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5518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教书而不育人。而应该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 一、为人师表,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

2、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二、找准时机,不放过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的机会。看过一节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来做:39=27,49=36

3、,59=45,69=54,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她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三、联系实际,充分挖掘教材,适时进行德育渗透。1、通过古代和现代杰出的的数学家及其成就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

4、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小数和使用小数的国家,比其他各国要早一千多年;教学“数的整除”时,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过程中我国涌现了华罗庚、陈景润等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这些古今数学成就的实例,增强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并升华为爱国之情。 2、通过有效数据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补充习题:每人

5、节约1粒米,全国13亿人口可以节约13亿粒米,重量是3217000克,合多少千克?学生算出合3217千克的结果,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215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每1粒米,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再如通过练习对学生进行一些爱国教育、环保教育。如,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从而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从而产生自豪感。3、联系生活,在实例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在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更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用事实说

6、话最有说服力。如果我们在德育教育中能联系到学生身边的人或事,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在教学解决问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两个工人一个星期工作多少小时?在做完这道题目后,我让学生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再算算他们一个星期一共要工作多少时间,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要在回家后多帮父母做点事,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让学生问问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现在离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多少小时?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深沃土壤。我们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

7、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德育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通过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教育、启迪学生,并使学生自觉用科学的方法思考生活、享受生活、创新生活,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最终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4、利用插图进行德育渗透。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教“时、分、秒”时,可进行惜时守时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

8、“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感受德育无处不在。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如,教师节时让每个学生课后做一张贺卡送个你最喜欢的老师,向他们送上一份祝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进行了尊师爱师的思想教育;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德育无处不在。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播种希望,播种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