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总结.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5553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生产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玉米生产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玉米生产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生产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生产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总结(一)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结果十亩高产攻关田种植品种为浚单20、枣玉8,平均亩穗数5408穗,穗粒数345粒,千粒重360克,平均理论亩产671.6.公斤。实际35亩地,收获玉米40770斤,平均单产1164斤每亩。百亩高产示范田种植品种为郑单958,平均亩穗数5142.9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310克,平均理论亩产519.7公斤。实际调查农户反映玉米单产在9501100斤。(二)采取的主要措施1、主推品种 今年我乡主推的郑单958、浚单20、枣玉8等优质玉米品种的供种面积达到2.86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区选择国家审定的紧凑型、抗性好、产量高的郑单958、枣玉8号玉米品

2、种为主,高产攻关田选用浚单20、枣玉8。 2、主推技术在重点技术上,我们主要推广应用了以下5项:(1)“一增四改”技术 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该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据统计,今年我乡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5100株,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2)配方施肥技术 土壤中的三大元素(N、P、K)及微量元素肥的含量各异。因此,我们推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进行土壤基础养分化验的基础上,掌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状况,然后,根据玉米不同产量水平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数量,提出最佳肥料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能使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

3、和发挥,提高了玉米产量和品质。今年我们重点推广的配方肥N-P-K比例:30-5-5或28-6-6.(3)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 根据玉米田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玉米田病虫草害及时组织机人员进行统治,(4)适时晚收技术 根据研究实验证明,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增10公斤以上,如果适当晚收10天,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以上。因此,根据专家建议,当玉米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变硬、乳线基本消失,籽粒基部黑层出现时及时收获。今年,我们对玉米适期晚收技术进行了宣传推广。 三、配套技术(1)提高播种质量 一是统一供种 今年夏种,我们在高产示范区实行了统一供种,保证了品种的供应和质量,使我市玉米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

4、布局更加合理。二是统一包衣 对所供种子全部进行了种衣剂包衣,有效地防治了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为玉米苗全、苗匀、苗壮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统一机播 今年夏种,我乡示范区全部实行了麦收后机械直播,既保证了播种质量,又加快了播种进度。四是适量播种 为创建合理的种植密度,我们指导农户结合自己的地力和品种特性,播量掌握在2.5-3公斤/亩,做到了适量播种。 五是足墒播种 今年夏种期间,由于干旱,我们积极实行造墒播种或雨后播种,严禁欠墒播种,保证了玉米足墒播种,有利于玉米苗全、苗匀、苗壮。 六是配方施肥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我们大力推广复合肥、玉米专用肥,肥料配比趋于合理。(2)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出苗-拔

5、节期的田间管理 此阶段的田间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间苗、定苗:出苗3-5片叶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缺苗处留双株,保证田间密度。施用苗肥:定苗后,根据地力基础和产量水平,一般每亩使用配方肥15公斤,施肥时沿幼苗一侧用播肥机深施(1520cm)以促根壮苗。二是拔节-抽穗期的田间管理 此阶段的田间管理目标是:确保玉米杆粗、穗大、粒多。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配方肥40公斤。防治虫害:玉米拔节后是玉米螟产卵为害时期,要灌心药防虫,方法:在小喇叭口期(叶龄指数45%-50%,第9-10片叶展开),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0.25kg,掺细沙7.5kg,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2g。四、存在的问题:1、 由于玉米播种时,天气干旱,较往年晚播10天左右(今年播期大多数在6月20日6月26日)造成光照不足,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2、 由于统一采用机播,播量较大,部分农户不愿意间苗,造成密度较大,使田间光照不足,影响玉米产量。3、 施肥不合理。基本不施有机肥,大多数在大喇叭一次施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