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56784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促进学院(系):教育学院20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杨程祥 2011-10-20前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

2、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为未来的生活树立正确的适当的目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自我教育主题谢尔顿和劳拉金的话能够较为深刻地反映出积极心理学的精髓“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一、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1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 L. Fredrick(1998) 提出了拓延构建( bro

3、aden2and2build)理论 ,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 hought2action) 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2being) 、快乐( happiness) 、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

4、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 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2 积极的人格特征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在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的区分。关于积极个性特征中

5、的“乐观”的研究。3 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 等人对18 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能自己

6、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对大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将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进行自觉的行为控制,积极客观地认知自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 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对大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将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进行自觉的行为控制,积极客观地认知自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偏重于灌输说教现在高等院校大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单向传授,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是培

7、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最佳阶段,但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封闭在“象牙塔”里,教师讲、学生听,过分强调外部灌输说教,忽略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淡化了对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对自我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深,不能认识到自我教育对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能动性作用,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自我教育是个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自我”: 个人能力隐藏在内心深处,十分活跃并具有巨大的激发潜能;“现实自我”:个人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和“理想自我”:个人希望达到的完美形象。这三种自我意识形态同时存在于个体中,并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相互转变。大学生都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

8、强烈的认识自我的意愿,但由于受个人阅历的限制,社会经验不足,在认识、评价自我和周围环境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逐渐萌发的。大学生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并熟悉自我意识的这三种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因而,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 各种信息思潮泛滥冲击大学生不稳定的思想随着全球经济化以及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突飞猛进,对外合作领域更为宽广,发展也更为迅速。西方各种思潮也随之一拥而入,洪流般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强烈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方面,大学生在经济发展的新局势下面对纷繁的

9、社会标准和尺度,在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审视社会、审视世界时,显得茫然、片面,甚至极端。这就更需要他们在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和知识提高的同时,通过自我教育摆正思想,明辨是非,建立牢固的思想堡垒,以此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社会不良风气和另类潮流的浸染下,他们在对社会的适应中逐渐趋于利益化、物质化重金钱、重名利、讲实惠、讲条件,忘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使命。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能力,但在思想上显得动荡多变,行为上不稳定,缺乏控制力,在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后,思想环节变得更加薄弱。2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对策把大学生自我教育融

10、入高等院校教学课堂中,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的教育。它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依赖外部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世界观、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将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一要注重自主学习的培养;二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培养;三要注重信息素质的培养,牢牢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各个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性,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

11、好的学生集体学校的文化氛围是校风、教风、学风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的教育导向性作用,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激励性、感召性、暗示性和渗透性作用。校园文化生活及其产生的精神对大学生具有导向功能、陶冶功能、集体凝聚功能和心理建构功能。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是学生,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目的建立或加入适合自身发展的群体。良好的学生集体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重视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受集体影响最大。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积极作用,是推动学生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客观力量。在良好的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能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集体目标为导向,积极处理个人与集体的

12、关系,为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大量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社会各种规范并成长为正式成员的社会化过程。正式步入社会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他们组织、交流、操作和应变能力,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会实践中,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的需要、创业的艰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青年学生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都能够得到提高。社会实践还能很好地使社会公共行为准则通过具体生动的形式影响学生,使其在言行方面能从动机和效果上自觉检查自己,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监

13、督和控制,逐渐学会理性思考、换位思考,使自己的行为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总结1、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快乐的心理积极心理学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以人们获得快乐幸福为终极目标的一门学科。它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地去选择快乐,学会建构自己的快乐机制,从生活中体验快乐,建立一种积极的行为。2、积极心理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地认知自我认知自己就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和认识自己。只有对自身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为改善和提高自身各个方面做好准备。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类在关注人的各种问题时,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或者从问题的积极方面去看待去分析去解决问题。引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有利于大

14、学生积极客观地认知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扬长避短,有意识地寻求自我提高,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3、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心理意识的培养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观念,超出思维定势的束缚。然而,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积极心理学有利于积极创新心理、积极人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因此,用积极心理学的创新观点,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等。参考文献 黄鹤飞 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E-Learning系统的设计 安徽教育学院报(2005.2)丁钢 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阳志平 积极心理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0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