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69013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分院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设计题目 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年 月 日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开 题 报 告专业班级 设计方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是相对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而言,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非常高的平顺性,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其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完全不同。我们把适合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体系称为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二、毕业设计的主要

2、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能熟练准确的运用各种测量仪器;2.运用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3.熟悉路基桥梁的复测、放样和内业整理工作;4.能够熟练运用cass、CAD制图和其他一些工程测量软件。三、参考文献1 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2 关于进一步做好客运专线工程测量工作的通知3 关于加强铁路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通知4 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四、设计时间安排1 确定题目: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2 现场调研: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3 查阅文献:4 资料整理分析:5 编写设计、总结:2012 年4月至20

3、12 年5月6 打印、提交、送审设计,准备答辩:2012 年5月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设计题目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年 月 日题目名称: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测试,是学生的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这次论文设计从今年3月份开始准备包括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施工规范以及参考文献于五月中旬完成!内容包括熟练精确的使用测量仪器、运用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熟悉路基桥梁的复测、放样和内业整理工作,运用充足的理论知识、数据、图片、表格等

4、说明文字论证了精密测量在客运专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意义!对高速铁路桥梁和路基工程测量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总结,使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结合运用,内容完整正确符合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了毕业要求水平!其中: 参考文献篇数: 11 篇图 纸 张 数: 8 张 说明书字数: 3100 字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 月 日5目 录1 项目概况12 测量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12.1 测量范围12.2 工作内容1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24 CP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24.1 CP控制点的测量标志24.2 CP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24.2.1 CP控制点的埋设24.2.2 CP控制点的编号34.3 CP控制网区段的

5、划分和区段之间的连接34.4 CP平面控制网测量44.4.1 CP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44.4.2 CP平面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44.4.3 与CP、CP控制点联测64.4.4 现场记录74.5 CP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74.6 CP高程控制网测量74.6.1 CP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74.6.2 CP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84.7 CP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124.8 CP控制网的观测条件124.9 CP控制网的维护125 其它有关事宜126 上交资料13附件1 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的布设方式(一院设计范围内)15附件2 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的布设方式(三院设计范围内)18附件3 CP

6、测量标志的布设方式2129 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1 项目概况北起山西大同,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渭南等9市31县(区)至陕西西安,全长859公里.。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同枢纽、太原枢纽、临汾动车运用所、运城地区、西安枢纽配套工程及相关疏解线、联络线。正线:大同至西安(含)(CK0+000CK473+250)线路长841.876km,山西省境内706.336km,陕西省境内135.54km。大同至太原274.235km;太原至运城356.331km;运城至西安211.31km2 测量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2.1 测量范围CP控制网测量的范围:1L3K0+000-L3K5+61

7、0.679 长5.611km2L4K0+000-L4K5+603.911 长5.604km3 DZ1K0+000-DAZ1K2+346.534 长2.347km4 K234+000-K233+560 双线0.44km5DZ2K0+000-DAZ2K1+996.786 长1.997km6DZK0+000-DCK4+543.375 长4.543km7DZYK0+000-DZYK4+657.158 长2.488km2.2 工作内容(1) CP平面控制网测量;(2) CP高程控制网测量;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 国家一、二等水准

8、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08314-2001)。4 CP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4.1 CP控制点的测量标志CP控制点的测量标志由测量棱镜与直立套筒组成,测量棱镜应有相应的资质认证,球形棱镜外径应为45mm;直立套筒应采用抗腐蚀、耐磨的材料制成,且需易于保护。CP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见下表1。表1 CP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CP测量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重复性安装误差互换性安装误差精度指标0.01mm0.05mm0

9、.3mm0.3mm注:1 CP测量标志应满足“铁建设200880号” 文的相关要求。2 CP测量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和互换性安装误差,指的是X、Y、H三方向的误差应均小于0.3mm。4.2 CP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4.2.1 CP控制点的埋设CP控制点应沿线路布置在路基两侧的接触网杆或基础、桥梁防撞墙、隧道侧壁上,当CP控制点布置在桥梁防撞墙上时,点位应设置在桥墩固定支座端上方的防撞墙上。CP控制点沿线路布置时纵向间距宜为60m左右,且不应大于70 m、横向间距不超过结构宽度。各CP点应大致等高,其高度应在设计轨道顶面以上30cm的地方。具体埋设方式见附件四所示。4.2.2 CP控制点的编号CP控

10、制点编号的标注应全线统一采用大小为4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绿色油漆填写编号字体。CP控制点的编号定义如下:CP的点号由七位数组成,从左到右前四位数表示CP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五位是“3”表示是CP网点,后两位数字表示点的顺序号,点的顺序号为单数表示该点在里程增加方向的左侧,点的顺序号为双数表示该点在里程增加方向的右侧,当里程不足千、百、拾公里时,加“0”填充以保证CP的点号都是七位数齐全;CP网测量的自由设站点号也由七位数组成,从左到右第一位为大写英文字母“Z”表示测站,第二、三、四、五位数为CP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六、七位数字表示测站的序号。当里程不足千、百、拾公里时

11、,加“0”填充以保证CP的自由设站号都是七位数齐全。举例如下:点编号含义数字代码在里程内点的位置0356301表示线路里程DK356范围内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的CP第1号点,“3”代表“CP”0356301(轨道左侧)奇数1、3、5、7、9、11等0356302表示线路里程DK1356范围内线路前进方向右侧的CP第1号点,“3”代表“CP”0356302(轨道右侧)偶数2、4、6、8、10、12等自由设站点编号按“Z035601,Z035602”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编号。“Z”表示设站点,“0356”表示里程,“01”、“02”表示该里程的设站号。4.3 CP控制网区段的划分和区段之间的连接CP控制

12、网的区段定义为在上一级控制网点约束下进行本次平差计算的CP网的范围。CP控制网(包括平面网和高程网)可分区段分别进行观测和平差计算,区段的长度不宜低于4km。CP平面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在上一级控制网点(CP或CP)上,而且应保证有连续的三个自由设站与上一级控制网点联测。CP高程网要满足区段中联测的上一级水准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而且CP高程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在上一级水准点上。CP网区段与区段之间,至少应该有四对(8个)CP点作为公共点在相邻的两区段中都要测量;这些点在各自区段中的观测和平差计算,应该满足CP网的精度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各自区段平差后的公共点X、Y、H坐标较差应小于2mm的要求;在达到上述要求后,前一区段CP网的平差结果不变,后一区段的CP网要再次平差,再次平差时除要约束本区段的上一级控制网点外,还要约束前一区段公共点中至少一个公共点的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