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54546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月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效益有所回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月湖南服务业企业收入平稳增长 效益有所回落今年以来,湖南服务业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稳增长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实现了收入平稳增长,但效益增速有所回落。一、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5月末,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房地产开发业,下同)法人企业3489家。1-5月,实现营业收入1364.89亿元,完成利税334.48亿元,吸纳从业人员56.7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7.7%、18.5%和2.3%,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3个、5.3个和3.6个百分点。(一)企业平均规模扩大。1-5月,限额以上服务业

2、企业营业收入平均规模达到3911.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8.84万元。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29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9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5家,营业收入5-10亿元的企业35家,营业收入1-5亿元的企业244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9家和17家。(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略快于全部服务业企业。5月末,全省共有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637家。1-5月,实现营业收入1309.91亿元,同比增长18.1%,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比全部服务业企业增长速度快0.4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249.56亿元 ,增长16.5%,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

3、;吸纳就业48.27万人,增长2.1%,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长沙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最快,共有生产服务业企业1025家,实现营业收入631.35亿元,增长26.1%,比全省平均高8.0个百分点,其企业单位数和营业收入总额分别占全省比重达38.9%和48.2%。(三)金融业企业效益一枝独秀。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53.26亿元,同比增长16.3%;营业税金及附加39.02亿元,增长23.0%;完成利税334.48亿元,增长18.5%;实现利润总额261.76亿元,增长18.6%。其中,金融业企业法人实现营业收入901.28亿元,占全省的66.0%,增速24

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4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200.76亿元,占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的79.2%,同比增长23.9%,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绝对量和增速在服务业行业门类里均位居第一位;实现利税总额248.56亿元,占全省的74.3%,增速2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服务业利税增长18.4个百分点。(四)交通运输生产保持平稳增长。1-5月,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货换算周转量1799.3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2%,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3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0.7个百分点。完成旅客运输

5、量7.74亿人,旅客周转量754.8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6%和4.3%;货物运输量6.75亿吨,货运周转量1400.9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4%和12.6%。1-5月,限额以上交通运输业共有523家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5.46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营业利润2.31亿元,同比下降28.1%。(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稳步运行。在信息发展战略带动下,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各种信息增值服务,逐步拓宽服务领域,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张。1-5月,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9.86亿元,同比增长11.2%。5月末,全省共有固定电话用户990.22万户,比上

6、年同期减少54.25万户,下降5.2%;移动电话用户3974.2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17.02万户,增长15.0%; 3G用户696.59万户,增长123.3%;宽带上网用户553.10万户,增长28.9%。1-5月,限额以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97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达790.86亿元,增长6.9%;从业人员6.4万人,增长3.7%(六)科技服务业规模扩大。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为经济社会服务。随着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科技服务业企业的范围不断拓宽延伸,规模继续扩大。1-5月,全省337家限额

7、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89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营业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在服务业行业门类里均位居第二位。(七)区域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服务业在长株潭地区的区域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5月末,三市共有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811家。1-5月,实现营业收入798.21亿元,增长23.3%,占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总量的58.5%,与上年同期比,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长沙实现营业收入667.83亿元,增长25.2%,占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总量的48.9%,绝对量和增速居位居全省第一。大湘西地区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3

8、8亿元,增长12.4%,比全省增速低5.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八)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优于私营企业。从控股情况看,1-5月,国有控股企业数为1060个, 完成营业收入1007.48亿元,同比增长19.0%;实现利税总额264.39亿元,增长21.1%。增幅比私人控股企业分别快14.9个和32.3个百分点。同时尽管国有控股企业数只占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数的30.4%,但完成的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占比分别达73.8%和79.2%,而私人控股企业数1565家,仅实现营业收入90.77亿元,利税总额6.59亿元,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国有企业。 (九)从业人员平稳增长。1-5月,全省限额以上服

9、务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6.7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万人,增长2.3%。各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数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9.4%、6.3%和3.7%。应付职工薪酬达到124.21亿元,增长16.5%。二、服务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不足(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今年以来,长株潭地区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比重提升。其中尤以长沙市最为明显,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431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41.0%,实现营业收入676.44亿元,占全省的48.9%,同比增长25.2%。从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看,1-5月,长沙、湘潭、衡阳和张家界等四个市

10、州增速分别为25.2%、20.3%、19.3%和19.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7.7%;其余10个市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益阳市和郴州市的增速仅为2.4%和5.6%。从企业利税总额看,1-5月,长沙市、湘潭市、邵阳市、张家界市、自治州的增速均在25%以上,而益阳市、郴州市却出现了负增长。 (二) 行业发展不均衡。在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中,金融业一枝独秀,资产总量、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项指标均占服务业较大比重,并增速较快,除金融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发展状况不佳,营业收入增长6.1%,营业利润下降5.9%,分别只占服务业的34.0%、20.7%。尤其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和商务服务业等

11、行业规模偏小、比重较低、收入增速较慢,三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9.5%、10.2%和13.8%,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8.2个、7.5个和3.9个百分点。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的动力不稳定,难以形成良性的增长惯性,从而经济发展的基础脆弱,应引起重视。(三)服务业投资和利用外资增速慢。1-5月,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2089.11亿元,增长1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处于低速运行;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50.3%,同比降低3.4个百分点。从外资的利用情况看,1-5月,服务业新批项目26个,下降13.3%;合同利用外资1.78亿美元,下降75.8%;直接利用外资

12、3.88亿美元,下降12.9%。(四)亏损企业数增加。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亏损企业达122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1家,亏损企业占限额以上企业的35.2%;利润率下降,利润率18.5%,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利税出现负增长,其中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业下降9.3%,教育业下降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7.5%三、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湖南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加快服务业发展,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这既是湖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3、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途径,也是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一)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争夺市场的竞争,而实质上它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显示,没有服务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成为强大的经济体。要成为经济强省,必须借助服务业的发展,借助贸易、营销、市场的开拓,借助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品牌。要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引导制造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

14、的观念,推进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向现代物流、金融、科技、信息、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发展。重视地区内部集聚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共生。(二)依托区域特色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加速服务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园区集聚,着力建设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多层次、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重点集聚区。强化中心城市的服务业综合功能和集聚辐射功能;增强县城和中心镇服务功能,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扶持农村服务业发展,实现服务业的城乡合理布局。(三)建立服务业企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和机制。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233号)明确要求,监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按照文件规定,尽快拿出评价考核方案,落实考核工作,促进各级政府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服务业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提升服务业企业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