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宝典.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6722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宝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宝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宝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宝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宝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宝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宝典.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古希腊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毕达格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三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四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和功用说柏拉图与文艺对话录:理式论1 何谓理式? 又译为理念,观念,理性,模式等等,使柏拉图构想的一个境界,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 三种“床”2 理式论的价值所在 他第一次自觉地意识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以朴素的方式提出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问题,是人类的认识超出了原始思维的阶段 柏拉图的艺术观1 艺术的本质:模仿与灵感2 艺术的审美特性:魔力与浸润心灵3 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有机统一与适应心灵4 艺术的社会功用:有用与规范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诗学的方

2、法论和一般艺术原理1 诗学的方法论特点: 严谨的逻辑推理 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结合。2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模仿 艺术模仿的是行动中的人(模仿对象)。 模仿的本质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 艺术模仿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戏剧观悲剧论1 定义 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 悲剧的构成 情节、性格、思想(此三者为模仿的对象)、形象(模仿的方式)、言词、歌曲(模仿的媒介) 3 悲剧的布局整一化原则 要遵循情节的整一性原则,

3、目的是要使悲剧达到“结构完美”4 悲剧的主角过失说 性格必须善良;性格必须合适;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性格必须一致。5 悲剧的作用陶冶说(katharsis) 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感。 艺术不仅能认识真理,而且艺术的真实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真实。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 二 古罗马古典主义的含义 : “古典的首先意味着秩序井然和高度控制” “古典的,当我们在日常的讲话中运用它时,意味着典型的模范的(确实可靠的事例),同类事物中最优秀的一种,因而值得在学校和其他地方研究模仿” “古典主义是一种写作或绘画的方式,它标志着宁静的美高雅 严谨 整饬和明晰” “构成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一部分是模仿的理论,

4、一部分是对于理性的极度信仰”贺拉斯及其诗艺 观点 1 古典主义原则从总的方向上为罗马文艺立法 2 理性主义倾向从目标上为罗马文艺立法 3 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从内容到形式上为罗马文艺立法 4“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朗加纳斯和论崇高论崇高的主要文艺思想:1 首次从审美的范畴提出了崇高的概念。 2 强调艺术作品应当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3 强调作家的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 4 提出了艺术作品“普遍永恒”的评价标准普罗提诺的九章集 核心思想:1 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2 对艺术美的观照凭心灵和理性3 对模仿说的新解释 神学统治的中世纪文论阿奎那与经院哲学:建立了庞大的基督教亚里士多德神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

5、,被恰当的称作神学大全阿奎那经院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理性,重视逻辑推理,而不相信感官和经验,认为感官不能达到最高真理一一圣经诗学与神学的内在调和神学大全中的主要美学观点1 模仿自然就是模仿上帝的创造2 美与善 艺术与道德的区别3 圣经的象征意义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与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贬抑现世生活,主张追寻灵魂生活。阿伯拉对世俗文艺的肯定 一、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婢女 二、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支配着对自然的描绘 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但丁 1四义说:语言有四种含义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 2 民族语言理论:(飨食论俗语)薄迦丘 的文艺思想 1 诗的虚构中隐藏着真理2 肯定诗的社会作用:鲜

6、明地肯定了诗的教化作用。达芬奇的论画与笔记 一 “镜子说” 二 艺术是“第二自然”卡斯特尔维屈罗 一 对诗学的阐释:诗的目的消遣和娱乐;诗的题材强调了文学题材的真实性和审美性;诗的语言按照诗的格律,大众化二 “三一律”: 塞万提斯的小说理论 1自然是小说唯一的范本2“才情”与小说的社会作用:继承贺拉斯“寓教于乐”的观点。维加的戏剧理论 1充分肯定了戏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重视戏剧与时代、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3对三一律有选择的吸收4强调创作上的“情节论”,主张把人物写成类型锡德尼的为诗一辩 1十分强调诗的教育作用2强调诗人是创造者培根论诗 认为诗是虚构的历史莎士比亚论文艺创作 1

7、认为艺术的目的是反映自然2艺术真实与艺术想象的关系:艺术要真实反映自然,但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自然本身,艺术离不开想象。 五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含义: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布瓦洛诗的艺术倡导的理论原则 1 理性2 自然3 古典4 道德法国的“今古之争” 这主要是指发生在圣艾弗蒙和布瓦洛之间的“古今之争” ,圣艾弗蒙主张“厚今薄古”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德莱顿及其论戏剧诗-艺术效果比模仿本身更重要。 蒲柏的论批评-自然是艺术的“源头

8、、终点和准绳” 约翰生的类型理论-代表着平实稳健的新古典主义德国的新古典主义:德国的新古典主关注的就是“英法问题”究竟应该借鉴法国还是英国.; 高特舍特的批判的诗学可以说是布瓦洛诗的艺术的德国版。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理论-论古代雕刻绘画作品的模仿,提出希腊古典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并以拉奥孔群像为例来说明自己的主张;他还论述了诗画一致说 六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思想启蒙运动的实质 概而言之就是: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 ,对封建专权和特权; 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理性)来反宗教迷信-理性莱辛的拉奥孔诗与画 他提出了“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的艺术规律 七 德国古典美学何谓德国

9、古典美学:这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德国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不仅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四个维度 一 对启蒙的深化和改造 二 审美公共性的建立 三 回归生活世界 四 解放的维度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分析鉴赏(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判断即审美的判断入手的 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1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质);2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的(量)3审美判断没有目的

10、又有合目的性。(关系)4即从判断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看,审美判断不但是可能性、现实性;而且要求必然性。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对任何人都具有必然性,必然引起审美快感,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方式)歌德的美学思想 关于美,歌德认为,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或者说,美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说,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 歌德所讲的自然,是指包围着人的外部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生活 。歌德反对自然主义,要求艺术高于自然,艺术家要凭伟大的人格去胜过自然。创造出“第二自然”。 席勒的文艺思想 美育书简 席勒的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美的概念表面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植根于人性。 美或活的形象

11、是感性与型式(理性),主观与客观在审美主体(人)的意识中的统一,或者说是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 黑格尔的理念-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基石是理念或绝对理念 。现象只不过是思想的显现。 黑格尔美学的两条基本原则-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美和艺术美-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形态,理念显现为直接的自然形式就是自然美,显现为直接的心灵形式就是艺术美。艺术的三种类型-即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八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

12、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主要特征,可以简约为个人主义、想象和情感,具体来说有四点:1主观性(让自己的情感奔放不羁地充分倾泻,一直作为一种强调和突出自我的方式)2 “回到中世纪”的口号的提出3继承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4浪漫主义不限于文艺方面,同样反映在哲学、政治、甚至宗教的泛神论倾向上。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理想;消极浪漫主义,在英国多代表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颓废情绪,而在法国和德国,尤其是后者,则是作为

13、封建残余力量的代言人。浪漫主义文论在各国的不同发展情况(德国) 思想源头:1、康德:A、美的超功利性(审美活动的独立性);B、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否定古典主义教条);C、人的崇高(浪漫主义歌颂人)2、 费希特:自我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谢林:从自然追溯精神,将自然还原为精神(浪漫派崇尚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英国 :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抒情歌谣集序言的要旨: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诗的本质-“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1)、诗起源或产生于情感;(2)、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为诗的题材是因为它最符合诗歌的本质,最适于表现人们的热情和情感;(3)、诗直接给人愉快并凭借热情深入人心使人恢复自然本性;(4)、诗人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具备比一般人更丰富的感情,诗人必须更了解人的本性,善于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即“从自己的心灵中唤起热情”的能力。(5)、与哲学、科学比较而言,诗的特点在表现情感,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