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551027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1010污水收集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和资料修改记录修订内容修订页数修订日期批准制 定杨虹审 核批 准QMS39.01。01专业的审核作业规范目录章节号标题页码1目的2产品范围与专业代码3引用文件4定义5业务流程6关键过程、产品特性及控制手段7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8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查方法9适用的法律法规、产品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惯例的清单污水收集和处理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保证在审核污水收集和处理生产行业的有关组织中,审核的充分性、符合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产品范围与专业代码对应的专业代码为39。01.01;主要顾客:城市管理局、城市居民主要产品类别: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2、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经过处理后的水。其他污水处理参照此执行。3、 引用文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CJJ 602007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4、 定义4.1污水处理 英文名称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定义1: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措施。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环境水利(二级学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级学

3、科)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4。2 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4.3 城镇污水处理厂(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

4、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4。4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4.5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4。6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5、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5、 生产流程5.1污水收集和处理生产流程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

6、,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 6、 关键过程、产品特性及控制手段6.1污水收集和处理生产流程序号关键过程产品特性控制手段1格栅去除污水中直径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粉碎型格栅应24小时不间断运行。拦截型格栅,应及时清除栅条(鼓)、格栅出渣口及机架上悬挂的杂物,汛期应加强巡视,增加清污次数。应及时处理或处置栅渣.污水通过格栅的前后水位差宜小于0。3米2进水泵房将污水由泵站输送至厂区进行处理,应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行情况调节水泵开启台数。1、巡视检查;水泵在运行中,必须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应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轴承温升不得超过

7、环境温度35,总和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应检查水泵填料压盖处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2、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更换损坏部件,提高设备完好率。泵房的集水池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并检修搅拌装置。应定期检修集水池水位标尺或液位计及其转换装置.应及时清除叶轮、闸阀、管道的堵塞物。集水池的水位应控制在最高和最低水位范围内。3沉砂池进行泥水分离各类沉砂池均应根据池组的设置与水量变化情况,调节进水闸阀的开启度,宜保持沉砂池污水按设计流速运行。应根据沉砂池类别、污水中含砂量及含砂量变化情况,设定排砂时间和排砂时间间隔。曝气沉砂池的空气量应根据水量的变化进行调节。应对沉砂量进行记录统计

8、,每季度宜对沉砂颗粒进行粒径和有机物含量分析。各类沉砂池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沉砂颗粒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35。4初沉池当进水浓度符合设计进水指标时,出水BOD5、CODcr、SS的去除率应分别大于25、30和40。应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变化,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匀。应定期观察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根据污泥沉降性能、污泥界面高度、污泥量等确定排泥的频率和时间。辐流式初沉池的刮泥机宜连续运行.应经常观察、定期调整出水堰口,保持出水均匀。应经常检查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初沉池排出的浮渣应及时处理或处置。应根据运行情况定期对斜板(管)沉淀池的斜板(管)和池体进行冲刷.采用污泥泵排泥时,污

9、泥泵的运行管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初沉池宜每年排空一次,清理配水渠、管道和池体底部积泥并检修刮泥机及水下部件等.辐流式初沉池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放空。初沉池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5生物反应池曝气生物滤池(BIOFOR)的正常运行参数为:BOD5容积负荷3.55.0kgBOD5/m3滤料。d,反冲洗周期1440h,反冲洗水量5-12%.生物膜法正常工艺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根据设计能力及进水水量,按生物反应池池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匀;对于分点进水的曝气池,应合理分配进水量。应通过剩余污泥排放量对污泥负荷、泥龄或污泥浓度进行调整。应对溶解氧进行控制。好氧池

10、溶解氧浓度宜为24mg/l;厌氧池溶解氧浓度宜小于0。2mg/l;缺氧池溶解氧浓度宜小于0。5mg/l。应使生物反应池内的污水营养物质平衡。运行管理人员应每天掌握生物反应池的pH、DO、MLSS、MLVSS、SV、SVI、水温等工艺控制指标,并通过微生物镜检检测生物池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活性污泥颜色、状态、气味及上清液透明度等,及时调整运行工况.发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导致出水水质不正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当生物反应池水温较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应根据出水水质及不同运行工况的变化

11、,对不同工艺流程生物反应池的回流比进行调整与控制.生物池中出现泡沫时,要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操作人员应经常排放曝气系统空气管路中的存水,并及时关闭放水阀。应及时清除生物反应池上的浮渣、附着物。经常观察生物反应池曝气装置和水下推动(搅拌)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SBR工艺,应合理调整和控制运行周期,并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滗水器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对虹吸式滗水器还应做漏气检查。应按设计要求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周期反冲洗并控制气、水反冲洗强度.应定期对金属材质的空气管、挡墙或丝网进行检查,发现腐蚀或磨损,及时处理。较长时间不用的橡胶材质曝气器,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太阳曝晒造成

12、老化。生物反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溢到走道上时,应及时清理并注意防滑.生物反应池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6二沉池沉降应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变化,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匀.二沉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生物反应池的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沉池污泥界面高度确定。应经常观察、定期调整出水堰口,保持出水均匀。应经常检查刮吸泥机以及排泥闸阀,保证吸泥管、排泥管路畅通,并保证各池均衡运行。对设有积泥槽的刮吸泥机,应定期清除槽内污物。二沉池宜每年排空一次,进行池底清理以及刮吸泥机水下部件的检查、维护。当二沉池出水出现浮泥等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二沉池长期停用时,应将池内积泥排空,并对刮吸泥机采取

13、防变形措施。刮吸泥机在运行时,不得多人同时上机。二沉池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7消毒杀死污水中细菌病毒采用加氯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氯量应根据水质、水量和水温等具体情况确定。2 应定期清洗二氧化氯原料罐出口闸阀中的过滤网。3 应定期检测、维护漏氯检测仪,及时清洗探头。4 漏氯吸收装置宜半年清洗一次。5 应定期检查漏氯吸收装置与漏氯检测仪的有效联动功能,并定期启动手动装置,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6 加氯时应按各种加氯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停泵前应关闭出氯总闸阀.7 加氯间的排风系统,在加氯机工作前应通风510分钟,并经常检查漏氯报警装置和漏氯自动吸收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8 应制定泄漏紧

14、急处理预案和程序。9 二氧化氯的原料氯酸钠和盐酸应分开单独存放,严禁明火。10 开、关氯瓶闸阀时,应使用专用扳手,用力均匀,严禁锤击,同时进行检漏。11 氯瓶不得光照,其运行管理应符合液氯瓶阀标准(GB134391992)的规定。12 加氯消毒时,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规定:紫外线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论是否具备自动清洗机构,都必须根据污水水质和现场污水实际处理情况定期对玻璃套管进行人工清洗。2消毒水渠无水或水量达不到设备运行水位时严禁开启设备。3 应定期更换紫外灯、玻璃套管、玻璃套管清洗圈及光强传感器.4应定期清除溢流堰前的渠内淤泥。5 应满足溢流堰前有效水位,确保紫外灯管的淹没深度。6

15、在紫外线消毒工艺系统上工作或参观的人员必须配带防护眼镜,并穿有遮盖所有皮肤的外套。7 设备灯源模块和控制柜必须严格接地,严禁触电事故。8人工清洗玻璃套管时,应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9 紫外线消毒工艺的透射率应大于 30 .臭氧消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臭氧发生器的开启和关闭应滞后于臭氧系统的其他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系统的启动和停机顺序进行操作。2 应根据季节温度、湿度大小增减空压机的排污次数.3空气压缩机必须设有安全阀,应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当系统中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应检查超压原因并排除故障。4水冷式空气压缩机应根据季节温度调节冷却水量。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宜控制在2032,出水温度不应超过38。5 冷干机的运行在满足用气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再生气消耗量.6 冬季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