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4471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1、感受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 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3、熟悉新老师的教学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个中学大致都在每年的这一时刻重复着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新同学加入了中学殿堂!那我们怎么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呢? 2、师生的自我介绍 1)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 2)姓名、爱好、特长、愿望 3、由上引出话题讨论 1)新的环境,你适应了吗?(不适应,为什么?) 2)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3)新的老师,你比较喜欢哪位?(讲述自

2、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4、总结 通过这几天的交往,我们基本上已经算是初步认识了彼此,跨越了陌生。不管大家是在小学还是初中,或者以后升入高中、去外地读大学,只要你们愿意去感受新环境,你们就会很快适应;只要你们愿意伸出你的橄榄枝,坦诚待人,你就会发现,你身边原来都是朋友;只要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流,你们就不会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也是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的!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不仅仅只是同学关系,我和你们不仅仅只是师生关系,而是能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融入XX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友爱互助,让欢声笑语荡漾在我们中间! 附: 作业: 1)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2)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3)设计自己的名片

3、 4)希望老师以什么方式讲课第二课昨天与今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回顾体会自我成长,总结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 2、学习校规校纪,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了解自己的角色变化,学会承担新的责任。 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从昨天的小学,到今天的中学,有许许多多的变化。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变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正是这种种变化,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对我们来讲,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学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我们就先从中小学学习上的变化谈起吧! 2、讨论 1)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 课本多少_ 课程内容_ 老师讲

4、课特点_ 学习方式_ 作业_ 总结:进入中学,课程的门类多了,课程的内容加深和系统化了,学习任务变重了,难度也加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加认真、更加努力。找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的地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同时,初中教师会更多地指导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你认真看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吗? 3)你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了吗?(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角色变化,课本第16页) 生理上的发育长大了 心理上的发展更有思想、更独立 不能还是把自己当小孩子,不能再一味依赖长辈,要培养自己独立承担责任的意识

5、和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思考:我心目中的中小学生(课本P16) 能够基本生活自理、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够独立进行一些是非判断 3、总结 教师:成为中学生,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角色、新的任务。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附: 1、作业:怎么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2、初中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解决方法 1)转变角色,改变看法。自己已经从一个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了,要认识这一点,承认这一个变化,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2)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习能力,改变学习方法。学会预习、复习,不仅善记忆,还要善思考,这样才能理解老师和教科书的要求,

6、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自己纠正、补救,努力做到自主学习。第三课新的起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确立新目标、制定新计划; 2、懂得珍惜新的学习机会,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新的学习,新的规则,新的角色,我们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先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2、放飞理想 教师: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呢?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理想(愿望) 教师总结:个人理想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还应与祖国的未来相互关联,制定目标、树立理想既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考虑社会环境、国家利益等方面

7、。 3、第二、第三框题 1)制定计划的注意事项,如何制定计划 2)理想如何成为现实? 3)教材第21页:埃米的故事。说明:光有理想没有行动,理想就是幻想、空想。 教材第22页:双面神寓言。说明: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必须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计划必须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教师:我们对自己的理想、目标有了大概的认识,但是,理想只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一个设想,要实现它,还要把它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付诸行动,点点滴滴累积,这样,理想才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4、总结 理想是导航灯,计划是航线,而光有导航灯和航线是不够,还需要动力。那么,什么是动力呢?就是行动。同学们,不要以为理想离我们很遥远

8、,只要你们愿意从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做起,理想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如果我们只有理想、计划而没有行动,那别人将会对你产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疑问,你们愿意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能力被人怀疑吗?相信在座的哪一位同学都不愿意。 附: 1、没有计划、行动,理想就是空想、幻想,或是无所事事的自我陶醉。 2、理想的树立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确定,理想的实现要求我们学会制定具体计划,并付诸行动。 3、中学生的理想:朦胧、不切实际、易变,要加以引导。 作业总结课 教学目标 总结学生作业(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生活能

9、够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等于“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过分依赖父母,自觉、独立、自主(不等于自由) 3、注重仪表:穿着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4、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处事能力以及处世能力,学会关心、尊重、体谅、宽容 5、注意言行举止文明 6、敢于承担责任 第一单元复习及知识拓展 教学目标 1、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总结,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以及连续性。 2、了解什么叫友谊以及妨碍交往的心理因素 3、了解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了解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 3、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怎么办? 4、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变化 5、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

10、生? 6、理想的重要性 7、如何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8、理想如何成为现实? 9、什么是友谊? 友谊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学会互相帮助。 1)情感互利:互相信任、亲近、关心、抚慰 2)精神互助:互相激励、启迪 3)物质互酬:互相接济、馈赠 4)能力互酬:在人际交往、生活事宜中互相帮助,朋友与人有矛盾:出面调解。 10、择友的基本原则:坦诚、可靠、正直、有共同志向或兴趣 11、妨碍交往的心理因素:自卑、恐惧(害怕、紧张)、自我封闭、嫉妒、猜疑、自傲、过分干涉、敌意 12、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1)优化个人形象:言行举止文明,衣着整洁;知晓并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遵纪守

11、法,严于律己;自尊、自爱、自信 2)克服心理障碍,主动与人交往、交流,不宜消极等待 3)正确认识、深入了解对方 4)学会谅解、宽容他人 13、词语归纳:适应、坚强、坚持、努力、自信、自觉、自律、珍惜。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树立时间观念,学会初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时间,珍惜时间,学会制定自我有效的学习计划。 重点: 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时间,珍惜时间。 难点: 制定自我有效的学习计划。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引入: 乞丐不要金子要秘诀的故事,说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三、新授 1、学习方法的含义 学习方法分为多种类型,有针对不同科目的、不同环节

12、的学习方法,也有普遍适用的方法。 2、时间是_ 、_、 _、 (无偿的、无价的、公正的) 3、怎样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的体现) 珍惜每一个今天; 珍惜和充分利用零星的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 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 4、怎样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的安排要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并考虑自己的各种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时间也包括科学地安排学习、劳动、休息、健身、娱乐的时间。 5、课文中出现的几则名言及古诗文的含义及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四、回忆本节内容 五、讨论练习 P26 忙? 盲? 板书设计: 1、学习方法的含义 2、时间是_ 、_、 _、 (无偿的、无价的、公正的) 3、怎样珍惜时间(

13、珍惜时间的体现) 4、怎样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5、课文中出现的几则名言及古诗文的含义及分别告诉我们什么。第五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1、 懂得用脑卫生,能合理的安排休息,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2、 懂得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休闲的意义,积极参加休闲娱乐活动,陶冶高雅生活情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勤奋不是打疲劳战,适当正确的休闲能促进更有效的学习,做个勤奋加策略型的学习者。能力: 提高处理好休闲娱乐与学习的关系的能力。知识: 了解劳逸结合的做法和原理;掌握健康的娱乐休闲的方法和原则。教学准备1、 上网搜集有关过度读书造成危害的故事或者资料。2、 从学生中选取典型的有关劳逸结合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说服力。3、 布置课前的预习,并填好老师课前所发的表格。4、 指导好参加小品表演的同学。教学活动老师收齐课前的调查表我的作息时间表。(教师事先设计一个表格,学生每人一份,根据平时的作息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填写该表。表的内容和格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时间段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