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54751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学案第 一课 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知识. 2熟读、背诵全文。3、弄懂文意【资料助读】: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学习过程】1.初读课文,积累作者知识,读准字音,注意节奏。(1)陶潜, 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语调,划出本文的生字词。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汲( ) 觞( )(3)再读课文,参考注释,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不知何许人也()2)因此以为号()3)性嗜酒() 4)或、置

2、酒而招之()()(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7)造饮辄尽,期在必醉()8)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9)衔觞赋诗( ) 10)每有会意 ()()11)曾不吝情去留( )()12)颇示己志()13)环堵萧然( )()14)晏如也 (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试着翻译,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标记下来3、小组分层,互帮互学,研讨解决疑难句子4、速背课文第一段 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1、分析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2、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学习过程】:一、读文思考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2找到总领全文的句子 3用原文语句回答1)五柳先生的衣

3、着是什么样的 2)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什么样的? 3)五柳先生的饮食怎样 4)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5、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6、“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二、解疑问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解疑三、课堂拓展:(一)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杭州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姓名: 性别: 字:号: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人生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二)、解读陶渊明的数字奥秘 1)五柳先生有几个爱好,爱到什么程度?体现出人物怎样的个性?2)五柳先生中用了几个典故?各有什么好处? 3)五柳先生中用了几个“不“字?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