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4435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论述.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油站系统防雷制定论述 本文通过对汽车加油站所处环境特点、系统特点中雷电灾害各因素的分析,依据其特点对加油棚、油罐及附属建筑的直击雷防护和接地,加油站电源、信号系统的雷电防护等,依据GB 50057、IEC61312标准对雷电防护的要求,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综合灾害防御规划与城市的建设规划共同进行已成为各地政府规划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地的机动车辆也在迅速增加,城市机动车公共加油站这一为之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在的速度的增加。加油站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灾害救助中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近年来加

2、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到加油站四周人群和建筑物的安全,削弱了加油站作为城市能源枢纽的功能,因此对加油站的雷电综合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1加油站的环境特点 加油站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理位置:加油站通常设在城区开阔地带或郊区、山区、乡村、高速公路等道路边的开阔地带; 2实施条件:无论在城区还是乡村,这些加油站建筑往往都不具备符合要求的防雷实施包括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地网等等。此外,加油站营业建筑的面积一般都很小,不便于多级防雷方案的实施; 3电源系统:一般加油站的380V交流供电线路是架空明线接入至站区四周再地埋引入建筑的,部分加油站是由10KV电力线架空接入,经变压器后再地埋

3、引入建筑的。在乡村和山区有时根本没有地埋措施,因此非常容易感应雷电电磁脉冲; 4通信网络系统:引入加油站的ISDN等通信线路通常也是由户外架空明线引入的,并且通常未安装专用电涌保护器SPD做雷电防护措施。 从以上几个特点不难发现,从雷电防护角度来看,加油站一般都运行于“高风险环境下,即关于雷害风险的“暴露程度很高,因此需要采用强有力的防护措施。依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GB1559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50074-2002石油库制定规范等国家标准及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标准,其电源线路至少应采用两级雷电防护,信号线路至少应采用一级雷电防护才能达

4、到雷电防护的要求。但目前的状况是,大多数加油站都没有进行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的雷电过电压防护。 鉴于加油站的上述特点和要求,一般认为关于中等以上雷暴强度地区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应选用最大标称放电电流大于15KA10/350S的电涌保护器作为电源系统的第一级雷电防护,其保护水平应小于2000V,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证加油站设备用电电源的可靠运行。通信信号线路由于多是由外部进线,因此同样会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也需要采纳专用通信信号系列电涌保护器进行雷电防护。以下图为加油站系统图: 2加油站防雷等级确实认 依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建筑物年估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 N =

5、 kNgAe;Ng = 0.024Td 1.3 式中N 建筑物估计雷击次数次/a; k 雷击次数矫正系数;在此类型状况下取2; Ng 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 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Td 该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数 在以下状况下k取相应数值: a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 b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 c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 依据以上年估计雷击次数参数,关于中等以上雷暴强度地区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地区位于公路旁边四级以下的面积3000平

6、方米左右,建筑高度小于15米的常规加油站的估计雷击次数为: N = kNgAe 依据以上计算,参照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第2.0.3条的要求,其属于标准规定的“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庞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因此应定为二类防雷建筑物,其防爆防火等级应定为Ia(ia)AT3。 3加油站直击雷防护制定 1站区的防雷制定 依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由于汽车加油站的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为二类,所以用滚球制定接闪器时滚球半径R=45m;由于加油站的建筑物包括加油棚、宿舍楼及其它附属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制定和施工时,利用其框架结构的桩作为垂

7、直接地体,利用地梁与承台作为水平接地体,利用桩内两条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天面板筋作为接闪网格通常为10m10m或8m12m,因此只需要沿天面四边设避雷带,在四角设避雷50cm短针进行防护即可。如加油站为尖顶型结构,需要在尖顶部位安装避雷针,常规制定为高度为100cm避雷针。 2油罐区的防雷制定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制定规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形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宜30m,接地体距罐壁应不小于3m。钢油罐顶板厚度4mm时,应装防直击雷设施,当顶板厚度4mm,可不装防直击雷设施。但关于位于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多于40天的油罐和铝顶油罐

8、,应安装独立避雷针做防直击雷设施。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油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保护范围应高于呼吸阀2m以上。 依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第三章、建筑物防雷设施和GB 50074-2002石油库制定规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油罐区的防雷类别应设定为一类,用滚球法计算常规油罐区的保护范围,当滚球半径R=30m时,两支对角线分布的等高避雷针的高度一般为9.5m,其导流面积应大于100mm2 ,依据安装需要可进行焊接或螺栓紧固在避雷针铁塔顶部。 3引下线的制定 站区的避雷针和避雷带可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引下线,将屋面避雷带按标准要求分别接在四个角上,将避雷带与建筑混凝土内的钢筋相

9、连。油罐区的避雷针可用铁塔作引下线,因铁塔已优良接地,所以只需在安装避雷针时保证避雷针与铁塔有优良的电气连接,并做防腐处理即可, 4地网的制定 加油站的地网分为直击雷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10、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10、电源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10、信号线路直流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4四个部分。 依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第三章、建筑物防雷设施和GB 50074-2002石油库制定规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加油站的接地应采纳统一接地的接地形式,并在各处做等电位连接,既油罐的罐体及罐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电力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装于钢油罐上的信息系统

10、的配线电缆外皮,加油机地脚螺钉等均应与接地系统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其统一接地电阻要求4。 合计到地网使用的长期性和耐腐蚀性,建议使用非金属接地模块制作地网。地网布置依据地形进行制定。水平接地体使用404mm镀锌扁钢,埋深0.6米;垂直接地体使用L505052000mm镀锌角钢;垂直接地体间使用非金属接地模块。地网引出地网测试极到地面上,以便以后检测地网状况。铁塔的应通过四个脚与地网相连,机房和变电房的基础内的钢筋应在四角处与地网相连。 4电源配电系统雷电防护制定 1外来导体的布置 外来导体包括:金属水管、通讯电缆线及电力电缆铠装外皮或电缆金属管等。所有的水管和电缆应埋地进入机房,水管和电缆铠装外

11、皮和保护金属管应在进入机房时接地,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进入机房电缆相线和中线应通过电涌保护器接地。 2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布置和选择: A电涌保护器的布置原理 在LPZ0和LPZ1区交界:U2 =U1-I2R2 可以看出:U2这样就可以通过多级钳位使残压逐步降低,以有效地抑制外来雷电波入侵和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a通过电涌保护器的雷电流逐级减少,还为安装电涌保护器提供了方便如图3所示,我们在安装电涌保护器时总会使用导线进行连接,而导线电感在雷电波的频率下不能忽略,于是有: Uc=UL1+Us+UL2 Uc=Is(ZL1+ZL2)+Us 这样的残压将会附加上一个额外的Is(ZL1+Z

12、L2),如果只有一级电涌保护器,雷电流的大部将从这一级电涌保护器泄放入地则Is非常大,这样要保证U额外Is(ZL1+ZL2),否则则ZL1+ZL2要非常地小,也即导线要非常短,在安装时往往很难做至,安装条件就会非常苛刻。多级布置使这个部题得至解决。 bSPD4必须尽量靠近设备,这是因为GB 50057-942000版和IEC 61312说明电涌保护器距被保护设备的距离过大会由于雷电波的反射效应而在被保护设备上引起高频振荡,使得设备上的电压超过电涌保护器上的残压而损坏设备。这个距离应小于10米。 B电涌保护器的选择 a动作电压的选择 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涌保护器其三相电压为动作电压;U0 = 400

13、V b电涌保护器的通信容量选择 首级电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GB 50057-942000版和IEC 61312指出:二类保护要求,应按总雷电流150KA(10350S波)来合计电涌保护器选择,按照其建议的雷电流分配方式其中50%即75KA是通过接地系统水管、铠装电缆外皮或导线的我属保护管等直接入地;另外50%通过安装在相线和中线上的电涌保护器入地。 依据以上标准合计到50%雷电流分配到电源系统的最恶劣环境,按照GB 50057-942000版标准表6.1提供的雷电流参数电涌保护器每相上的雷电流约为: 当线路无屏蔽时,Iimp =150 KA50% 当线路有屏蔽时,Iimp =150 K

14、A50%30% 关于本系统电源线路的特点,按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第六章:第四节:第6.4.7条要求每线标称放电电流不宜小于15KA的要求。首级电涌保护器的每相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15KA10/350S。 次级电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s SPD 所得到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以及反射波效应不够以保护距其较远处的被保护设备的状况下,尚应在被保护设备处装设 SPD。且该 SPD 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小于被保护设备耐压水平的 80%。依据被保护设备的特性如高电阻型、电容型或开路时,反射波效应最大可将侵入的电涌电压加倍。 依据国标GB 50057-94第6.4.9条:当按

15、第6.4.7条和第6.4.8条要求安装的 SPD 之间设有配电盘时,假设第一级 SPD 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该配电盘内的设备,应在该盘内安装第二级SPD。后级线路的SPD称放电电流 In的选择应合计到前级SPD启动后线路残压和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以及反射波效应。 关于本系统采纳的非屏蔽电缆线路,次级电涌保护器的每相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20KA8/20S。精密设备保护需选用防雷插座,其体积小,可以与设备靠得很近。 带潜油泵、液位仪加油站布线图 3加油站电源系统制定方案 依据IEC 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制定规范、GB 50074-2002石油库制定规范及GB 500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