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3602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外框外爬架施工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爬架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1 国家及部委法律、法规序号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名称文件号实施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3-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2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2010916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987号2009-5-1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0011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992-8-1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0

2、11-12-1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0053-1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19872-11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 1260290199112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005-7-114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J5099-1998199812115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1.2 工程相关依据序号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名称1六星级酒店、瑞府施工图1.3 产品依据序号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名称文件号实施日期1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Q/TXTSK0042010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六星级酒店、

3、瑞府,为外框-核心筒结构,结构周长144米,单层建筑面积1369平米,建筑高度260米,地上64层,标准层高3.6米。本工程拟采用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做外围护架体,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普通架体大量的高处搭设作业危险,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低碳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的发展方向。本工程拟从5层开始使用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具体见平面布置图.操作平台全高16m,吊装同时将1、2层顶板处的附着支座安装牢固,1728机位从五层开始组装,吊装同时将3、4层顶板处的附着支座安装牢固,则为操作平台提供了两个可靠的结构附着点.3. 外爬架工艺参数设计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工艺参数序号项

4、目单位设计值备注1架体宽度m0.66架体净空2支承跨度m5.4曲线或折线5。43提升行程m5单次最大提升行程5。2m4升降架自重KN/m6.5水平每延长米5附着支座锚固螺栓规格mmM27M27墙厚+1806吊挂件锚固螺栓规格mmM30M30墙厚+1807提升动力T7.5电动葫芦额定提升力8提升速度mm/min130-1909预埋孔水平允许偏差mm5010附着面轴线允许偏差mm20上下相邻两附着支座安装结构的垂直偏差11电动葫芦电机功率KW0.5单台电机功率12操作层承载能力KN/m22三步同时作业情况3两步同时作业情况13操作层高m结构层高或214遥控操作距离m40直线距离15架体端部悬挑端长

5、度m2且不得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材料明细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 位材料备注1导轨TS10m榀323。25、483。5焊管2附着支座TS01个A3钢板3标准单元(6m)1.6m片50703方管4标准单元(6m)2.0m片50703方管5标准单元(6m)2.4m片50703方管6标准单元(4m)1。6m片50703方管7标准单元(4m)2.0m片50703方管8标准单元(4m)2。4m片50703方管9电动葫芦DHHP7。5-8台外购10总电控箱TSZK3-40台11分电控箱TSZK341台12螺杆27450根外购标准件10螺杆M30350根外购标准件11螺母27个外购标准件12垫片8080*1

6、0 28个外购标准件13螺母30个外购标准件14垫片80*80*10 32个外购标准件15吊挂件A190个Q23516总控箱遥控SZD60-A套17分控箱遥控SZD60B套4.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布置4。1 平面布置本工程共布置4组44榀主框架。布置原则如下:(1) 本工程架体任意两点间布置距离满足以下要求:1)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5。4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4.5m(指两榀相邻主框架沿架体外排水平投影距离); 2) 架体分组端部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和2m,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m2;(2) 架体外皮宜尽量布置成大平面,避免出现多

7、处拐角,增强架体整体性。(3)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布点应尽量避开框架柱的位置,以方便架体附着。(4) 为配合建筑的流水施工,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按流水段(本工程暂按通常情况考虑)分布将架体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分组与流水段对应,以不出现“同组不同流水段”的情况为原则,分组缝与流水段分段相适应,分组缝可适当由先施工流水段向后施工段跨过流水分段处,以利于施工防护。同时架体分组时兼顾工作量均衡,即分组后各组间架体榀数基本均等,避免出现榀数过多和过少现象。(5) 按照总承包方塔吊布设位置及塔吊附臂水平及垂直位置,若附臂安装时穿过架体内部,则只需将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外防护网拆除,安装局部加固件即可。4.2 立

8、面布置(1) 架体立面:架体全高高度由具体楼层决定,覆盖4层,架体步高按照具体层高进行调整,保持与层高一致,保证密封翻板能够完全密封,设置5步架,顶部第5步架无翻板。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架体净空宽度0。73m(内外排立杆内腔边距)。(2) 架体集成单元:所有斜拉撑杆与每根立杆和定型型钢脚手板用螺 栓组件可靠连接,集成单元由内外立杆、斜撑杆、定型型钢脚手板、翻板、钢丝防护网组成一个空间桁架结构.(3) 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该构件将承传力构件与导向和防坠装置联合成一体,每个机位处竖向不少于3个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用M27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结构上。(4) 智能提升系统:使用型号为7。5T的电动葫芦、智

9、能自控装置和正挂葫芦装置及上、下吊挂件,每个机位均配置有智能提升系统提升电动葫芦正挂系统。(5) 脚手板:定型型钢脚手板安装在集成单元内,用螺栓组件与集成单元内外立杆、斜撑杆可靠连接。(6)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的架体集成单元自带密封翻板,翻板与定型型钢脚手板用多个绞链连接,翻板为活动构件,升降时翻开,静止施工作业时盖好。翻板必须满铺严密,不允许有孔洞存在。对于结构变化较大处的密封板,则可用定型型钢脚手板搭设在架子脚手板上和楼层楼板上。(7)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架体组装后在端部处均全部安装有端部封网.(8)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架体外侧安装有防护钢丝网.4。3 特殊结构架体附着形式 本工程具体机位

10、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机位立面安装说明如右:右图为一般三角铁件附着,是所有机位附着方式,按上图安装,预埋距离外梁350mm。集成式升降平台平面布置图4.4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系统组成集成式升降平台的组成示意图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剖面效果图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即爬架)由五部分构成:集成脚手架单元、附着支承系统、提升系统、控制系统和防坠落装置。(1) 集成脚手架单元:集成单元主要由定型的内外立杆、型钢脚手板、三角支撑架、斜拉撑杆以及内挑密封翻板、防护钢丝网等组成,型钢脚手板连接内外立杆并可转动,其中立杆、斜拉撑杆和型钢脚手板是通过连接板和底座及螺栓连接的,他们构成一个有效的承力结构-水平桁架,集成式升

11、降脚手架荷载正是通过该水平桁架将力传递到导轨主框架上。集成脚手架单元 (2) 附着支承系统:包括导轨,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承载螺栓,垫片等。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导轨(3) 提升系统:提升系统采用 7。5t 电动葫芦,下吊点设吊点桁架与导轨立杆、平台立杆用螺栓连接,上吊点固定在结构上。7。5t 电动葫芦下吊点(4) 电气控制系统:重力传感器,电气线路和总控箱,分控箱。重力传感器遥控器总控箱分控箱(5) 防坠落装置:星轮和单向运动阻挡构件速度信号和荷载信号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防坠效果。5.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的使用5.1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安装本工程外框柱外防护集成式升降操作平

12、台,在充分考虑满足外框柱模板施工安全防护、可行性、经济的前提下,集成式升降式操作平台沿外框柱一周设置4大片外爬架,在对边的中间位置断开,在断开处防护按普通防护设置,即在钢梁上用钢管设置度1.2m高防护栏杆,钢管立杆直接焊接在外框柱钢梁上。5。1.1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底部架体组装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有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架工操作证.(2) 在组装前应对所有操作人员作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必要时可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有关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操作的书面考试,考试合格人员才允许上岗操作。(3)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安装前,应对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构配件及架料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

13、验收.检查验收并有质量合格证后,方可使用。(4)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安装前,应在安装架体下方搭设操作平台,平台外侧到墙面距离大于2000mm,平台上平面必需找平.5.1.2 架体集成单元组装(1) 架体组装时分两节组装,先组装底部架体,沿图所示流向组装完成后,再行组装顶部架体。组装具体要求为:从结构转角处端部开始,先在地面将架体集成单元安装好,并将脚手板与立杆用螺栓组件可靠连接好并拧紧,将挷实在集成单元内的斜撑杆用螺栓组件将立杆和脚手板可靠连接并拧紧好,将加强横杆靠外立杆处的二个螺栓全数安装并拧紧,使架体集成单元构成可靠的空间承力桁架。(2) 在地面将已打开的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单元按分段吊装要求将待吊装段的2到3个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单元用螺栓组件连接好。(3) 在地面将导轨安装到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内侧待安装处,装上导轨支架和上部卡座,然后在导轨下部待安装侧安装下吊点桁架,并将底层脚手板下吊点桁架相接处用手电钻钻2个直经13mm的孔,用螺栓组件对将下吊点桁架与底层脚手板固定好,再在导轨上部安装倒链挂座,将正挂自动倒链电动葫芦上下吊点连接牢固,拧动调节花篮螺栓将链条适当张紧,将附墙附着支座穿到导轨上并用扣件固定在导轨大约安装固定附着支座的合适位置,最后在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顶部脚手板下方约200mm处安装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