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55630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论文批改的一个案例DOC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封面市地:XXXX 2013 年 2月 23日专 业汉语言文学姓 名XXXX联系电话XXXXX准考证号XXXXXXXXXXXXX通讯地址XXXXXXX邮 编276800论文题目浅析林黛玉的艺术形象论文页数16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估签 名评 审 意 见签 名答辩评估签 名毕业考核成绩主考院校签章年 月 日浅析林黛玉的艺术形象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是一极标题,应单独一行,居中。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有艳冠裙钗的美貌、聪明、才华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悲形象。作者不仅有对其步行命运的同情,更多的是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在自我毁灭中激发读

2、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强烈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正是由于她的悲、她的消逝撼动天下每位读者,甚至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不通,粗糙。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美若神仙似的,但要知林黛玉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自尊性很强,其实是以自尊掩饰自卑;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她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似的求爱的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叛逆是想的光芒。新时期红学正在呈现出百花争艳之势,然而对林黛玉而言

3、,似乎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厄运,尤其是在年青人中,黛不如钗的论调又相当流行,甚至径直以“讨嫌”来目黛玉了。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不然就始终摆脱不了那个周而复始的被理解又被误解的怪圈。 关键词:可悲;前卫性时代悲剧,病态美 自尊 自卑 小心眼 坦诚 真爱关键词一般三到五个,而且应尽量从论文标题中析出。 英文摘要Abstract:Cao Xueqi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urn Lin Daiyu into a brilliant crown womens beauty, wisdom, talent and p

4、artial is the fate of the tragic image. The author not only to the walking fortunes, more is to display the avant-garde feminist ideal and feudal ethics conflict, let the weak readers deep down in the self - destruction of the soul, a strong call female awakening. Lin Daiyu s tragedy is a tragedy of

5、 the times. It is because of her sorrow, her away to shake the world every reader, even with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Is to have misunderstood in understanding and in. To evaluate Lin Daiyu, I think we must put Lin Daiyu in her times screen up developing. Lin Daiyu Jia Baoyu in the e

6、y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f fairies, beautiful but to know what Lin Daiyu is as delicate beauty that morbid beauty; her self-esteem is very strong, in fact, is to conceal inferiority self-esteem; she is often shown as narrow-minded, but be careful eye behind frank; she cant accept Jia Baoyu find amu

7、sement when the occasion arises 此英文摘要是用网上翻译软件译出,十分粗糙。like courtship, because she is the pursuit of true love; the death of Lin Daiyu is not only a social tragedy, is also the tragedy of character; her character has his faults, but can not cover up her rebellious to light. During the new period of Re

8、dology is showing a hundred flowers contend in beauty trend, however on Lin, seemed to be facing a new doom, especially among young people, Dai as hairpin argument quite popular, and even went straight to and to her. To evaluate Lin Daiyu, I think we must put Lin Daiyu in her times screen up develop

9、ing. Otherwise it will always get rid of that go round and begin again understood and misunderstood circle.关键词: sad; avant-garde times tragedy, morbid beauty self-esteem inferiority narrow-minded honest love 目录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6林黛玉浓郁的才女气质7林黛玉的性格特征9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11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13结论16参考文献16林黛玉是红楼梦最中心的

10、女性人物形象。她生活在封建末世,她有艳冠裙钗的美貌、聪明、才华而有多难命运的可悲少女形象。段首前空两格。1. 捧心西子病态美标题应居中或前空两格 在开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的笔墨,但是偏偏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美丽的动人的形象。脂砚斋在批语中赞黛玉的美貌“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1)应用加圈文字,或方括号上标。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的化身,她具有天然的灵性。在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逐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仙草化身”的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灵动的非

11、凡之美。自然就是美,毫无装饰的一草一木也是,更何况是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一珠“绛珠仙草”。此时作者虽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珠仙草修成的女子心仪、心动吧。到此作者已成功把黛玉塑造成独具灵性的美丽形象。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且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巧借凤姐的嘴以及贾宝玉的眼来表现林黛玉超凡脱俗的绝伦之美。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林黛玉的相貌到底有多美,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从而让黛玉绝美的形象进驻读者的心里。我们再看宝玉,在他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

12、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笔到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用宝玉的话来说是“神仙似的妹妹”,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的病态美。 黛玉的美与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整体。没有病就没有黛玉,更没有她的美。哭是她的天性,蹙是她的嗜好,这都是病态,是美的组成部分。她很少笑,在那时代悲剧的音乐里,笑是悲剧的变调,是哭的另一种形式罢了。作家大匠运斤,斧凿无痕,塑造了这样一个中外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病态美的独特艺术典型。作品在交代林黛玉

13、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大面积下载。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病态美像是一个捧心的西子一般。2. 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虽也是侯门后裔,但已降落到做一个扬州的盐政官。所谓“书香门第”,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中等人家,是不能和王、贾、史、薛那种大门阀相比的。由于人丁衰落,父母相继亡故,是这幼小的黛玉姑娘非去长期依靠外祖母家不可。作者一开始就指出

14、林如海膝下无儿,对这聪明绝顶的小女孩特别钟爱,请了老师当儿子一样教书;却又因她体弱,不能严格课读。这是说黛玉自幼孤独、任性,而没有接受一般标准的规范教养。 一个不适宜寄人篱下又不惯于处人多场合的黛玉,初到贾府之后,贾母对她特别爱怜,贾宝玉对她非常体贴,更使这小姑娘不懂得顺应环境。她内心抱着无父母姊妹兄弟身世孤零的悲戚,而生活上却是既不缺乏衣食供养,又不受到别人的制压。她原具有高人一等的才华,却又无人教以人情世故。她不知道当时的家庭所需要的是“无才便是德”的贤良女性,而说笑话、赏风月、做诗词等等玩意儿,还过是一般贵族小姐无聊消遣和多余的点缀,不消说更绝对不允许一个姑娘去自由恋爱了。黛玉在贾府成为一个锋芒毕露争强取胜的出众者,同时在精神上也抵触了封建社会所给予妇女的规范,结果就以自己脆弱的生命去尝试那时代的冷酷的摧残(2)。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悲、可敬。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被林黛玉的形象所打动,她伤心时,我们和她一起落泪,她高兴时,我们和她一起欢笑。林黛玉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她的形象之所以让我们终生难忘,是因为她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毁灭,黛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