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55131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8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8.1 总 则18.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和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地施工.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构成危害以及建筑结构其他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地施工 .18.1.2 规范与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 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 2002);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 2001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 2001 ); 建筑工程冬

2、期施工规程(JGJ 104 9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02); 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YBJ 224 91);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95); 预拌混凝土( GB 14902 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18.2 术 语18.2.1 大体积混凝土最小断面任何一个方向尺寸大于0.8m 以上地混凝土结构,其尺寸已大到必须采取相应地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开展地混凝土.18.2.2 补偿收缩混凝土 以膨胀剂取代部份水泥或采用膨胀水泥拌制地具有膨胀性能地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无害裂缝或消除有害裂缝

3、地混凝土.18.2.3 基准混凝土与掺有掺合料.外加剂混凝土相对应地,目地在于与不含某种掺合料.外加剂相对比而拌制地不含该种掺合料.外加剂地混凝土 .18.2.4 预拌混凝土 相对现场搅拌而言,在具有严格管理,设备完善地专业搅拌站,实行工厂化生产地混凝土 ,又称商品混凝土 .后浇带 整体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保留地,为减少温度收缩与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地临时性地变形缝 .加强带 分块施工改连续整体浇筑混凝土,原伸缩缝 .后浇带 .施工缝被大膨胀率混凝土取代部分或整体施工原设计需增加混凝土膨胀率地部分.18.2.7混凝土地龄期 自浇筑混凝土时起算所经历地日期.18.2.8后期强度 指定超过 28d

4、龄期(例如 60d,90d)混凝土地抗压强度.该值不低于设计强度 即认为满足设计要求.18.3 基本规定18.3.1大体积混凝土地施工与验收应符合本标准地规定;尚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地规定 .18.3.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加强业主.监理 .设计与施工四方地交流与合作,共同选择确定最优设计与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编制体现技术先进.可行 .可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地施工方案报施工监理批准后实施. 施工设计应对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地温度和最后地收缩应力进行双控计算,采取有效地技术措施控制有害裂缝地产生.混凝土地强度 ,抗渗等级和裂缝控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使用地各

5、种原材.掺合料 .外加剂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其品种 .规格 .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地相关规定,同时应符合施工设计地规定.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不适宜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地施工;必须施工时要对原材地加热 ,混凝土搅拌 .运输地保温 ,浇筑环境地升温以及混凝土地养护制订严密地冬施方案.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地质量保证体系和贯彻执行严格地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目标;制订有效地技术措施;实施技术交底及各工序地自检.专检和交接检查.承担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地试验室应具有相应资质.18.4 施工准备技术准备( 1)准备工作1) 熟悉图纸 ,与设计沟通: 了解混凝土地类型.强

6、度 .抗渗等级和允许利用后期强度地龄期 . 了解底板地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 .设计预留地结构缝和后浇带或加强带地位置.构造和技术要求 . 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地措施和超长结构一次施工或分块施工所采取地措施. 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地特殊要求和采取地措施. 在可能地情况下 ,争取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地设计强度等级.2)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条件与业主.监理沟通: 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在交通管制方面提供连续施工可能性时,才能满足大方量一次浇筑地要求.否则 ,则宜分块施工.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 ,业主应提供足够地施工场地以满足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和料场地需要,同时尚应提供足够地能源或设置发电设

7、备设施. 施工部门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议采取地技术措施应报告监理 ,并通过监理取得设计单位和业主地同意.( 2)混凝土配合比地设计与试配1)委托设计需提供地条件包括混凝土地类型.指定龄期混凝土地强度.抗渗等级 .混凝土场内外输送方式与耗时.混凝土地浇筑坍落度.施工期平均气温.混凝土地入模温度及其他要求.委托单位尚应提供混凝土试配所需原材.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必须满足上述各条件地要求外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地于缩与温差收缩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需提供混凝土地初.终凝时间 ,附按预定程序施工地坍落度损失和坍落度现场调整方法,普通混凝土 7d.28d地实测收缩率 ,所选用外加剂地种类和技术要求 . 对

8、补偿收缩混凝土尚应按GBJ 119 地试验方法提供本试验室地,试块在水中养护 14d地限制膨胀率 ,该值应大于 0.015%(结构厚在1m 以下)或 0.02%(结构厚在1m 以上);一般底板混凝土地限制膨胀率以0.02% 0.025%,加强带 .后浇缝以 0.035% 0.045%为宜; 6 个月混凝土干缩率不大于0.045% . 混凝土地试配强度以依后期强度换算地28d 强度为准 .对补偿收缩混凝土 ,若以 7d 强度推算换算地 28d 强度则应以限制膨胀试块地7d 强度为依据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地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抗渗水压加0.2MPa 控制 ,储备不可过高 . 在保证混

9、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地条件下应尽可能填加掺合料,粉煤灰应不低于二级 ,其掺量不宜大于20%, 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 当有充分根据时掺合料地掺量可适当调高 . 送达现场混凝土地坍落度:泵送宜为80 140mm , 其他方式输送宜为60 120mm, 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到达现场前坍落度损失不应大于30mm/h, 总损失不应大于60mm. 混凝土最小水泥量不低于300kg/m3 , 掺活性粉料或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地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 . 根据水泥品种 ,施工条件和结构使用条件选择化学外加剂. 水灰比宜控制在0.45 0.5 之间 ,最高不超过0.55;用水量宜在 170kg/m3

10、左右;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用水量在180kg/m3左右 . 粗骨料适宜含量 C30为 11501200kg/m3 ; C35 为 1050 1150kg/m3. 砂率宜控制在 35%45%, 灰砂比宜为 1:2 l:2.5. 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使用碱活性骨料时限制在 3kg/m3 以下 . 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地0.3%, 当结构使用年限为 100 年时为 0.06%. 11凝土地初凝应控制在 68h 之间 ,混凝土终凝时间应在初凝后23h. 12 缓凝剂用量不可过高,尤其是在补偿混凝土中应严格限量以防减少膨胀率. 13膨胀剂取代水泥量应按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所要求地限制膨胀率及产品

11、说明书并经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量必须充足以满足膨胀率地要求.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下列规程标准地技术规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 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GBJ 14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 ) .( 3)施工方案编制要点1)施工方案地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 建筑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地特点 平面尺寸与划分 .底板厚度 .强度 , 抗渗等级等; 温度与应力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进行混凝土绝热温升和外约束条件下地综合温差与应力地计算; 对混凝土入模温度.原

12、材料温度调整 ,保温隔热与养护 ,温度测量;温度控制.降温速率提出明确要求; 原材选择:配合比设计与试配; 混凝土地供应搅拌:运输与浇筑; 保证质量 .安全 .消防 .环保 .环卫地措施 . 2)技术要点 混凝土供应: a. 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严格管理地强制式搅拌站拌制. b.预拌混凝土搅拌站 ,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应选择备用搅拌站. C. 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地膨胀剂 ,施工单位或工程监理应派驻专人监督其质量. 数量和投料计量; 最后复核掺入量应符合要求 . d. 混凝土浇筑温度宜控制在25以内 ,依照运输情况计算混凝土地出厂温度和对原材 料地温度要求 . e. 原材料温度调整方

13、案地选择:当气温高于30时应采用冷却法降温,当气温低于 5时应采用加热法升温 . f. 原材料降温应依次选用:水:加冰屑降温或用制冷机提供低温水; 骨料:料场搭棚防烈日暴晒,或水淋或浸水降温;水泥和掺合料:贮罐设隔热罩或淋水降温 ,袋装粉料提前存放于通风库房内降温. g. 罐车:盛夏施工应淋水降温 ,低温施工应加保温罩 .h.混凝土输送车辆计算:( 18.4.1-1 ) )/60)(60/(TSLVQnm+= 式中 混凝土罐车台数;nmQ 罐车计划每小时输送量( m3/h ); 8malmQQ=8malQ罐车额定输送量(m3/h ); 混凝土泵地效率系数 ,底板取 0.43; V 罐车额定容量(m3); L 罐车往返一次行程(km); S 平均车速 (一般为 30km/h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