生,却对诗歌怀着一种虔诚的热爱。敬畏每一个文字,把艺术创作当一种神圣的、至净至善的

7、、修心养性的方式。而我们经历过文化的断层,对诗歌的认识比较初级,以为能说话就能写作,隐性降低了写作水准。”双重乃至多重文化背景、高等教育和知识修养,是很多国外年轻作家共同的特点。保罗乔丹诺正在攻读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尼克麦克唐内尔200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金原瞳的父亲是日本法政大学教授兼翻译家的金原瑞人,在美国和日本两地生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董强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的获奖,可以给中国作家很多启示。“比如他的世界情怀。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当代作家具有世界情怀。还有一点是中国的作家太现实、太关注现实层面的事物和意义,对精神世界的关注缺乏广度和深度。”而多重文化背景和教育

8、、生活经历,可能给文学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挖掘。赵武平也说:“中国很少有描绘他国历史文化或者文化冲突的小说,我们甚至很难想象韩寒会写一个发生在重庆小山村的故事。英美作家的文学关注比中国和日本作家大得多,深刻得多。”当然,世界上并非只有一种文学。晴朗李寒说,“国内的年轻诗人、作家,在生存、处境上与俄罗斯有很大不同,有比较多的打工诗人、农民诗人、校园诗人,他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对于写作而言同样是财富,那种抗争命运的情绪,比外国作家更多、更打动人。”中国的年轻一代作家,有些在创造着市场奇迹,有些在暗处锻造文学,有些则擅长于对公共事务发声。有时我们会很好奇,国外的同龄作家们在写什么、想什么、

9、做什么?上海译文出版社一口气出版了青山七惠、金原瞳等多部日本年青作家的青春小说,其中3位作家获得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奖,意外地在市场和口碑上都获得不错的回应。但必须承认,即使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我们对国外年轻一代作家的了解依然稀少。为此,我们采访了出版社、翻译家、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美国、欧洲、日本,这三者应当属于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深的地域,因此我们也主要把目光放在这里。专访诗人、翻译家、日本东北大学讲师田原日本作家出道后就得不停地写田原长期居住在日本,研究、翻译中日文学,曾将部分中国80后作家作品译往日本,也与金原瞳等日本年轻作家往来。他的眼里,日本年轻作家有怎样的特质,与中国年轻一代又有何

10、不同?金原瞳是和春树一样的叛逆少女记者:日本的芥川文学奖连续颁给了几个80后作家,这样的事在中国听上去似乎很难想象,在日本国内的文学界,引起了什么样的反响?田原:金原瞳的裂舌的获奖在日本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时间大有“开口不提金原瞳,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趋势。批评界呈现两种态势,老评论家对此颇不以为然,他们碍于身份及阿瞳父亲的颜面不便指责,部分中青年学者对这部新作展开了极为尖锐的批评,但这仍不妨碍这部作品在日本甚至国外的热销。记者:中国曾经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各种名词、概念,青春写作也更多地是和自身体验有关。日本年轻作家的写作是否也如此?田原: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写的是一个打零工的“飞特

11、族”的生活,但其实她自己此前是有固定工作的。金原瞳平时生活就比较叛逆,可以说她作品的成功和她本人的生活经历也有一定关系吧,毕竟“文如其人”。我和她见过几次,和电影NANA里的朋克少女几乎如出一辙,另类的打扮,比如两只耳朵上总共带了6个耳钉。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一直旷课,整天游荡于新宿的歌舞伎町。记者:这个形象让我想起中国的女作家春树。田原:我想金原瞳放下写作的笔走在东京涩谷或原宿的大街上,应该跟比较时尚和前卫的日本少男少女没有什么不同。若具体到生活中的某一个细节,应该跟人的指纹和声音一样,每一个人都是不相同的。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比金原瞳超前的大有人在,只不过她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表达了自己的

12、存在感。日本年轻作家不会公开抨击老一辈记者:在中国,韩寒等80后作家经常会发表一些抨击传统作家的言论,日本年轻作家呢?田原:青山七惠是在上高中时读了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你好,忧愁之后开始想到要写小说的。金原瞳就比较喜欢阅读日本作家,例如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村上龙、山田咏美等人的作品,由于她本人还经常跟随爸爸出访美国,故此了解很多美国文化,对美国许多经典作品也接触较多,比如金斯堡的嚎叫,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据我所知,日本年轻一代的作家一般不在公开场合否定或抨击老一辈作家,这一点跟他们的道德传统有关。其实,创作出了好的作品,不用指名道姓,作品自身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否定。记者:芥川奖应该是从200

13、4年开始关注年轻作家的,那年,芥川奖打破130届以来的惯例,把奖项颁给了20岁的金原瞳和19岁的绵矢莉萨。日本媒体说青山七惠是“小川端康成”,中国对这批作家的作品一片叫好之声,你的阅读感受如何?田原:他们好像比以往的作家拥有更多的销售市场,读者也趋近年轻化,但就文学的价值而言还须待时间的验证。金原瞳等年轻作家和上一代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只是很本能地去写作,不打算把故事写得精彩绝伦、曲折坎坷。换句话说,新一代的小说写的不是故事,是情绪,是青涩的絮叨。整体上,这些作品还不能抵达传统文学的深度。一本销路很好的小说不见得就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曾获“直木文学奖”的渡边淳一的作品,在日本掀起过“失乐园

14、”热,据说,他的小说连续几年销售排名第一。但跟其他纯文学作家相比,他的作品究竟有多大的文学性还很值得推敲。记者:日本作家岛田雅彦和章子怡一起出席活动,看上去作家的地位不错。金原瞳也出演过很多电视节目。不过我想问的是,中国很多作家一旦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基本就无法写作,成了废人,日本是否一样?田原:金原瞳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便尝试写作小说。2003年,阿瞳将自己写了两年的长篇小说裂舌投稿集英出版社的文学杂志昴,当年就一举获得“昴文学奖”。很多日本作家出道后就得不停地写小说,否则即使获得芥川奖也面临被读者淘汰和遗忘的危险,这和日本国民的生活态度也有一定关系;为了稿费竞争,力求在人才辈出的文学界站稳脚跟,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 孙琦唐海燕唐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