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53588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安监解决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安监建设方案第一章主要设计依据第二章项目设计方案2.1建设原则2.1.1业务流程全覆盖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灵活运用到工作中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全覆盖,主要是针对安监局所有日常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全部覆盖。涉及角色包括市安监局、安委会成员、区安监局、乡镇/街道办安监站、化工区安监局和企业。业务流程大到企业数据上报审批流程、行政许可审批,小到日常办公等,使业务流程从纵向和横向上全面覆盖。系统建成后,基本实现安监局所有相关业务流程统一通过系统平台进行开展,真正的实现无纸化办公。3.1.2使用部门全覆盖系统建立在统一的平台体系架构上,所有的应用模块

2、均基于此平台进行管理和响应,所有部门在一个数据系统之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可安全的相互调用及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和数据资源,以形成一个结构统一、内容完整、层次分明、资源高度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提供用户、用户组和角色的管理,可以方便地调整部门之间的关系、用户与部门之间的从属关系,系统将角色、部门和用户相关联,总体呈树状授权机制,可以分别授权给不同的人员、部门和角色,在统一的用户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分级授权配置从而实现使用部门的全覆盖。备注:实线代表市安监局下属部门,虚线代表市安监局业务指导的下3.1.3业务对象全覆盖业务对象全覆盖,主要是针对安监日常工作中,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业务对象相

3、关联信息全部覆盖。如:企业基本信息收集,则和企业相关的所有信息全部统一集中采集。2.2建设目标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建成纵向覆盖市、区、乡镇(街道)各级安监部门及企业,横向覆盖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综合技术平台。形成全市在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隐患排查、安全标准化、综合业务管理、应急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包括数据建模引擎、业务流程引擎、报表引擎、系统权限引擎等),实现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数据规范,实现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规范建设,可有效避免各级部门重复投资、系统不兼容、数据不共享等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整合、完善相关已

4、有业务系统,在统一的基础支撑平台上,实现相关系统和数据的迁移和整合,实现集中运维管理,提高系统的易用性。2.2.1统一的数据中心智慧安监系统建立统一数据中心。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可以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方便数据的存储,以及数据共享、交换与挖掘工作。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统一的数据申报登记系统、统一的数据库和统一的数据管理及挖掘平台。将企业数据库、危险源信息库、行政审批库、行政执法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信息库、中介机构信息库、企业安全标准库、职业卫生监管库、安全知识库、应急资源库等数据集中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并集成每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2.2.2统一的支撑平台统一支撑平台采用

5、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来进行设计和架构,与传统分散项目建设模式不同,统一支撑平台实现集约化建设模式,避免每个政府部门或企业单独进行机房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及部署,可由同一个支撑平台统一构建各自的业务系统,系统间互不干扰,但有可数据共享和交换,可支持多种方式的的访问和使用。2.2.3统一的电子地图整个系统采用统一的电子地图作为各类业务数据可视化综合展示和分析的手段,所有的业务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无缝对接。通过电子地图可以直接查询相关业务数据库,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点击查询企业详细信息、危险信息、视频信息、复合可视化信息等。2.2.4统一的应用系统基于统一的支撑平台,实现各级部门和企业的各类业务系统的统一架构和

6、运行,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避免因为信息系统分开独立建设造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本项目在全市统一部署支撑平台及建设公共的应用系统。市安监局及各区安监局、化工园区等公用、共性功能模块统一搭建在支撑平台上,避免重复建设,系统之间不兼容,数据不互通。2.3建设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图:2.4总体框架2.5应用架构整个平台按照横向和纵向两条线进行设计,覆盖各个层级、各类业务、各个角色的业务需要。2.6网络架构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3.1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数据中心通过基于统一支撑平台构建的企业安全生成信息统一申报登记功能模块,实现所有各级安监部门相关监管系统所需数据的统一填报、统一申报、统一备案,

7、避免企业多头填报数据和申报,导致企业重复劳动的同时和政府业务数据的不一致等弊端。数据中心的结构如下如下:3.1.1数据库规划在本项目中,智慧安监系统将建设企业基本信息库、重大危险源信息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库、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信息库、企业安全标准化信息库、职业卫生监管信息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信息库、应急资源信息库、安全知识库、空间信息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等主要数据库。各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3.1.1.1企业基本信息库内容省略.3.1.1.2重大危险源信息库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收集全市: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危

8、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生产单元、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等基本信息。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审核、备案等信息。3.1.1.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库存储安全行政执法各环节中,现场检查记录、现场开具的各种执法文书、执法依据、执法条款等信息库、行政处罚信息等。3.1.1.4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信息库存储行政许可各许可申报、申请受理审核、许可初审、许可审核、许可决定、许可发证和许可告知等相关的资料信息库。3.1.1.5企业安全标准化信息库存储企业安全标准化各环节中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情况、体系运行状态监管、企业日常安全标准化等各种基础信息。3.1.1.6职业卫生监管信息库存储安监局及相关单位对

9、职业病申报、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危害建设项目等基础信息3.1.1.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信息库存储日常安全生产排查中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数据。如: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已整改、整改率、排查重大隐患、已整改销号,挂牌督办等3.1.1.8应急资源信息库存储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专家、应急救援车辆、应急避难场所、医疗保障机构、运输保障机构、通信保障机构、技术支持机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各种应急救援相关的基础信息。3.1.1.9安全基础信息库存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其它重要文件、MSDS库和典型事故案例库等安全基础信息。3.1.2数据来源数据内容的积累

10、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本项目的数据库内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业务中的积累。业务人员在使用本项目的应用系统来处理相关业务时,都将保存下业务过程信息。2、安委会成员单位共享的相关信息。3、外部平台的数据。本平台的外部系统均存储着与本平台业务相关的数据,与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将极大地丰富本系统的数据资源。3.2支撑平台建设方案3.2.1平台结构设计基于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统一支撑平台,基于软件构件复用技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电子政务提供了基本框架支撑。提供数据建模、报表引擎、工作流引擎、软件界面定制、系统权限角色配置、数据编码元数据管理、系统安

11、全与性能管理,以及复合信息可视化管理。实现了高度软件构件复用目标,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可进化性、灵活性、高可用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其他性能指标等提供了基础保障,减轻信息化应用建设、开发、维护费用。统一业务支撑平台提供“零代码”级的平台化的在线可视化快速配置和设计,支持业务的灵活快速扩展,大大简化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投入,其构成如下图所示:3.2.2平台功能设计3.2.2.1数据库引擎软件的平台化使得系统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数据库平台,通过统一业务支撑平台的统一数据库建模可以不必关注底层不同数据库平台的技术选型,而是交由统一业务支撑平台自动兼容。从而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在软件业务的需求分析和应用功能的

12、设计上。在交付应用的系统中,当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业务管理人员不必依赖于技术人员来实现对软件的重新开发和编译,而是可以通过平台自身的数据库建模及管理功能实现新增业务的添加,以及现有业务的调整。真正将技术平台化,从关注技术转变为关注业务,真正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以及应用系统本身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数据库建模与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内容省略.3.2.2.2业务流程引擎平台的应用系统日常监管、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等一系列环节,无论在日常运行还是快速响应上,均需要一个统一的流程来进行控制。通过使用工作流技术,可以方便的定义这些系统的运行控制流程,系统可以迅速投入自动运行,使得平台综合应用系统的运行机

13、制流程化、响应处理及时化。工作流(Workflow)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工作流引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引擎通过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可扩展的业务运行环境,来构架、简化、集成的信息系统,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全面支持,帮助组织体系成为紧密协作的整体,实现高效的业务流程控制,在运营效率和响应

14、速度方面实现突破,并适应业务工作的持续完善和变革。工作流引擎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工作流引擎主要功能设计如下:图形化流程定制;3.2.2.3报表设计引擎为了实现对业务工作的深度分析和研究,为指挥决策提供丰富、翔实、直观的数据支持,本项目需具备以报表、图表的方式显示业务统计分析数据的功能。通过实现固定报表和自定义报表两类报表来满足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报表展现形式来满足业务的不同需求。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态生成报表。报表设计引擎主要功能设计如下:1)友好的报表设计环境报表设计环境要符合用户的工作习惯、界面友好易懂,能实现类Excel式设计方式、单元格属性及公式调整;支持无编码预处理的、来

15、自多库、多表及用户自定义等的多源报表;底图描绘的套打功能。2)多样化的数据展现方式3)全方位的查询功能4)OLAP分析查询功能5)填写数据并上报保存6)创建任务,自动生成报表7)报表管理功能提供完整的报表、用户及权限管理。3.2.2.4界面设计引擎一般情况下,软件在交付使用后,相关软件的界面和菜单等,用户自己是无法变更和调整的,更谈不上自定义新增、修改了。但是实际情况下,由于每个人的使用习惯的不同,在软件界面方面应该可以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支持自己的个性化界面定制。主要功能设计如下:内容省略.3.2.2.5系统权限引擎虽然在软件初期交付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前的业务状态预先定义好不同角色人员可以具备的不同系统权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的调整,人员的变更等各种原因,其初始的权限和角色配置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备角色和权限的自定义管理功能。主要功能设计如下:内容省略.(7)数据编码与元数据管理在软件系统的使用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编码和元数据管理需求。虽然在系统建设之初可以参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数据的编码工作,但是标准规范也会时常遇到更新的情况,而元数据也会随着业务的变化产生调整的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