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黟楹联赏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4434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黟楹联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黟楹联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黟楹联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黟楹联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黟楹联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黟楹联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黟楹联赏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黟楹联赏析 西递、宏村是徽州古民居遗产的代表,它“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形成百千户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家居村落。其外形全是粉墙青瓦、马头墙建筑格式,远远望去,是绿树林中灰白一片;近看,座座建筑外貌恢宏、奇伟;内观,以小庭院为特色的园林化情调十分突出,砖雕、石雕、木雕、假山、花台、鱼池,设计精巧,布局精心,名贵花木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暗香浮动,使人赏心悦目。在中国民居建筑上独树一帜,故而名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更使我辗转流连,品味再三的是民居厅堂的中堂左右,厅堂两侧对应的立柱上,装潢精美、字体隽秀、风格迥异、高雅大气,充满哲理的目不暇接的楹联。楹联,是世界上唯有汉语言文字才能构成的一种特有的文

2、字形式。它同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叙情抒怀,有的评人论史,有的借景说理,其联语风格多样,或诙谐纤巧,或明快奔放,或庄严深沉,其玲珑小品,四、五、七言及数十言为多见,鸿篇巨制,长达百千言较少有,但都字字玑珠,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表现力,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由于楹联熔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它可以装饰在大殿上,也可以布置在小亭中;可以为雄关险隘增威,也可以使深湖小溪添色,与山川同在,与胜迹交辉,从内容到形式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艺术享受,因此它又是祖国文苑中别具一格的奇葩。黟县西递、宏村的楹联多在室内,恢宏浩繁,按其内容可归纳三类:一是

3、格言联,将中国传统礼教和大量训诫,利用楹联形式,灌注于人脑,让子孙后代传留;二是言志联,寄情山水,直抒胸臆,言成才、成事之体会,抒立业富家之豪情;三是风物名胜联,或描景绘色,诗情画意,与胜景相得益彰;或借物抒怀,画龙点晴,使华宇和建筑的氛围升华增辉。 以数量上看,两村古民居中的楹联其格言所占比例最大。旧时黟县人无论是读书的官僚,还是弃儒的商人,都想把中国传统礼教和训诫,同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拼搏所饱尝的甜酸苦辣即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浓缩成简洁的文字,写在楹联上,悬挂于厅堂客室中,让子子孙孙,牢记楹联上教导,坚定不移地一步步走下去,继承祖业并使之发扬光大。这种格言联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伦理观念和处

4、世哲学为中心内容。对于以外出经商为第一生机的黟县人,深知告别故土,远离家乡和亲朋故旧,独自异地谋生,将遇到无法估量的困难和艰辛。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必须深谙处事做人的哲理,否则将无立足生存之地。故家家户户都特别重视对下辈进行这方面的教诲。要求外出谋生创业的子孙一要吃苦耐劳,不怕小惊小险,也不要斤斤计较小亏小损,只有先付出才有大回报,只有吃小亏才能赚大钱。二要遇事能忍耻含垢,淡看荣辱,埋头创业,积极进取;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如“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事临头三思为妙,怒

5、上心一忍最高”;“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安居如撑伞,遮身便是爱身;处事类围棋,出手不如束手”等等。 二是以表述崇儒重礼教为中心内容。儒教思想是封建社会治国齐家的根本,儒教的仁、义、礼、智、信也是旧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是否崇儒尚文是区别雅与俗的标志。所以不论官宦商人,都要在自家厅堂中悬挂几幅崇儒重教楹联,一则作为训诫后辈的警语,让他们铭记文化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使儒学的道德观,渗透于后辈的生活习俗中,植根于子孙的脑海里。二则标榜自己是温文儒雅的学人,早已脱离了商人的世侩习气。如“君子不忧还不惧,丈夫能屈也能伸”;“传家礼教谆三物(三纲),华国文章

6、本六经”;“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行无瑕尤(缺点)宜似古人”;“圣代衣冠光宇宙,儒门礼乐壮山河”;“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亨衢(大道)”等等。 三是以助人为乐,积德行善,塑造后人为中心内容。古往今来有识之士都把培育后代作为自己和家庭的命脉以及事业的延续,始终摆在重要位置,精心关注,不懈努力。封建社会里尤其是信佛信教之人,相信人有今生和来生的转换,深信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报应远在来生,近在儿孙。大多数人把积德行善作传家根本。发家致富的人,企盼子孙同自己一样荣华富贵,也企盼这样福泽绵延到来生。生

7、活困苦的人,希望子孙能摆脱贫困的煎熬,也望自己能脱贫致富。于是富人穷人为了多积阴德,都慷慨解囊资助公益事业,或修桥补路,或建书院凉亭。黟县留存至今的古道、古桥、古亭、古祠、古书堂等公益设施,除少数是官府修造外,绝大多数均是民间个人资助所建。涉及这方面的楹联内容或是教育后代继承先人以勤俭为创业之本,或是提倡积德行善,为后代开拓源远流长的幸福之泉。如“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养真精神大干事业,积宽阴德培贤子孙”;“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栽茶胜栽花”;“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

8、厥(其)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等等。 言志联几乎全是文人墨客抒发闲情逸志的作品。旧时无论是退居林泉的官宦,还是看破红尘醉心于桃源仙境的雅士,都愿借楹联来表达自己心声。西递、宏村一批达官贵人是由于祖辈经商发达,给自己创造了好的读书条件,中举中进士,为官为宦,富贵荣华,但其中不少人不欣赏甚至鄙薄祖辈所从事的经商的俗气事业,觉得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才有受人敬仰的儒雅之气。他们晚年养尊处优,将精力和情趣放在高层次的精神寄托上,怡情山水,潜心文墨,品兰赏竹,对月酌酒,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高。如“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以八千岁为春,之九万里而南”;“青原射雉

9、朝盘马,秋院焚香夜弄琴”;“咬定一两句书终生财宝,栽成五七竿竹满目儿孙”;“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苦无卅年暇熟读奇书”;“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忙里偷闲、坐且行、行且坐,劳极思逸、谈而笑、笑而谈”等等。 风景名胜联即壮景联,内容大致也有两类,一类是对景物坦诚直接的描述,点出所述风景的绝妙之处,使人一目了然。另一类是在客观的描述中,含蓄地寄寓主观的志趣与追求,也就是借景抒情,深蕴哲理,达到情景交融意境无穷。西递宏村山清水秀,足以激发和展现文人墨客的神思和文才。其壮景楹联包含上述两类内容,并有为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景物所构思的楹联。如“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

10、桃花别有天”。西递胡氏代宗祠联“十干衍派源流远,七哲名家气象新”,这里十干指胡氏宗族源远流长,后代分为十支;七哲指胡氏历史上出过7位哲人;西递亭阁联“月移疏柳过亭影,风送梅花入座香”;西递某书斋联“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西递敬爱堂联“翠挹西山朝气爽,日涵太液晓渡红”;宏村承志堂联“门地清华(清丽华美)敬承先泽,室地雍睦(和谐)毕致诸禅”等等。 西递宏村古朴典雅的民居和古建筑内一幅幅木制平面与半弧形的阴刻或阳雕、镏金或金星墨高雅大气古楹联,形成强烈的文化氛围,不仅联文充满对生活态度,对人生的理念和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以及治家、处事、诫示的告白,也是集中国书法真、草、隶、篆、行之大

11、成的艺术宝库,给居室环境增添了无穷的幽雅与韵味,给游人以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观之赏之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之中,深感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华英绽放,异彩纷呈。古黟楹联选录 6一、处世哲理类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清以自修,诚以自勉;敬而不怠,满而不盈。君子不忧还不屈丈夫能屈也能伸居安思危,念念如同临敌日,得宠思辱,心心常似过

12、桥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每逢谦处好人伦常在忍中全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腐才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安居如撑伞,遮身便是爱身;处世类围棋,出手不如束手。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但于得时思失时知足常乐不极乐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则止,毕生无耻。忍为最高,到衙前仔细思量,莫如且罢;官虽好见,想事后许多支用,岂不吃亏?二、崇儒重教类传家礼教谆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 注:三物即三纲文章本六经得来事业从五伦做起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慈孝

13、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寿本乎仁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诗书经世文章孝弟传家根本诗书执礼孝弟力田百年世业在诗书万古家风惟孝弟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行无瑕尤宜似古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圣代衣冠光宇宙儒门礼乐壮山河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亨衢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字富贵吉祥三、积德行善育人类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养真精神于大事业积实阴德培贤子孙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承先祖德以交付儿孙不必田园金玉读圣贤书即担当宇宙何分韦布荐绅勿求珠玉富但望子孙贤式谷有良田,曰忠曰孝,守

14、成无难事,宜俭宜勤。教子教孙须教义种桑种茶胜种花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宜与古人争齑粥余风宜承先志诗书世业重冀后人养成大拙方知巧学到如愚乃是贤兄弟自然敦友爱叔侄不必结冤仇万卷抵百城,书中富贵;千葩盈四座,花里神仙。得山水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子必贤须知难得为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惟孝惟忠,聪听祖考彝训,克勤克俭,先知稼穑艰难。富从升合起贫因不俭来善贻谋于后嗣,学礼学诗;凛遗绪于前人,克勤克俭。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大富贵必须勤苦得好儿孙是从阴德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遗旧言不崇华 四、言志联读古人书友天下士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以八千岁为春之九万里而南得地还须进步知天更上一层渊岳其心麟凤其采风雨之润星汉之华柳荫路曲妙道自然夜渚月明所思弥远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苦无卅年暇熟读奇书义方兼有训诗兴无不神心地肖明了无俗虑天面清旷能读奇书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人莫心高自有生成造化事由天定何须苦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