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5870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市示范高中2013届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的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半透膜C细胞壁具全透性 D水分子可以自由出入细胞2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

2、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3如下图所示,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分布方式为()4苋菜无论怎么用清水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此现象说明()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5如图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h。请问h主要取决于()AA液和B液的溶质分子大小BA液和B液所在管的粗细CA液和B液的溶剂是否相同DA液和B液的浓度差大小6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全透性膜,则该

3、细胞()A缩小 B膨胀 C死亡 D生长7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Z的浓度最高B溶液Y的浓度最低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8下面关于质壁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必须有大液泡B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失水C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质壁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9如

4、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细胞膜外表面有些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为糖蛋白B和大都是运动的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无关D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10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 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11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

5、大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12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静态结构不能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A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变形虫的变形运动C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13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6、完美无缺D随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1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03 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05 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1 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1 molL1醋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组无变化

7、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15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重要用途。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B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途径C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人体的病变器官D通过生物膜工程技术可以诊断、治疗疾病,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0分)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

8、则达到平衡后MA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由_(填数字)组成。(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Mb(填大于、等于、小于)。(3)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原因是_。17(10分)下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是由_等元素组成的。(2)图中表示蛋白质的是_,它_、_或_于磷脂双分子层中。(3)该结构的结构特点是_,功能特性是_。(4)具有流动性的分子有_。18(8分)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

9、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细胞液浓度_;(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_中。(3)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19(12分)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

10、)材料用具:新鲜牛蛙皮肤4块、1%的亚甲基蓝生理盐水溶液、50%的酒精、生理盐水、小漏斗4只(编号A、B、C、D)、烧杯4只、橡皮筋等。(2)方法步骤:牛蛙皮肤分类处理:将两块新鲜牛蛙皮肤浸入50%的酒精中4h,另两块不做处理。将四块牛蛙皮肤用橡皮筋固定在小漏斗口上,并分别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烧杯中,同时向4只漏斗中分别注入1%亚甲基蓝生理盐水溶液,过一定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3)实验结果:A、C、D烧杯中溶液变蓝,B中溶液仍为无色。 (4)问题讨论:比较A、B、C、D四个装置中牛蛙皮肤细胞的通透性:_。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A烧杯:_。B烧杯:_。C烧杯:_。D烧杯:_。【参考答案】

11、一、1B(成熟的植物细胞,也就是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来吸收水分。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来分析,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是因为细胞的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半透膜。)2B(该实验中多组实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之间已进行了相互对照,且每组实验前、后又进行了对照,故有对照实验。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故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该实验不需加热,否则细胞会受热死亡,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及复原。若蔗糖溶液过大,细胞将失水死亡,滴加蒸馏水后将不能复原。)3B(磷脂分子以疏水尾部相对,亲水头部朝向两侧,构成了脂双层。故将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亲水头部

12、应插入水中,疏水尾部应在水面外。)4D(上述现象说明沸水使细胞死亡,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而清水中细胞有活性,具有选择透性。)5D(此图为渗透系统的组成,而其组成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两个条件的作用从而出现h。)6C(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全透性膜,就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能力,即不能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时进来,也不能保证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及时运出,最终必将导致细胞死亡。)7B(溶液X液面上升,说明溶液X的浓度大于溶液Z;溶液Y液面下降,说明溶液Y的浓度小于溶液Z,因此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为:溶液X溶液Z溶液Y。根据溶液X中只含有绿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的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的染料,说明溶液Z中的蓝色染料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但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Y;溶液X中的绿色染料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而溶液Y中的红色染料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8D (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而不是指细胞质。)9C(图中为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代表细胞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