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610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虚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对 118 例急性虚证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免 疫球蛋白动态观察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虚证组的免疫球蛋白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组免疫球蛋白对比存在一定差别,其中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愈组与死亡组 3 种免疫球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球蛋白发生明显上升的组别经过治疗预后较好,明显下降的组别预后较差。治疗前免疫球蛋白越高的组别其疗效则越好,越低的组别其疗效也越差。疗效越好的组别其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数值越高,疗效越差的组别其免疫球蛋白数值也越低。免疫

2、球蛋白的变化与急性虚证的疗效有一定关系,对机体起 到保护及抵御外邪的作用。【关键词】 急性虚证;免疫球蛋白;分析;疗效 急性虚证是指临床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迅速虚衰的证候,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迅速虚衰的特征1。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在急性虚证病程发展中,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笔者对 118 例急性虚证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动态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118 例患者中,男 65 例,女 53 例,50 岁以下 21 例,5069 岁 30 例,7089 岁 63 例,90 以上 4 例,平均 67 岁。

3、治愈 18 例,好转 67 例,未愈 7 例,死亡 26 例。其中心衰 44 例,冠心病 16 例,上消化道出血 14 例,肺心病 7 例,多脏器衰竭 7 例,肺部感染 6 例,肿瘤 6 例,肝炎 4 例,呼衰 4 例,胃炎 4 例,贫血 3 例,糖尿病 3 例。 正常组:选健康体检者12 例,男 6 例,女 6 例,最小年龄 24 岁,最大年龄 62 岁,平均年龄 42 岁,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值作为参照组。 诊断及疗效标准 以 1994 年急性虚证中医研究小组制定的试行诊断标准1,将符合急性虚证诊断标准的 118 例内科急性虚证纳入观察病例,除外由慢性虚损所致的虚证外。按 1994 年中国中

4、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以上病例划分为治愈,好转,未愈,死亡组。方法 免疫比浊法。抽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法取得标本血清,采用亚培 AEROSET 2000 生化分析仪,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定试剂盒。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 检验”比较。 2 结 果 表 1 结果提示:急性虚证组的 IgA 及 IgM,IgG 值较正常组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结果提示:治愈组及好转组治疗后的 IgA,IgM,IgG 高于治疗前,而未愈组及死亡组治疗后的 IgA 及 IgM,IgG 低于治疗前。其中治愈组的 IgM,IgG 及好转组的 IgG

5、 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愈组的 IgA 及 IgM,IgG 值在 4 组中最高,死亡组值最低;治疗后的治愈组的免疫球蛋白在各组中最高;死亡组值最低。治疗后的治愈组与死亡组 IgG,IgA 及 IgM 值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体质的强弱和致病病邪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而抗邪,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相对的阴阳平衡,使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紊乱。当机体正气不足,则出现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机能虚弱衰退的表现,即出现虚证。而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人体抵抗内外环境有害因素

6、的重要物质,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毒素、阻止细菌病毒入侵,激活补体,调理作用。当机体处于急性虚证阶段,免疫球蛋白发挥了保护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在发病初期,邪气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各组对象的机能状态均处于应激时期,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正气奋起抗邪,此时免疫系统发挥了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应激性增强,免疫球蛋白数量随之发生急剧变化,明显差别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组的免疫球蛋白在各组中最高,其预后是最佳的;死亡组的免疫球蛋白最低,其预后也是最差的。提示治疗前免疫球蛋白越高的组别其疗效则越好,免疫球蛋白越低的组别其疗效也越差。 给予积极的治疗后,由于治愈及好转组的

7、患者正气尚存,经治后正气恢复,免疫球蛋白上升,故较治疗前高。未愈及死亡组则因机体正气虚衰,无力抗邪,人体失护,即使经过积极治疗,正气仍不能复,甚至更弱,故免疫球蛋白下降,较治疗前低,治愈组的 IgM,IgG 及好转组的 IgG 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免疫球蛋白的升降变化与疗效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发生明显上升的组别预后较好,明显下降的组别预后较差。 在治疗后期,治愈组的对象身体机能状态已基本恢复正常,处于正胜邪退,邪去正安的阶段,其免疫球蛋白数值在各组中居最高。而死亡组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均在患者病情危重阶段时抽查,处于正气虚衰,阴阳即将离决的阶段,其免疫球蛋白数值

8、在各组中居最低。两组对象的身体机能状态差异较大,两组的免疫球蛋白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期不同疗效的组别其免疫球蛋白之间差异较为显着。疗效越好的组别其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数值则越高,疗效越差的组别其免疫球蛋白数值也越低。 综上所述,初步推断,在急性虚证发作由初期到后期,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均发生一定变化,提示了免疫球蛋白在保护机体,抵御外邪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经过治疗后,疗效结果差异明显的患者其免疫球蛋白结果也差异明显,提示免疫球蛋白与疗效转归存在一定联系,其个中机理尚需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旭, 岑永庄, 罗泽坤. 内科急性虚证舌象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研究J. 1994, (3):2 2中国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524陈慰峰. 医学免疫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