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55825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外海街道中心小学 陈成就一、背景描述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围绕教育家执著进行的实验进行,这个实验在其他学校做过许多次都没有成功。教育家把实验规则告诉3个小朋友后,实验很快进行,事先也没有让3个小朋友商量逃生的策略。整个过程充满刺激危险性,实验结果出乎教育家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平时当问到学生遇到危险时,你会怎样做?学生一般都会想到首先做好自我保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抢救同伴。学生读着读着也敬佩小女孩在危难之际把逃生机会让给别人的高尚品质。朗读本课,学生的情绪气氛也随着实验的过程不断起伏,我觉得教学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演绎文本效果显著。情境教

2、学是顺应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情感的脉搏,创设相关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教育家做实验时所处的情境之中,感悟到小女孩的高尚品格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二、实例讲述(一)实验导入、入情入境4人一小组做逃生实验,小组长给组员分配角色。之后请一小组上台表演,小组长扮演教育家,组员中一人扮演小女孩,三个铅锤分别代表三个井下的人。当小组长高声喊道:“危险,快上来!”数完一、二、三,结果瓶中还余下一个人在井下。原因何在,规定时间已到,为什么还剩下一个人没及时逃生?先问扮演小女孩的学生:“你之前没有和同伴悄悄讲谁逃第一、谁第二?“小女孩:我刚说完:“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小组长已朗读完毕。听了小组长的朗读,

3、我觉得他读得过于快,急促欠缺停顿。(二)读中品味,体验实验场面的惊险氛围师:那么你会怎样朗读?小女孩:“危险,快上来!”这两个词读的声音要大兼适当延长。师:你来范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小女孩读:“危险,快上来!”因为是紧急通知人逃生,读得过快,别人不一定会听清。师:语气要读得紧张,让人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危险。谁来试读。生读:“危险,快上来!一二”师:听了你的朗读速度,你认为井口下的人能及时全逃生吗?该怎样读?生:“一二”一字后面有一个省略号,二字后面也有一个省略号,读时速度要缓停一下,声调要拉长。师:读时在时间、节奏上进行控制,谁来读?生读:“危险,快上来!一二”师:读的时候要渲染紧张、危险的气氛

4、。请多个学生朗诵。(三)感悟小女孩的高尚品质师:在危险的时刻,三个小朋友能做到有秩序地逃生,实验相当成功,令教育家感到困惑,他询问小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女孩是怎样回答的?生: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师:读得有点平淡,实验刚开始时,“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一瞬间闪现在小女孩的脑海中,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生:不假思索师:这句话该怎样读?生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师:语气处理比上次读得好了点,你是怎样读的?生:“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要读得坚定有力,突出小女孩当时这样做是毫不犹豫的。师:还有别的读法吗?你为什么这样读?生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要读得充满

5、感情,让人觉得小女孩在关键时期的做法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一种危难之际先想到别人的高尚品质。师范读,逐一请多个同学读读小女孩说的这句话“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读后谈感受。分组讨论:为什么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生1:因为大家没有争先恐后;生2:因为大家听从小女孩的指挥;生3:因为在危难之际,小女孩让别人先出去;生4:小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取得成功。三、实例分析(一)个性朗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读,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师范读指导。例如第一组上来做实验时,由于小组长未掌握读的节奏、要领,导致“三”字说完,井口下还有一人。实验失败了,对此老师引导学生读“危险,快

6、上来!一二”一次又一次的引导、指导,让学生读出危难逃生的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的朗读理解,开始是肤浅的,后经老师的点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和人文性有机地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中要充满感情,也正是由于情的感染,使语言所描绘的小女孩,具备受人敬佩的高尚形象。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诵读文本,积淀语感,凸显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品质。(二)开门见山,直奔重点我觉得语文

7、教学应从整体入手,抓住主线,教学时无关重要的话不要说,说多了既无效果又挤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采用直奔主题的教学方法,做实验导入、入情入境,切入教学点,能抓住文中的主线。这篇课文写得扣人心弦,由于一个小女孩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表现,使得实验获得成功。结果出乎教育家的意料,实验过程竟然顺顺利利。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在实例讲述过程中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学生分组做实验的体验。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学生就能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

8、“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体验语言文字中蕴藏的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四、实例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文本之间活生生的对话,是师生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在教学中老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合作学习、讨论效果。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跟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分组实验时,提供足够的时间,组长分配角色,三个铅锤代表三个学生,一人扮演小女孩,一人扮演教育家,形成合作的机制。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分组讨论:为什么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所讨论的问题是具有价值性的,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在引导学生把握实验全过程的同时带领学生朗读体会人物的语言,从中感受小女孩身上的高贵品质,受到危难之际,先想到别人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