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53875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制作过程及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生素维生素类生产工艺维生素是一类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 含有特殊功效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其既不是细 胞组成物质, 也不是能量物质。通常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 接参与代谢调整作用, 而水溶性维生素是经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整作用。不一样维生素 对物质代谢调整作用是不一样。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 可使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 从而 使机体不能正常生长, 以至发生不一样“维生素缺乏症”。比如, 缺乏 VBl 可引发脚气病, 缺 乏vA会引发夜盲症,缺乏维生素vC会引发坏血病等,总而言之,维生素在维持机体代谢中 起着十分关键作用。一、 维生素 C ( Vitamin C,

2、VC)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呈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C,易 溶于水和甲醇, 略溶于乙醇, 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含有较强还原性, 易受光、热、 氧等破坏,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愈加快,但干燥结晶后较稳定。VC是一 个人体必需水溶性维生素, 也是一个抗氧化剂, 广泛应用于医药、 食品、 饲料等领域。维生素C合成常经过化学或微生物方法取得,下面介绍关键维生素C合成法。1. 莱氏法1933 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 C 取得成功, 也称莱氏法。该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方法,也是国外采取方法。工艺路线如图8-1所表示

3、。图8-1莱氏法合成维生素C工艺路线工艺步骤以下:(1) 菌种取得 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醋酸菌如Acetobacter suboxyclans、 Araucons、 Aaceti、 AXylinoides 等将山梨醇氧化成山梨 糖, 常使用是 Asuboxyclan 和 Amelangenum, 这是该工艺过程中关键一步。(2) 第一步发酵a.在进行发酵时采取条件是温度为2630C,最适pH值为4.46.8。b培养基成份:0.5%酵母浸膏为关键营养源,山梨醇浓度为19.8%,通气量比1:1. 8, 30C培养3040h,收率可达97.6%。可采取流加山梨醇方法发酵

4、;有机氮提供氮源。发酵结束后经低温灭菌,得到无菌发酵液用于第二步发酵。(3) 第二步发酵 将氧化葡萄杆菌或假单胞杆菌经过二级种子扩大培养转移至含有上述发酵液培养基中, 于发酵罐2834C培养6072h,发酵液转化,精制,取得维生素C。注意在发酵过程需采取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山梨醇中金属离子去掉,因为Ni2+, Cu2+阻止 菌发育,Fe抑制发酵。该法生产维生素 C 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达 60%,而且生产原料易取得, 中间产物化 学性质稳定,一直是国外生产维生素C关键方法。此法也存在着很多缺点,如生产工序繁多、 劳动强度大、大量有机溶剂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等。2. 二步发酵法二步发酵工艺是中国科学

5、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于 1975 年合作发明, 此法深入 发展了维生素 C 生产, 是现在唯一成功应用于维生素 C 工业生产微生物转化法。工艺路线 如图8-2所表示。第二步:混合发酵图8-2二步发酵法合成维生素C工艺路线生产过程以下:(1)第一步发酵 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假单抱杆菌 氧化取得L-山梨糖。(2)第二步发酵 L-山梨糖经过小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大菌巨大芽抱杆菌、蜡状 芽抱杆菌等伴生菌混合发酵得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3)提取 采取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从发酵液中直接提取2-酮基-L-古龙酸,用甲醇- 硫酸溶液洗脱,将洗脱液直接内酯化、烯醇

6、化为维生素C。(4)精制 将上述维生素C经过活性炭脱色,于结晶罐内加入晶种结晶,冷乙醇洗涤, 低温干燥,即可取得精品维生素C。在生产中,第一步要严格控制反应过程pH为8.08.5,避免葡萄糖C-2位差向异构物被 还原成甘露醇。整个发菌期间,要保持葡萄糖酸杆菌数量一定,小菌将L-山梨糖转化为 2-KLG, 而大菌本身不产酸, 是搭配菌, 其作用仅是经过刺激小菌生长而促进小菌产酸。 2- 酮基-L-古龙酸首先在甲酯中用浓硫酸催化酯化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再加入碳酸氢钠转 化成维生素C盐,经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在5055C下减压烘干即得粗品。现在中国采取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o3. 新二步发酵法

7、该法在工艺程序, 原料方面都有所简化, 收率高, 应用前途广, 但存在中间产物不稳 定, 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深入完善。工艺路线如图8-3。4. 一步发酵法该法发展了新二步发酵法。经过一个基因工程菌将葡萄糖直接氧化生成维生素C前体 2-酮基-L-古龙酸,技术路线简单。现在大家已经分离了棒状杆菌2, 5-DKG还原酶基因并将 该基因重组到欧文氏菌,从而使生产工艺简化为一步。伴随重组技术发展,一步发酵法将成 为工业化生产VC 条新路径。工艺路线如图8-4。工程菌!D葡萄糖I2IKGA I维生素C图8-4一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工艺路线在上述多个方法中,现在二步发酵法是中国生产维生素 C 关键工艺方法。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发展,新二步发酵法和一步发酵法将是生产维生素C关键工艺方法。思索题:1什么是维生素? 依据溶解性质不一样, 维生素分为哪两大类? 各包含哪些?2.简述“莱氏法”发酵生产维生素C工艺步骤及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优点。参考文献5. 陈来相同. 生物化学产品制备技术.北京: 科学技术文件出版社, .16. 宋文新,邵庆均维生素C二步发酵合成法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197. 燕方龙.维生素C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医药综述,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