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56965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爱国的诗词、故事、名言、经典歌词,培养讲述能力和朗诵能力。2.在活动中学习检索、搜集、分类整理和研读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深刻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激发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积累有关爱国的诗词、故事、名言、经典歌词,培养讲述能力和朗诵能力。2.在活动中学习检索、搜集、分类整理和研读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激发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光未然的黄河颂里领略了黄河磅礴激昂的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从陆定一的老山界里读到了红军战士

2、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从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里听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家乡土地的眷念和热爱之情,从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看到了巾帼英雄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有着近乎本能的热爱,“天下国家”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天下国家”拜会英雄人物,赏读爱国诗词,品味爱国名言,共谈家国天下。设计意图:从小结单元课文开始导入,旨在创设情境,将学习从单元内容自然延伸和拓展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到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故事。二、活动展示(一)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过渡:“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不是一个简单

3、的口号。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身之责。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他们敢于挺身而出、奉献生命;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义无反顾、付出心血;在人类文明大厦的崛起和拔节中,他们发挥才智、敢于创造;在国际舞台上和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不忘初心、心系祖国。将你搜集整理的爱国故事,讲给大家听,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1.成果展示爱国人物故事预设1:辛弃疾:奋起抗敌显英勇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主

4、管文书,参与机密。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其惊人的勇敢、果断令人钦佩。在起义军中的英勇表现,使辛弃疾名重一时。步入仕途后,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朝廷却反应冷淡。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爱国人物故事预设2:茅以升:造桥炸桥皆

5、因爱国1933年,出于浙赣铁路兴建的需要,钱塘江必须要架设一座大桥。在当时,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几乎办不到。这时有人想起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浙江省的邀请下,茅以升辞去所有的教职工作,担任了钱塘江桥工委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邀请了康奈尔大学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在茅以升的带领下,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保证了进程。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到了收尾的阶段。当时淞沪抗战正在吃紧,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尽管十分危险,但茅以升仍带领建桥的工人们冒着敌人炸弹爆炸的尘烟,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1937年9月26日,大桥顺利完工,极大地方便了抗日军用物资的运输。没

6、想到短短几月之后,南京派人传达了政府的指示,要求炸毁钱塘江大桥。因为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就在大桥被炸毁的这天晚上,茅以升立下誓言:“抗战必胜,此桥必复。”他带领着桥工处的所有人员迅速撤离,有关大桥建设的14箱重要图表、文卷、相片一并带走。在辗转途中,茅以升舍弃了很多家什,却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尽数保存下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茅以升的带领下,1948年3月钱塘江大桥修复完成。2.活动小结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英雄豪杰。聆听同学们的讲述时,我们为他们的英勇事迹而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热血豪情而心潮澎湃,更为他们的爱国深情而肃然起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聆听爱国故

7、事,体会到了爱国精神,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前期活动成果的展示,辅以适当的点拨,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英雄的景仰和热爱。同时,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视角,相互借鉴、彼此参照,使讲述个性化,这样既可以锻炼口才,又可以张扬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讲述能力。(二)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过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赞颂爱国的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的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作最感动人、最振奋人的旋律。在这里,让我们诵读经典,传唱经典,表达我们的爱国心,激发我们的爱国情!1.成果展示

8、诗歌朗诵预设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教师点拨:本诗通过描写战争中长安城的景象和百姓的生存状况,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朗诵者语速适当、情感充沛。诗歌朗诵预设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教师点拨:词人通过“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的军营生活场景和战马飞驰、弓响如霹雳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的壮志豪情。最后“可怜白发生”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朗诵者语速适当、情感

9、充沛。诗歌朗诵预设3: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教师点拨: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衬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朗诵者语速适当、情感充沛、动人心弦。2.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诗歌朗诵都有哪些技巧?(2)探究过程小组成员根据个人朗诵经验进

10、行分享。指定一位同学记录整理,形成小组结论。推举一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展示。(3)成果展示代诗人倾吐心声:了解时代背景,充分酝酿情感,强化语言节奏,倾吐诗人心声。将受众引入诗境:树立内心视像,如同身临其境,为使形象鲜明,进行语调加工。表达诗意在深层:挖掘潜在含意,进行心理补充,根据内心独白,确定语气。为诗句配乐歌咏:咏出神韵气势,润泽听众心灵,展示韵脚节律,如同配乐歌咏。3.活动小结同学们的朗诵,语速适当、情感充沛,将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出来,真切感人。也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诗歌带给我们的诗歌之美。虽然时代不同,但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是一脉相承,亘古不变。设计意图

11、: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展示,教师适当点拨,旨在引导学生体味诗词名句本身包含的家国情怀,感悟民族文化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三)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过渡:无论是在乡野草原,还是在异国他乡,那些或简洁、或感人的名言警句总是代表了每个中华儿女最真的爱国心,构成了每个中华儿女共有的故土眷恋。请将你们的小组成果展示给大家吧!1.成果展示课件展示示范案例,学生展示小组成果。预设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预设2:保天下者,匹夫之

12、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国家的兴盛与衰亡的大事,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应该为社会的和谐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不应为了一己私利,无视国家、民族的利益。预设3: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这句话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力量之源,是民族的魂。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句话鼓舞着我们要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2.活动小结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名言警句中蕴含

13、的深厚情感。这些爱国名言,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或抒发对故土的思念,或阐述爱国精神的实质,或思索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的命运,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因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而更显情思隽永,精警动人。设计意图:让学生抄录名言警句,并分析理解和认识,旨在引导学生用心灵的真实体验去赏析,抄录和赏析的过程就是感悟民族文化和积蓄民族文化使命的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三、 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次活动,我们通过分工合作等方式,搜集整理了完成任务所需的爱国故事、诗词、名言等资料,锻炼了大家的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让我们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2.完成课后学习评价表,并将本次活动资料整理收纳于成长记录袋里。设计意图:以评价量表巩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记录成长历程。四、布置作业重新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分别设计制作一份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上完成的内容,还可以增添其他有关爱国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手抄报,巩固活动成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