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557653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作者姓名:王甜甜工作单位: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青山学校联系方式:330700312qq。com2015年5月奥尔夫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青山学校:王甜甜摘要: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传播与深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三大教学体系之一。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及特点”、“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现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等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的可行性

2、和实用性,为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著名的教育体系之一,已经传入我国三十余年。它的音乐教育在于通过学生对音乐审美感染的过程达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对学生实施整体,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从节奏、歌唱、视听等不同方面的改革和重视都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产生了依赖性。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及特点。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寓教于乐,让儿童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并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学习到艺术,感知到艺术的美感。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奥尔夫音

3、乐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节奏的练习和基本动作训练,通过具体的动作游戏和动作结合让儿童了解音乐节奏的本质内容。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用奥尔夫本人的思想表达就是诉诸于感性,回归到人的最初情感状态。这种教学理念是对人类本能的欲望加以控制和领导,让儿童顺应着自己的本能去感受音韵之美.儿童对音乐的感知是天生的,所以本能的唱歌跳舞是符合人的天性,所以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满足学生感知音乐的原始动力.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要表达和推广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结合儿童喜闻见乐的形式,如讲故事、说儿歌、做游戏、拍手、唱歌等形式,甚至可以将音乐教学与

4、舞蹈剧,小音乐剧等综合性艺术形式相结合。使孩子们在玩耍中触摸音乐,感受音乐,提高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奥尔夫音乐课突破了传统音乐课堂的生硬的“教唱”和“音乐知识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将儿童最容易接受的游戏等新颖的教学形式与音乐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感受音乐,参与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与现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60年代末由苏恩也神父带入台湾,开始推广。1979年我国著名学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廖乃雄教授远赴德国考察音乐,亲自访问了奥尔夫本人,并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引入国内。从此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19

5、89年6月2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多年来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在我国引进、实验、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借着奥尔夫音乐教育这个桥梁打开一个通道,使得我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可是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中国音乐教育并未受到很高重视。中小学音乐课堂一直以来依旧遵循着注重技能训练、忽略能力培养的说教、教唱的被动性音乐教学。新课改后情况稍微有所改观,遗憾的是落实到学校依然并未受到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推广也就变得越发的困难起来。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可行性研究,所要探索的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能不能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从

6、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音乐的本质影响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多地理解艺术之美,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1。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联系。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教学实践,激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关注过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内在契合性。我国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观念也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在这过程中将奥尔夫音乐教

7、育体系中“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也进行了分析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运用于我国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学中,已成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及其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结合了动作、语言、歌唱、欣赏、演奏、创作和表演等内容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体系。其教学要求就是要使学生们会唱、会奏、会跟着音乐跳舞、表演、还要会读谱、记谱.而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在逻辑上是相似的。所以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8、:(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创造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中小学早期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实施方案就是以角色扮演或者情景引入等方法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接触所学的知识。是寓教于乐的代表做法之一。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的是知识的正确性与知识的传授。并没有真正做到与学生的沟通.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所学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奥尔夫教学法则会多利用情景教学,利用学生的动作表现出节奏的美感,让学生自己理解音乐带来的艺术之感。(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创音乐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奥尔夫教学法把音乐教育提升到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的高度之上。将音乐与生活的

9、内在联系呈现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离开了生活的音乐,更没有完全没有音乐的生活。所以奥尔夫教学法将音乐寓于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对儿童的实际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奥尔夫乐器的演奏,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奥尔夫乐器教具,在生活中就可以拿我们身边的任意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来代替,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明创造乐器,这也就大大提升了奥尔夫乐器教学在中小学课堂的实用性,加深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茨曾经提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所以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

10、生的音乐节奏感对提高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学生音乐节奏感训练中,还应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开展教学。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才能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由于中小学学生音乐基础不同,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多利用奥尔夫乐器演奏来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音乐学习兴趣,训练相互间的合作能力,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游戏为纽带将各种艺术表演形式连接起来. 游戏是少年儿童最喜闻见乐的一种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以游戏为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艺术形式联接之后形成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教学手段。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艺术形式的

11、相互渗透、层层递进,从而为学生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概念,让他们学到艺术结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璀璨的音乐艺术文化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还能从游戏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例如为不同的节奏填入不同的音,就能创作出不同的歌曲。选择不同的音还会构成不同的调。这些音乐基本框架概念的建立,会大大加快学生以后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通过游戏形式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使得中小学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四、结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入我国的三十年来的应用与发展对中小学的各种教育都起到了借鉴作用。但是真正地将奥尔夫音乐运用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次极

12、具挑战而又令人愉快的尝试,它需要漫长的宣传、磨合、适应、渗透、接受过程。但基于理论上奥尔夫教学法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众多契合以及奥尔夫教学方法的先进性,都给我们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中小学课堂中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希望和鼓励。参考文献文章类 1席书君;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2吴晓玲;新课改: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契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3陈思颖;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看中国音乐教育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朱玉江;论当代音乐教育的重心转移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5冯周卓;卢德之;实践关系视野中的“他者”J;求索;2007年08期 6冯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J;人民音乐;2003年08期 7谭燕;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年02期 8王欣;反思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困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