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4352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七)城市与人口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1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改变趋势。读图回答12题。图1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改变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教化程度 D年龄结构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改变,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图2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改变。

2、读图3,完成34题。图23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3A B C D4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56题。5图4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图4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6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

3、区图5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5)。完成78题。7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B、 C、D、8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往区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 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图6图6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6并结合相关学问,完成910题。9.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

4、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10.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意自己的意愿。图7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状况。据图完成1112题。图71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12下列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别因素影响出现

5、偏移现象图8读某区域图(图8),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1314题。13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缘由是A民工流淌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1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化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图9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05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1516题。图915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是因为该市 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暖和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较少遭遇台风、风

6、暴潮等自然灾难的侵袭A B C D16.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峻失衡的缘由,说明合理的是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该地现役军人多图10C.该地女性人口诞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图10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改变过程。依据相关学问,读图完成1718题。17.有关世界人口改变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诞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8.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7、,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状况均不得分。图11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20042012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有关该地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以机械增长为主 图11B2012年机械增长率最高C诞生率稳定不变 D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0目前该地A基础设施负荷加重 B失业率不断上升 C社会治安压力加大 D就学难更为突出 读地理要素随时间改变示意图(图12),回答2122题。图1221.该曲线可示意A. 塔里木河流量的年内改变 B. 台风过境的气压改变C. 罗马降水的年内改变 D.纽约气温年内改变22.若X轴表示人

8、口自然增长率,则A. M阶段人口诞生率低、死亡率高 B. P阶段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C. N阶段面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P阶段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改变图(图13),回答2324题。图1323图中反映出该城市A.人口老龄化严峻B.人口素养低C. 劳动力不足D.外来人口数量多24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激励生育的政策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C.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D.主动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图14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明确指出:坚持安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4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9、(含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A.环境 B.经济C.教化 D.资源26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是为了A.提高人口合理容量B.提升民族人口素养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D.保持合理劳力规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地理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60分)27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15)、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表

10、1),回答问题。 (8分)图15 我国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岁)年份2000年2010年全国71.4074.83男性69.6372.38女性73.3377.37(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特点 。 (3分)(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 ,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 。 (3分)(3)2013年11月我国起先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请说明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的理由 。(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图16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淌人口达2.21亿人,读“我国19822010年流淌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表2为“八大经济板块汲取的流淌人口占全国流淌人口比重”(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淌人口的特点 。(3分)(2)据材料二分析汲取流淌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5分)(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汲取的流淌人口不断_,缘由主要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