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478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文鱼全人工养殖技术简介:情况三文鱼是英文 Salmon 的音译,又称鲑鱼或大马哈鱼,被誉为“鱼中至尊” ,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三文鱼肉质鲜美,口感颇佳,其肉色呈富含吉祥意义的红色或鲜橘红色,极易引起人们的食欲并可烘托宴会的团圆气氛;其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裨益良多,它富含深海鱼油(不饱和脂肪酸 Omega-3)和脑黄金(DHA)等主要成分,能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减轻因风湿、牛皮癣等疾病产生的痛苦,更可预防慢性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类似的疾病,是世界上最有益健康的鱼类之一; 三文鱼还富含维生素 A、B1、B2、B12 和 D,其胆固醇含量很低(每 100g 鱼中胆固

2、醇含量 低于 70mg) 。高蛋白(每 100 克的三文鱼约含 18.4 克蛋白质和 19.8 克氨基酸。、低热 ) 值(每 100 克的三文鱼含低于 150 卡的热量) ,是符合现代食品营养学标准的健康食品, 更是我国当今鱼餐文化时尚的高档水产品。已使得三文鱼的养殖更具前途。我国很多省市如山东、河北、黑龙江、甘肃、贵州、福建、北京和天津等的冷水养殖场已开始了三文鱼的养殖工作。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省市丰富的冷水资源,还能带来可观的经 济效益。 一、 三文鱼的种类及特性 三文鱼隶属于硬骨鱼纲, 鲑形目, 鲑亚目, 鲑科的种类。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公布的渔业统计报告显示:全球具有

3、商业价值的三文鱼品种有 30 余个,但目前只有 6 种鲑鱼和 2 种鳟鱼是最常见的, 8 种鲑鳟鱼类的产量占全球鲑鳟鱼总产量的 95以上。 养殖种类现有太平洋鲑、银鲑、大西洋鲑、北极白点鲑、金鳟、三文鳟及彩虹鳟等多个品种。 鲑鱼体型长,侧扁,呈纺锤状。吻尖钝,口端位,有颌齿,口裂大,裂斜。眼小, 位于体轴线上方。有一脂鳍。鳞细小。各鳍均无硬棘。尾鳍呈浅叉形。背部和头顶部青 灰色,侧面及腹部银白色,体侧一半或全部布有黑色小斑点。其色调和肉色有关。 鲑鱼在自然条件下,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无污染的水域中。其生活的极限温度为 0和 30,生长最适温度为 1618。在适温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低于

4、8 或高于 20,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丰富的水量和水流的刺激 可保持鲑鱼良好的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因此,鲑鱼的养殖多采用流水养殖,适宜的水 流速为 230cm/s。对水中溶解氧要求很高,其适宜的溶解氧量为 6mg/L 以上。最适的 pH 范围为 6.56.8。喜欢清澈透明、无污染的水体,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在海水中 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已逐步转为杂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 1 合颗粒饲料,可集约化人工驯养。 二、三文鱼的苗种繁育 (一)繁殖由于鲑科鱼种类很多,但目前养殖规模较小,还刚刚起步。在池塘条件下可自然产 卵繁殖,一般 23 年性成熟,产卵水温在

5、 15以下,适宜水温在 413,最适水温 为 1011。 产卵期北京、 山西为 12 月至次年 2 月; 黑龙江为 35 月。 在天然环境中, 成熟亲鱼常选择在水质清澈、 有水流、 砂砾底质的河道作为产卵场所。 一般可多次产卵, 每次产卵量约为 2,0003,000 粒。卵为圆形、沉性。 1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 由于亲鱼的怀卵量及卵径通常与其体重呈正相关,而与年龄无关。故应选择体质健 壮, 体重在 0.81kg 以上作为亲鱼。 体重在 4kg 以下的亲鱼, kg 体重怀卵量约为 2,000 每 粒,雌雄亲鱼比为 41。若计划生产 100 万粒卵,则需饲养亲鱼总重为 700kg。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

6、为 510kg/m2。水温控制在 413,溶氧 8mg/L 以上,流量 3050L/s。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各养鳟场培育亲鱼的水温也不一。 用亲鱼饲料配方(鳌虾 25%,鱼粉 20%,小杂鱼 10%,猪血 5%,羽毛粉 3%,啤酒酵 母 3%,豆饼 12%,糠麸 20%,青饲料 2%,另添加鱼用多维素和维生素 E)培育亲鱼,采 得的卵全为橘红色的优质卵,平均发眼率、孵化率高。用于亲鱼培育的全价饲料粗蛋白 不应低于 40%, 粗脂肪不高于 6%, 碳水化合物不高于 12%。 日常投喂动物性饲料占 30% 45%,植物性饲料占 55%70%。产前 12 个月和产后一段时间,可全部投饲低脂的

7、动物 性饲料,冬季蔬菜类量应增至 3%5%。日投饲量为总重的 2%,产前 1 个月应减至 1%左 右。 亲鱼池应及时排污保持清洁。 产前 1 个月应适当加大水流量, 以促使性腺发育成熟。 2采精、采卵和授精 采精、采卵:一人用两手抱住鱼头部,另一人用手斜向握住鱼的尾柄部,头部向上,腹部朝下对准起过滤作用的多孔采卵盆(采精时可用烧杯等) ,用手顺着腹部到生殖孔方向,由上 往下挤压,直到绝大部分卵被挤出为止。体重在 2kg 以下时熟练的操作者可一人进行操 作。卵成熟得好、操作得当,在挤压下卵会很顺利地流出,且鱼也能忍受这种挤压。采卵时,应把鱼体表面的水擦试干净,避免来自鱼体表的任何水滴进入采卵盆。

8、采到的卵需用等渗溶液(NaCl90.4g,KCl2.4g,CaCl22.6g。将它们依次溶于 10L 水中,pH 值为 7, 并将温度调至 4以上)冲洗,洗去卵中流出的卵黄物质。采用干法授精,即每 1 万粒 卵,加入或挤入 10mL 精液,快速而均匀地搅拌 12min,再加入少量清水或等渗液,继 续搅拌 12min,使卵迅速受精,而后静止 1h。再行换水数次,并除去过量的精子和坏 2 卵、卵皮、血块等,直至盆中之水清洁透明为止。待受精卵完全吸水膨胀后,再移入孵 化器中孵化。 3孵化管理 在整个孵化期间,应避光通风,防止振动和机械刺激;同时死卵易滋生水霉,故在 孵化过程中需安排几次拣卵作业。当受

9、精卵发育至发眼期阶段,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事 项:防缺氧窒息,发眼卵耗氧率较高,所以不能把卵放在静水中操作,否则易造成卵 窒息;控制温度,发眼卵孵化和处置应严格在 513进行;避光线,发眼期前后 卵对光的抵抗力最弱,应避免亮光;防振动,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增强,但仍要避 免较强烈的振动。 (二)幼鱼的培育 刚孵出的仔鱼是以吸收卵黄囊为营养。孵出后至 50mm 的鱼苗应使用颗粒粒径极小 开口饵料,蛋白质含量为 45%50%,这类饲料专用于鱼苗的开口吃食。50150mm 时, 饲料一般蛋白质含量在 45%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不应少于 40%45% 。饲养过程中, 一旦水温超过 20 C, 应采取冷却

10、措施。 低水温只影响鲑鱼的生长速度, 而不会出现危险。 水温过高则将引起溶氧含量降低,会直接影响鲑鱼的生存。投饵率与鲑鱼的体重,水温 和饲料质量直接相关。在不同水温下,对一定体重鲑鱼的投饵率,干饲料的含水量不应 超过 10%,湿饲料的含水量一般在 20%50%。干饲料应在干燥低温条件下储存,湿饲料 应在投喂前加工,否则会引发毒性,造成鲑鱼大面积死亡。 最有效防治疾病的方法是将鲑鱼的生长环境保持在最清洁水平; 使用高质量的饲料 及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等。任何养殖鲑鱼的器具和设备要在使用时保持清洁,使用后, 操作人员要再次清洁并消毒。设计合理的鱼池,应有自我清污的功能。设计不合理的鱼 池不易清污。

11、沉积下来的粪便与饲料残留物将与鱼争夺溶氧并诱发有害细菌或真菌的繁 殖,不利于鲑鱼的健康生长,应加以改造。 三、三文鱼的养成 目前,三文鱼的养殖均采用集约化的流水养殖方式。适宜的池塘面积为 80160m2, 放养密度 1520 尾/m2,水源是冷泉水,水流速 0.15m3/s,水质清澈无污染。pH 值 6.8, 溶氧 11.5mg/L, 水温 5.511.5。 使用进口成鱼颗粒饲料, 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40% 45%,其中动物蛋白质不应少于 40%45%。这类饲料可用至鲑鱼上市为止。应注意投饵 量,不能高于鱼体重 1%,否则鱼会生病。日常管理主要是投饵、水量调整、鱼池清污、 注排水口管理及看护。日投喂 2 次,保证水流畅通,每半月清洗池塘污物,保持水质清 洁。 0 3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鲑鱼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同时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 养殖成本的不断降低,三文鱼的养殖将会有相当的发展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