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5735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培训教育网()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地理习题演练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考生知识结构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不同,于是总会遇见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职业培训教育网对常识判断部分中的地理常识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1.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

2、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3.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

3、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6.时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7.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

4、西十二区要早一天。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9.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10.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国东北

5、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1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1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1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4.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15.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16.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17.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18.南北纬线-以赤道线为界,分南北半球。赤道线北面为北纬,赤道线南边为南纬。南北回归线为纬度线,南回归线是南纬23度26分线,北

6、回归线是北纬23度26分线。南北回归线为太阳能直射到的最远距离。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广州、云南。纬度线穿越我国最长的是北纬40度的线我国最南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最北边的漠河位于北纬53度左右。东西经线以东经160度、西经20度为界,分东西半球。东经0度跟西经0度重合,0经度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0经度线往东边就是东经,往西边就是西经。东经180度跟西经180度重合,这条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俄罗斯的东西泊利亚海、太平洋。东经120度经过我国北京。我国最西位于东经75度左右,最东边位于135度左右。19.时区-以经度线分为24个时区,一个时区15度。我国跨5个时区,

7、北京位于东八区。20.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的面积。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州四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五大洲里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四大洋里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欧洲的全称为欧罗巴洲、非洲的全称为阿非利加洲、美洲的全称为亚美利加洲。21.岛屿、群岛、半岛-岛屿、群岛: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属于丹麦。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

8、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世界最小的岛屿是位于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宝岛台湾岛。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遥中的陆地。它的构成形式一般是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中国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因多雷暴而得名)。22.海洋、海、洋、海峡、江、河、湖、大陆架、海岸线、三角洲、海拔、运河、瀑布、海沟-海洋、海、洋: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也是海和洋的统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

9、属部分称为海。 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世界最大的海是珊瑚海(位于澳大利亚东边,也是最深的海)世界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位于土耳其附近)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是南海(也是我国最深的海)中国面积最小的海是渤海(还有的海是东海、黄海)海峡:两块陆地之间狭长的海域,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世界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的莫桑比克)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是德雷克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国最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23.江-较大的河。世界最长的江为尼罗河,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24.河-通指一般的水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排在后面的分

10、别是亚马逊河、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25.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世界最大的湖是里海。世界最小的湖是本溪湖(位于辽宁)。中国大的湖是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中国湖泊:青海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26.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的浅水平台。简单来说,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1.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

11、相同 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2.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苔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3.赤道地区全年的降雨主要是(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4.北极地区的东风带分布特点是( )。A.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B.位于极地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之间C.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一致5.北半球的信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A.东北向 B.东南向 C.西南向 D.正南向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12、(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受季风控制8.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9.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C.热带荒漠、温带

13、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0.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沙漠带C.温带草原带 D.温带森林带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2.【答案】B。解析: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与冰原气候同为极地气候,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C,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3.【答案】B。解析:赤道地区气温高,

14、对流运动强烈,常年盛行对流雨。4.【答案】C。解析: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且向右偏转为东北风。5.【答案】C。解析:在北半球,风从东北刮向西南,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风从东南向西北刮,称“东南信风”。6.【答案】D。解析: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气温低于0度,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7.【答案】C。解析: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8.【答案】D。解析:随着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减少,陆地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分异也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比较明显。9.【答案】A。解析:斑马分布于热带草原,猕猴分布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驯鹿分布于寒带苔原。10.【答案】C。解析: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很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