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53994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税会实务】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关键词:坏账准备 计提方法 范围 比例 数额 差异 摘要:浅析应收款项中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应问题 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按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在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一、坏账准备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

2、、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现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作一比较: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

3、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 税收制度办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为年末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4、从2003年1月1日起根据通知规定“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比例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首先比例不限.其次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办法

5、规定: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案例:甲公司会计上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240万元。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9000万元,包括关联方往来100万元,会计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 会计处理:2004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90003%=270万元,由于坏账准备的年初数小于本年应计提数,应按其差额(270-240=30)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30贷:坏账准备30 通过上述处理,使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保持在本年应计提数270万元。 税务处理:本年末按税法规定的税前

6、列支数额,(9000-100-8000)5=4.5万元,纳税调整30-4.5=25.5万元。 通过上例,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270万元,是按照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在提取时应注意与年初坏账准备余额相比较,本年应计提大于年初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冲回。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时,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剔除关联方往来,计算出当期应计入费用的数额,然后与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并已计入当期费用的数额相对比。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

7、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

8、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1计提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货百分比法。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因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而,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且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

9、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计提的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

10、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4坏账准备的披露。企业在

11、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总之,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理论研究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应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规定,以理论指导实践和教学,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准和认知水平。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