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6784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西汉晚年阶级矛盾的激化西汉晚年,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成哀之时,数以百万计的流民衣食无着,辗转于死亡线上,甚至嫁妻卖子以求生存。为了抑制兼并趋势,缓解社会矛盾,哀帝时师丹提出了限田之议。在贵族官吏的反对下,限田计划不能实现。侥幸没有踏上流亡之路的穷苦大众,在官府及地主的剥削压榨下,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加上元帝以后频繁的自然灾害,广大民众的生活已苦到无法活命的地步。两极分化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面对一无所得,只有死路一条的悲惨命运,民众只有揭竿而起,用武装斗争来争取改善自己的境遇。成帝时,先后爆发了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山阳铁官徒苏令以及广汉人郑躬、尉氏人

2、樊并领导的四次工徒、农民起义。哀帝时,农民武装此起彼伏,越来越壮大。有的活动于天子脚下的三辅地区,甚至放火焚烧了武帝茂陵,冲天大火在未央宫中都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此时还出现了从关东直到京城到处传行西王母等的怪事。人们甚至在京城中,半夜里举着火把,爬上屋顶,无目的地猛劲击鼓,拼命叫喊。这是社会失去向上力,民众失去信念,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状态的生动反映。农民起义的地火已在岩层下冲腾奔涌,即成喷发之势。在燎原烈火中焚毁行将就木的腐朽皇朝,已只是时间问题了。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的暴政伴随着严重的天灾。在王莽从居摄到灭亡的二十年间,水旱蝗灾和一道道掠民虐民的诏令接踵不断地向民众头上压来。不堪忍

3、受的痛苦,点燃了人民反抗的怒火。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很快推翻了倒行逆施的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 年)以后,北方的并州、平州不断有零星农民聚众起事。天凤二年(公元15 年)五原、代郡一带出现了数千人的暴民队伍,他们转掠州郡,活动了一年多才被镇压下去。天凤四年(公元17 年),各地农民起义接连爆发。临淮人瓜田仪起义于会稽长洲。吕母起义于山东海曲。吕母本是工商业者,因儿子以小罪被县宰杀害,吕母散其家财,招聚饥民,进行反暴政斗争。她率领众人攻陷海曲县城,杀掉了县宰。此后她自称将军,以海岛为根据地,继续进行武装斗争,部众达到万人。南郡人张霸、江夏人羊牧也于这一年举起了义旗。几年之间,各地义军掀起的反

4、抗浪潮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汇成浩大声势。荆州的绿林,山东的赤眉、力子都,南郡的秦丰,平原的迟昭平,钜鹿的马适求,黄河以北的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各部互相呼应,规模浩大,遍及全国。绿林、赤眉两支义军声势最为壮大,是推翻王莽政权的两支主要军事力量。鄂西连年大旱,人死无数。求生的农民成群结队到低洼的沼泽地中寻找一种叫做凫茈的草根果腹。新市人王匡、王凤在调解饥民争端中建立起威信,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遂被饥民推为首领,于天凤四年举起了反抗的旗帜。江夏郡的马武、王常、成丹等人闻讯后,前来投奔,也成为义军首领。几个月内,这支队伍就集合了六七千人。他

5、们以现在当阳境内的绿林山为根据地,被称为“绿林兵”。地皇二年(公元21 年),荆州官府派两万大军前来征剿,王匡等率领义军在今湖北京山大败官军,歼敌数千,获取大量辎重粮食。这个重大胜利给了义军和百姓很大鼓舞,他们乘胜攻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等县,打开粮仓,赈济难民。当他们返回绿林山时,队伍已达五万余人。次年,一场大瘟疫在鄂西扩散,义军染疾而亡者将近半数。将领们经过研究,决定分兵两路进行战略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向西进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及朱鲔、张卬等人率领向北进入南阳郡,称“新市兵”。战略转移扩大了义军的影响,给义军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这时,平林人陈牧、廖湛也聚集千余

6、人响应起义,称“平林兵”。鄂北豫南成了义帜纵横之地。绿林兴起的第二年,山东、苏北一带也爆发了武装起义。当时,青、徐大饥,饥民们无以为生,往往自发组织起来,抢掠度日。山东莒县难民为统一行动,推举琅邪人樊崇为首领,尊之曰“三老”。樊崇率众以泰山为根据地,辗转作战。不到一年就聚众万余人。这时,同郡逢安和东海徐宣、谢禄、杨音等人也率众万余人加入樊崇的队伍。他们进攻莒县,转掠姑幕,打败了田况所率的四万征剿大军,消灭敌人万余。这支义军起初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组织也很简单。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说:“初,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众既寝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

7、部曲、号令。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吏,泛相称曰臣人。”其实当时大多数义军情况都与此相似,“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群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亶称巨人、从事、三老、祭酒,不敢掠有城邑,转掠求食,日阕而已。”王莽派出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率领十万大军开赴山东,征讨樊崇领导的义军。这些官兵“所过放纵”,给百姓造成了更大的灾难。东方的人民愤怒地控诉:“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义军没有被官兵的汹汹气势吓倒,他们决心与官兵决一死战。为避免作战时与敌军相混,他们用矿物把自己的眉毛染成红色,由此得名“赤眉军”。赤眉军与官兵在成昌展开激战,获得全胜,一直把官军追杀到无

8、盐,斩敌万余,杀死了官兵统帅廉丹。战后,赤眉大军十余万围莒县,转东海,在楚、沛、汝南、颍川、陈留等地流动作战。今山东、苏北、皖北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都成了赤眉活动区域。下江、新市、平林三支队伍在斗争中逐步发展,使部分贵族地主看到了恢复刘氏天下的希望。地皇三年(公元22 年),汉宗室在避罪逃亡中加入平林军。刘玄字圣公,是刘秀的族兄。他在义军中先任安集掾,后称更始将军。同年,汉宗室、南阳大地主刘縯、刘秀兄弟也在舂陵组织起七八千人的地主武装,举起了反莽大旗。贵族地主的加入,壮大了反莽斗争的力量。他们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较强的组织能力与丰富的斗争经验。在他们的组织和影响下,起义队伍面目焕然一新,战斗力

9、量有了很大增强,斗争目标也更为明确。 汉书王莽传下。 汉书王莽传下。但他们的加入也造成了起义成份的复杂,他们的影响逐渐改变着农民起义的性质。刘縯兄弟起兵后,联合王常等人率领的下江兵,于地皇四年正月击败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所率大军,两名莽军统帅及数万官兵被杀。刘縯又率兵在淯阳大败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所率大军,进而围攻南阳的中心宛城。这两仗沉重地打击了王莽的军事力量,也显示出义军的实力。以前,义军组织机构很不健全,没有部曲编制、旌旗号令等。现在则队列整齐,旗幡招展,所到之处发表文告,安顿民心,号召反莽。这使王莽感到威胁。农民起义联军在斗争中迫切感到,只有集中力量,在统一的领导下

10、进行战斗,才能尽快取得反莽斗争的胜利。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一致认为,只有推举西汉皇族人员为领袖,以兴复汉室为口号,才能取得全国人民的拥护。经过一番争论,最有资格当选的刘縯被怀有戒心的平林、新市将领们否决,而刘玄被拥立为皇帝。地皇四年二月初一,农民军在清水边设起坛场,为刘玄举行登基大典,欢庆自己政权的诞生。刘玄宣布改年号为更始,大赦天下,封王匡、王凤为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余将领封为九卿。一个有地主分子参加的农民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是取得反莽斗争胜利的关键一步,也是断送农民起义前途的关键一步,当然更是历史必然选择的关键一步。更始政权建立后,一面派刘縯、刘秀等人兴

11、兵北伐,一面发布复兴刘氏江山的政治号召。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义军势力的迅速发展吓坏了王莽。他一面故作镇静,把头发胡须都染成黑色,以示自己有力量战胜“群盗”,一面加紧配备后妃嫔御美人,搜刮天下黄金,以作末日的最后享乐。他最重要的对策还是调集军队消灭起义军。他“遣大司空王邑驰传之雒阳,与司徒王寻发众郡兵百万,号曰虎牙五威兵,平定山东,得颛封爵,政决于邑。除用征诸明兵法六十三家术者,各持图书,受器械,备军吏。倾府库以遣邑,多赍珍宝猛兽,欲视饶富,用怖山东。邑至雒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余在道不绝。车甲士马之盛,

12、自古出师未尝有也。”当王莽大军集结洛阳之时,刘玄的北伐之师在王匡、王凤、刘秀等人指挥下,已经击溃王莽的先锋严尤、陈茂之军,占领了昆阳、定陵、郾等地,而刘縯与更始军主力正在围攻宛城。王邑率领大军于六月从洛阳出发,准备去宛城围歼义军主力。途中,王邑、王寻自恃兵多,不听严尤、陈茂的劝告,决定先破昆阳,再向宛城进发。被围于昆阳城中的义军诸将在刘秀劝导下,决心以八九千人固守城池,与王邑大军对抗。刘秀命王凤、王常守城,自己与宗佻、李轶等十三人乘着夜色,冲出重围,集合了郾、定陵诸营中的士兵,增援昆阳。当时王莽的大军把昆阳城“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

13、为地道,冲輣撞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刘秀率援兵来到昆阳城外,自带步骑兵千余人为先锋,在官军前拉开阵势。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汉书王莽传下。 后汉书光武帝纪。王邑、王寻以为城破只在旦夕,根本没把义军放在眼里。敕令各营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只派数千人来接战。在刘秀率领下,义军意气风发,以一当百,连连向前推进。刘秀机智地传播宛城已攻破的消息,瓦解王邑的军心,然后率三千敢死之士猛冲敌营中坚。中军一垮,全军溃乱。在城内外两路人马夹击下,官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昆阳之战是决定王莽失败的关键一仗。刘秀以少胜多,击溃王莽的有生力量,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新朝的灭亡和农民起义的

14、失败昆阳大捷奠定了更始军的胜局。更始皇帝及新贵们为将来坐稳江山而铲除异己的工作随之开始。刘縯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在士兵中有很高威信。但他生性倨傲,盛气凌人,引起刘玄及平林、新市一帮权贵的嫉妒。他们认定出于刘氏家族的刘縯是更始政权的最大威胁,共同谋议杀掉了刘縯。其时刘秀正在前线作战,听说哥哥被杀,心中十分悲痛。他自知羽翼尚未丰满,无力与新市、平林之兵对抗,只好强作笑脸,驰赴更始皇帝驾前谢罪。刘玄除掉刘縯后,分兵两路讨伐王莽。一路由王匡率领,北取洛阳;一路由申屠建、李松指挥,西向武关。更始军进展顺利。析人邓晔、于匡起兵响应,攻破武关。李松与他们合兵后,又各自遣将分徇京畿各地。三辅大姓豪强申砀、王大

15、等人也纷纷起事,各自聚众千余,自称汉将军,与更始军配合作战。李松、邓晔在华阴整治攻城器具,进至长安城下,会集大军,准备攻城。王莽早已众叛亲离,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当年追随他的党羽甄丰、刘歆以至本家兄弟王涉,相继谋议反叛。就连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已因谋逆之罪被他除掉。他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在绝望中听信崔发之言,“呼嗟告天以求救”。他率领群臣来到南郊,把上天佑助自己的符命陈说一遍,又宣读了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告天策,然后捶胸顿足,号陶大哭,说是为了感动上苍,祈望回天之效。当义军分徇三辅之时,王莽还试图做最后一搏。他拜了九个人为将,号称九虎,调出几万精兵,东向迎击义军。王莽把九虎的妻子儿女解到宫中,

16、作为人质,逼他们为自己卖命。他聚敛黄金无数,却赐给兵士每人四千钱。兵士们无心作战,在华阴附近一战即溃,九虎中的六虎或死或逃。在义军兵临城下之时,王莽赦免狱中囚徒,要他们上阵替自己卖命。这些囚徒还未出城,就一哄而散。兵士们掘了王莽的祖坟,放火烧掉了象征王莽德政的明堂、辟雍、九庙。十月戊申这天,长安的城门被攻破。王邑率兵在宫城北门外做最后的抵抗。经过两天的挣扎,兵士百姓们攻入王莽躲避的地方,商人杜吴刺死王莽,校尉公宾就割下首级,军士们争相分割莽尸。这位三十八岁辅政,五十一岁居摄,五十四岁做皇帝的王莽,于六十八岁时连同他建立的新朝一同葬身于人民反抗斗争的火海之中。王莽灭亡后,刘玄在百官奉迎下,由洛阳迁都长安,大封宗室、功臣。但他没有远大理想,不懂得也不善于治理天下,在优裕、奢侈的环境下,很快腐化起来。朝臣向刘玄汇报政事,他经常醉得不省人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