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5113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沉降加固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线沉降加固方案.txt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 本文由zhoumaomao198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目 录 一、管线概况 1 1.1 基坑管线分布情况 1 1.2 基坑管线悬吊方式 1 二、近期 Z1 线跨越基坑范围内管线的监测情况 2 三、管线沉降原因分析 3 四、针对管线沉降的措施 4 4.1 减小管线部位的地面荷载 4 4.2 对管线下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6 五、注浆施工方案 9 5.1 施工部署

2、 9 5.2 施工工艺流程 12 5.3 施工步骤 12 5.4 注浆结束标准 14 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 6.1 质量保证措施 14 6.2 安全保证措施 15 6.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 七、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17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 管线沉降加固方案 沉降 一、管线概况 1.1 基坑管线分布情况 目前,Z1 线、B1 线基坑内共有五条管线穿越基坑,包括800 中水管道、600 给水管道、200 低压燃气管道、500 中压燃气 管线以及 24 孔的通信管线。具体如下图 1、2 所示。 图1 Z1 线管线分布图 图2 B1 线管线分布图 1.2 基坑管线悬吊方式 Z1 线

3、、 线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全部通过地连墙预埋套管 B1 (管 线与套管之间采用沥青麻丝、沥青胶泥填充,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封 口) ,穿过地连墙,采用贝雷梁悬吊的方式跨越基坑。如下图 3 所示。 第 1 页,共 19 页 贝雷梁 16钢筋 管线 10#槽钢 剖面图 管线 压顶梁 地连墙 压顶梁 16钢筋 平面图 10#槽钢 图3 基坑内管线悬吊示意图 基坑内管线悬吊示意图 管线悬吊示意 线跨越基坑范围内管线的监测情况 二、近期 Z1 线跨越基坑范围内管线的监测情况 根据已经开挖的 Z1 线基坑近期管线监测数据, 线管线基坑内 Z1 悬吊部分位移呈向上隆起趋势, 地连墙外侧部分呈向下沉降趋势。 Z1

4、 线管线监测点布置如下图 3 所示。 图3 Z1 线管线监测点布置图 线管线监测点布置 监测点布置图 第 2 页,共 19 页 根据监测点的布置,分别选取管线位于坑内的两点(6#、6-1#) 以及管线两侧各三点(1#、3#、5#、7#、9#、11#)的监测数据进行 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 4 所示。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3# 5# 6# 6-1# 7# 9# 11# 中水 给水 燃气 通信 坑外 地连墙 坑内 地连墙 坑外 图4 Z1 线管线 9 月 22 日监测结果(表中数据单位:mm) 日监测结果(表中数据单位: ) 三、管线沉降原因分析 管线沉降原因分

5、析 Z1 线管线变形呈现明显的基坑外沉降、基坑内隆起的特征,结 合相邻部位的地连墙竖向位移监测及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基坑外地面 沉降点选择与管线最为接近的 CD8-15 点进行统计,地连墙选择与 管线较近的 CQ6、CQ7 进行统计) ,以及现场的施工工况,导致管线 以上变形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1、由于基坑开挖及降水施工,导致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引起管 线沉降。 2、基坑周边由于挖土以及钢筋堆放需要,经常有大型挖土机械 或吊车行走,荷载较大,导致地面沉降,引起管线沉降。 3、地连墙墙顶上抬,而悬吊用贝雷梁刚度极大,这样导致贝雷 梁整体随地连墙顶的向上位移而向上运动,导致坑内管线抬升。 最终,由于

6、坑内的管线抬升趋势及坑外的沉降趋势,形成了目前 管线的“挑扁担”式变形。 第 3 页,共 19 页 表1 Z1 线管线周边地表沉降及地连墙顶竖向位移 9 月 22 日监测结果 线管线周边地表沉降及地连墙顶竖向位移 项目 点位 CD8-1 CD8-2 累计变化值(mm) -6.73 -4.49 -4.11 -3.98 -2.29 5.09 5.15 地表沉降监测 CD8-3 CD8-4 CD8-5 地连墙顶位移 CQ6 CQ7 四、针对管线沉降的措施 针对管线沉降的措施 4.1 减小管线部位的地面荷载 Z1 线基坑北侧钢筋堆放区目前占用基坑边管线上方场地,由于 存储量较大,对地面的荷载较大。为避

7、免继续加荷造成地面沉降,将 其向北平移至围挡以外(中铁十八局围挡内) ,平移距离约 10 米,如 下图 5 所示。 第 4 页,共 19 页 10 米 图5 Z1 线钢筋堆放区平移示意图 B1 线基坑北侧钢筋堆放区同样占用基坑边管线上方场地,为避 免继续加荷造成地面沉降,将其向南平移至管线区域以外,平移距离 约 14 米,如下图 6 所示。 14 米 图6 B1 线钢筋堆放区平移示意图 第 5 页,共 19 页 4.2 对管线下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为避免沉降进一步变大,危害管线,根据目前情况,拟对 Z1 线 基坑管线部位南、 北侧地表沉降范围内土层及 B1 线基坑管线部位南、 北侧采用袖阀管注

8、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的方法进行加固。通过对土 层进行填充注浆和压密注浆,填充封闭土层中的裂隙、固结土层中水 份,从而改善土层的环境,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增强土层的稳定性, 以达到控制地面下沉的目的。注浆孔穿插在管线之间间隙,梅花形布 置,孔位沿管线方向间距 3 米,引孔深度 10 米,加固深度 5.8 米, 共 110 个孔。具体参数见下表 2: 表2 Z1 线管线沉降加固参数详表 线管线沉降加固参数详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参数名称 垂直加固范围 注浆孔间距 注浆孔排距 注浆孔数 注浆压力 注浆速度 注浆方式 注浆孔直径 袖阀管外径 注浆材料 参数值 管线底以下 1 米至地面

9、以下 10 米 2 米3 米 布置在相邻管线中间 110 孔 0.30.5MP 1030L/min 以袖阀管后退式注浆为主,可以 进行反复注浆 备注 引孔 10 米 梅花形布 置,最外侧 孔位距离管 线 100cm 110mm 52mm 水泥-水玻璃双液 42.5#,水灰 比 1:1 具体加固位置如下页图 7、8、9、10、11 所示: 第 6 页,共 19 页 图7 Z1 线管线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线管线北侧 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图8 Z1 线管线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线管线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第 7 页,共 19 页 图9 B1 线管线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线管线北 图 10 B1 线管线南侧

10、加固平面示意图 线管线南侧加固平面示意图 第 8 页,共 19 页 图 11 管线加固剖面示意图 管线加固剖面示意图 五、注浆施工方案 5.1 施工部署 1、场地及水、电供应 拟进行管线加固的区域均原为钢筋堆放平台,采用了 C15 混凝 土进行了场地硬化; 同时, 现场水、 电也均已接入, 具备了施工条件。 2、机械设备 现场拟采用 XY-150 型地质钻机 2 台、ZJB180 型双液注浆机 2 台和 0.6 方搅浆罐 2 台,进行袖阀管注浆的引孔和注浆施工。 第 9 页,共 19 页 图 12 XY-150 型地质钻机 图 13 ZJB180 型双液注浆机 双液注浆机 3、人员安排 目前现

11、场正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均已到位, 项目部人员共计 53 人。 袖阀管注浆施工共投入人员 22 人,主要人员分工及数量如下表 3 所示。 表3 工 种 袖阀管注浆施工人员安排 数 量(人) 地质钻机操作人员 注浆设备操作人员 浆液制备人员 班组长 8 8 4 2 4、主要材料 注浆采用水泥为 42.5 级水泥,水泥进场后进行复试,复试合格 后再进行注浆施工。水泥进场后覆盖一层毡布进行遮盖,下部用砖块 和模板加垫,防止受潮。 水玻璃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 50 波美度水玻璃,现场加水勾兑成 第 10 页,共 19 页 35 波美度,单位体积 50 波美度水玻璃兑水比为 0.7:1。勾

12、兑时,根据 现场水玻璃容器箱内水玻璃体积计算用水量,通过已知容量的桶、罐 等量取水量后进行勾兑。严禁直接用出水管防水勾兑。 5、注浆顺序 注浆施工时,按照“分区分段、内外结合、左右对称、间隔跳孔” 的原则进行,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注浆孔施工顺序如下: Z1 线北侧: (1#、14#) (3#、16#) (5#、18#) (7#、21#) (9#、 23#) (11#、25#) (13#、27#) (2#、15#) (4#、17#) (6#、19#) (8#、 22#) (10#、24#) (12#、26#) (20#) Z1 线南侧: (29#、 41#) (31#、 43#) (33#、 4

13、5#) (35#、 48#) (37#、 50#) (39#、52#) (30#、42#) (32#、44#) (34#、46#) (36#、49#) (38#、51#) (40#、53#) (47#、54#) (28#) B1 线北侧: (55#、67#) (57#、69#) (59#、71#) (61#、75#) (63#、77#) (65#、81#) (67#、83#) (56#、68#) (58#、70#) (60#、 73#) (62#、76#) (64#、78#) (66#、82#) (72#、80#) (79#、84#) B1 线南侧: (86#、99#) (88#、101#)

14、(90#、103#) (92#、105#) (94#、107#) (96#、109#) (87#、100#) (89#、102#)(91#、104#) (93#、106#) (95#、108#) (97#、110#) (85#、98#) 6、施工工期计划 管线加固袖阀管注浆计划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开始施工, 2010 至 年 10 月 10 日完成。 第 11 页,共 19 页 5.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袖阀管注浆施工,施工工艺为:引孔袖阀管安放浆液制备 开始注浆注浆结束移至下一袖阀管。施工流程如下图 14 所示。 图 14 管线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施工流程 5.3 施工步骤 1、机具就位 缓慢移动钻机具至施工部位,调整好机具的各项性能到最佳,机 具由熟练操作人员操作,进行引孔施工。安装钻机时严格检查钻机的 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每 20 分钟检查一次主动钻 杆的垂直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