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康媛媛.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717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字机康媛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打字机康媛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打字机康媛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打字机康媛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打字机康媛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字机康媛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字机康媛媛.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学案例姓名:康媛媛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打字机一课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打字机是人音版音乐课程标准第八册第七课欣赏曲,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听到打字机发出“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叮”声,这促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ABA)结构,乐曲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A段主题旋律不断做下行模进,均匀连续的击键声,连续3小节后在第4小节重拍上出现满行预告铃声,继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响起倒回机头的“喀嚓”声。B段转为C大调,节奏放宽,并频频使用强拍上的休止,

2、与A段音乐的热烈气氛有所对比。打字机急促的击键声、铃声、倒机声仍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工作着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以及娴熟自如操作打字机的得意神态。乐曲最后再现A段而告结束。学生已经见不到打字机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电脑,我认为以校园为主线不如以工作生活为主线更为贴切,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上我做了一些调整。以现代的生活联系音乐形象,从而更好的感受和理解音乐。二、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有四年的音乐课基础,对于欣赏作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80%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联系音乐形象,从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音乐欣赏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文化等领域、表现形式

3、和方法上也具有较强的探究心理和接受能力。打字机一课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一首管弦乐曲。他把生活中用于办公的打字机写成了生动的音乐,并用其作为打击乐器。学生早在二年级上学期欣赏过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其中的钟表齐鸣就来自于生活中真实的声音,学生对此曲印象极为深刻。低年级时,主要让学生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用互联网运用使之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来说明和理解音乐,并能够将来源于生活的音乐再还原于生活,也就是初步探究表现音乐的方式方法。三、理论依据:美国的艾夫斯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思

4、考和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一条也提到: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四、设计特色:我以上述理论作为依据,在课前我准备课件,做了如下几个环节的的设计:首先放了从互联网上下载了第三乐段打字机片段的视频,让学生视觉聆听与分析,打字机发出了哪些有趣的声音?揭示课题并使学生了解作曲者的初衷。第二步,通过对音乐各个要素的分析把握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与内涵。第三步再通过完整聆听知道乐曲的曲式结构。最后结合打字机与打字员的对话,创编情景对话,并以动作等加以表现音乐。五、详案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视频,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2.在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形式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3.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教学重点:听辩音乐主题和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教学难点:根据B乐段的音乐要素,创设符合音乐的表现方式。教学准备:运用互联网搜集打字机一课的相关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康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他在干什么?学生:“打字”。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