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示例.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6659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示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述示例 项目设计 文献综述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文献综述一、前言 80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 245亿,至2002年我国模具总产值约为360亿元,其中塑料模约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二、主题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 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

2、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mm0。05mm,表面粗糙度Ra0。2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

3、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

4、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

5、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市场对中高档模具的需求量很大,但要求国产模具必须在质量、交货期等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随着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其模具生产正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只要国产模具的质量能够有提高,交货期能够保证, 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有专家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浪潮,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将在十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 上海市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德普认为,未来我国的模具将呈现十大

6、发展趋势: 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这是由于模具成型的零件日渐大型化和高生产效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造成的。 二是模具的精度越来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微米,现在已达到23微米,不久1微米精度的模具将上市。这要求超精加工。 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对钢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逐渐提高。由于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制作的原材料,因此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在外国发展很快,许多塑料模具厂生产的塑料模具一半以上采用了热流道技术,有的厂家使用

7、率达到8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热流道模具在我国也已生产,有些企业使用率上升到20%30. 五是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随之发展.这类模具要求刚性好,耐高压,特别是精密模具的型腔应淬火,浇口密封性好,模温能准确控制,所以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很严。 六是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且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在”十五”期间必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现在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代,21世纪,这种生产方式占工业生产的比例将达到75%以上。由此,一

8、方面是制品使用周期缩短,另一方面花样变化频繁,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愈短愈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八是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发展,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九是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机械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对塑料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十是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也是产品结构调整所导致模具市场走势的变化. 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CAXA系统、华

9、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 HSC5。0系统及CAE软件等,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内已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3Gr2Mo、PMS、SM、SM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塑料模具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三、总结先进制造技术对注塑模具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反过来,注塑成型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对制造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应用于制造全过程,未来注塑模制造将是以

10、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导技术,以信息流畅作为首要备件的有极强应变能力与竞争力的技术。参考文献1 张维合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2 刘来英注塑成型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3 杨占尧实用模具计算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 肖爱民、戴峰泽、袁铁军Pro/E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5 高军、李熹平、高田玉、褚兴荣注塑成型工艺分析及模具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16 洪慎章 实用注塑模具结构图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7 池成忠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88 叶久新 王群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19 成芸。 模具数控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0 叶久新 王群. 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2006(5),3537注意:1.要求查阅文献资料10篇以上,并且是近几年出版的文章。2.把前面两个参考文献(PDF格式或者其它格式)打印,附在后面。3。注意行距和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