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42712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浅析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儿童音乐心理学。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开展的一门科学。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开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开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开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

2、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才能的健全与开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开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化。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进步与开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程度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律,科学地进展音乐教学。还可帮助老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历,进步音乐教学自觉性与程度。儿童音乐心理

3、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好的体系。广阔中、小学和幼儿音乐老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当建立这个学科的责任。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响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上下音的反响。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区分。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识别,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拟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开展

4、,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场阶段。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才能开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好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才能,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区分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场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前程的理想。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才能,进步迅猛。记忆、思维、才能、意志、兴趣都

5、趋向成熟。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的,并自觉地进展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区分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响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开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表

6、达在详细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下转第97页上接第74页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详细的事物易于承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展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场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地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

7、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展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才能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展简单的分析、综合、比拟与分类才能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才能。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学生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开展的可能性。理解记忆才能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详细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开展。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音乐、音乐家轶事、名曲诞生的趣事等。假如学生处于变声期,可多安排一些器乐教学和欣赏教学以及可以调动学生内心活动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