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53504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洋:水彩画人生(散文随笔)从报纸上骤然看到陈少平6月9日辞世的消息,令我震惊和悲痛,久久难以平静。虽然他已是88岁高龄,在我心目中,这个拥有超乎常人的顽强生命力和超乎常人自信心的人,是不会死的。陈少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水彩画,他用生命绘就的这幅鲜亮、神奇、瑰丽而又凝重的大画,必将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 前记 2009年6月25日 武昌 纽约夜谈日光灯雪亮,霓虹灯彩光闪烁,街道两侧也不乏巍峨的楼宇,然而多次走在皇后区这一带,总有一种异样于纽约其他街区的感觉,仿佛刹那间回到了上海或祖国其他的什么城市。况且早晨老诗人彭邦桢在电话中反复说:“请记住上海滩酒店,大家今晚在上海滩欢迎你再访纽约。”纽约皇后

2、区近年被人称作大都会纽约的第二唐人街。1996年初访美国时,我曾在这里住过一些日子,除了华侨,这里也聚居着不少希腊、韩国、印度等国家的侨民。今天旧地重游,倍觉亲切。酒店的格局也完全是中国式的,大方桌围放着八只凳子,在座的朋友除了彭邦桢和纽约侨报副刊主编陈楚年,现任报社营业部主任的一位女士和诗人李斐,还有一位秃顶留两撇黑胡子的中年男士,穿一身细呢茶色西装,彭邦桢向我介绍说,这位姚庆章先生是美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他在彭邦桢的介绍中,得知我来自中国的武汉,再次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武汉!很美的城市!我十几年前去过,那年我在北京美术馆办个展,应邀到武汉的美术院校讲课”席间姚庆章送我了

3、本刚刚出版的姚庆章美术创作选辑,大面积的几何抽象色块和平面拼贴,奇特而曼妙的造型加上象形文字夺目的色彩,首先给我一种强烈的美感。大多数画幅并非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寓意,却吸引你去琢磨、玩味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过毕加索、凡高、塞尚等的作品,我这个很少接触抽象派、先锋派等现代美术的人,徘徊在光怪陆离的画幅之间,由晦涩难懂到似懂非懂到流连忘返,严格来说,还是属于不懂的族群。姚庆章这位大画家此刻就坐在我身旁,在和彭邦桢、陈楚年频频碰杯中,我们在形体上精神上的距离愈来愈小,霎时间我觉得我竟然读懂了这些美妙画幅的丰富含义,我喜爱这些独具巧思的美术奇葩。也许我就要走出对现在美术冷漠和不懂的族群了。姚庆章忽然问道

4、:“武汉有位陈少平先生,您认识吗?”我不自觉地以惊叹的语气重复念出这三个字。在地球的这一边,听到有人提起地球那一边故人的名字,使人一时愣住了。我饮了一大口啤酒,有点兴奋地说:“陈少平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相识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您认识他吗?”这回轮到姚庆章兴奋了,他声调也随之提高,引起了座中所有人的注视。“那是1985年夏天,陈少平先生应邀在洛杉矶举办画展后来到纽约,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他画室,墙上和地板上共有二十多幅他的水彩画近作。我第一个强烈的印象是,他具有纯熟和功底很厚的水彩画技巧,不论是风景、人物或景物,都能展现水彩这一画种在绘画艺术领域中特有的透明性和明快等视觉美感,是一位杰出的传统水彩画家”

5、在纽约听到一位美国当代知名画家如此赞扬陈少平,使我在新鲜和惊喜之余更感惭愧,我要坦率的承认,我对这位老友的成就实在知之甚少。也许如世人常说,愈是朝夕相处十分熟悉的人,愈是易于被忽视。我认识陈少平是上世纪40年代末,当时我俩都是一个文工团的新成员,他在美术部,我在文学部。以后若干年,我只知道他擅长工艺设计,大的演出活动诸种展览及会场布置总少不了他。以后也听说他画点画,在国内美术界并不十分引人注目,没想到他的水彩画在纽约这个人文荟萃的世界最大城市里,也初步赢得了人们的好评。姚庆章越说越起劲,他说:“令我惊异的是,和陈少平先生交谈中,他常常谈起印象主义以来的西方美术的一些流派,并对当时社会发展过程的

6、背景做精辟的剖析。他是一个从传统美术观念和技法起步的水彩画家,却对西方现代美术有着很深的了解,是陈少平先生给我们的第二个深刻印象”这倒令我回忆起,近十年来,我和陈少平交往中,常常一起议论伦勃朗、马奈、达文西和马蒂斯等西方著名画家,但我却没有把这一切和他的水彩画艺术追求联系起来。姚庆章接着说:“1987年我到武汉和他重聚时,发现他的水彩画新作和过去的作品面貌大变,现代画的特质已悄悄融入他的这些新作中。从武汉到洛杉矶再到纽约,对少平先生来说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移和伸展,更重要的是大大拓宽了他的美术想象空间,他得以从地域性的绘画观点一下子跨进国际美术的大视野。”我太高兴了,这不仅因为受到赞美的是我的一

7、位老友,更重要的是姚庆章说的中外绘画的融合等问题,在我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中同样存在,这是当代有追求的中国作家、美术家极感兴趣的美学话题。今夜的纽约,对我变得更加亲切了。老友陈少平那一脸专注的神情和瘦削的身影不停地晃动在哈德逊河的灯影波光中。 追逐生命 追逐美陈少平的画早已秀出花苑,陈少平的不平凡的人生却更加震人心弦。这坎坷绚丽的人生和那通灵剔透的画融合在一起,既是画作的一个至高境界,也是人生的一个至高境界。上世纪的20年代初,陈少平出生安徽庐江一个贫困家庭,十岁那年害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全身烧得像火炭,几帖穷人用来退烧的草药吃下去,一点效用也没有。那年头中国广大农村本来就是缺医少药,陈家贫寒,

8、也无钱四处求医,这个十岁的孩子只好躺在床上,眼睁睁望着那旋转的天花板。说来也难以令人置信,由于长时间的高烧,那死神不知多少次走到他的床头,他却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一年后,烧自动退了,他坐起来,下了床。他是以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死神!甚至于连当时害的是什么病,什么病菌引发这么长时间的高烧,他和他的家人一概不知,要等到多年后,他浪迹到一个大城市,才得以揭开谜底。高烧不治而愈,11岁的陈少平起床后,却发现半边胸脯塌陷下去,一边肩膀高一边肩膀低。可怕的生理缺陷和艰难身世,并没有令这个11岁的孩子沮丧。他既然战胜了死神,还怕这么一点生理缺陷吗?他是一个生命的追逐者,就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逐日者一样。饥饿

9、和险阻不会令他气馁。陈少平今天的美术成就,使人揣测他起码也是一个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你看1985年他在美国洛杉矶亚太博物馆和纽约东方画廊举办画展,1990年在台北龙门画廊、1998年在高雄宅九艺术中心、2001年在台北敦煌艺术中心举办画展,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中国驻外使馆和中国对外展览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科威特、土耳其举办的画展。他的人物画红衣少女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七彩卷),他的夕照图、少女、雪后、红衣少女被选入中国水彩画史。上边提到的夕照图创作于1986年,受到社会赞赏,迄今已在多种书刊发表12次。他的作品中为纽约、洛杉矶、深圳、湖北、台湾的博物馆、美术馆和个人收藏的约百幅还有,他现任湖北美

10、术学院和湖北工学院客座教授。行文至此,我忍不住要揭开一张底牌:陈少平不仅没有读过任何美术院校,他连中学也没读过。在那场几乎夺走他生命的大病后,由于家庭经济窘迫,他不得不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去了。纽约夜谈中,大画家姚庆章说陈少平具有“纯熟和功底深厚的水彩画技巧”时,我头一个心理反应是有点吃惊,疑惑这是朋友之间常有的谀词。待到我有意识地做过更多的了解后,我不得不承认姚庆章的这番话是真诚的、恰当的。从21世纪初的今天总览陈少平的上千幅作品,意象深邃,色彩强烈,用笔洗练,气韵生动,是一位实力雄厚、风格独具的有现代感的水彩画家。补充交代一句:前文所说的纽约听姚庆章谈陈少平,乃公元2000年11月间事。随后

11、的几年里,和陈少平交往中,我常抓住机会看他作画。他的画室在武昌南湖新村一套普通住宅中,面积大约15平方米,一个画桌占去了将近一半。画桌上摆着一个盛水的大盆和七八个装颜料的磁碟,再就是大大小小的排刷,几支小毛笔和两个塑料刮板。他作画速度很快,几分钟就画好一幅。他挥毫时神情凝重,有时手悬在空中,停顿数十秒钟,仿佛在运思,瞬间就又用大排笔蘸上黄或红或紫的颜料,挥洒在画纸上山川、河流、云彩、冰雪、帆樯、人物,转眼间就跃然纸上了。近年他常在一幅画中具象和抽象并用,不论是具象的山水人物雪景瓶花,还是抽象的大色块的重叠交叉,无不有一种强烈的美感扑面而来,使我惊叹不已。我只得自嘲地笑着说,我想象不出这些绝美的

12、画从何处而来,我只能说“你心中自有快垒。”陈少平胸中的块垒从何而来?大诗人李白有言:“阳春昭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陈少平少年从军,出没于巉岩丛莽、高山大河,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冥冥中的创造者早把大千世界融入了他生命的蕴藏。江上的风帆、冰封的村落、石上清泉、奔腾的江河早已充盈在他的心灵中。人的天性是爱美的,不论什么人,到了一个莺飞燕舞、花红草绿的环境中,常常油然发出赞叹,至少也是感到身心愉悦。陈少平不仅有爱美的天性,他还是一个美的追逐者,就像追逐生命,他一生追逐美,强烈地、不停顿地追逐着。我不得不把我的笔伸进上世纪30年代,看一看还处于儿童时代的陈少平。那个杂货店的小学徒,他正在拾起一张

13、被顾客扔下的包花生米的旧报纸,纸上的英文表明这是一张外国报纸,报纸上有一二幅彩色图画,也许是广告,也许是插图。他盯着这张破旧的报纸看了又看,少不更事的脸孔上流露出一种惊喜和陶醉,这是他儿童时代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看见他久久地盯视废报纸上的图画,看过以后他还要把这些图片剪下来,收藏在什么地方。半个世纪后,已经成为著名水彩画家的陈少平说,有人问我绘画从哪儿开始?受什么人影响最深?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从小喜爱包花生米的各种废报纸上的图画,那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有趣的是,以后多少年里,陈少平一直在收集世界各国传播媒体上的装饰图案。可以说,从儿童时代起,他就是一个美的追逐者,任何美丽

14、的图画,都逃不过他那幼稚而颖慧的双眼。陈少平确确实实没有进过美术院校,但他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学美术了,而且是自觉地学习,无时无处都在学,这又应了我们祖先的一句名言:“留心处处皆学问”。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6岁的陈少平投身于抗日烽火中。不要忘记这位少年半边胸脯是凹陷的,个子又不高,他无缘站进列兵的队伍,被分配在军队中做文书之类工作。陈少平并不因此而沮丧,他随军驰骋,大别山、桐柏山的群峰,岳阳湖、洞庭湖的浩荡,长江、黄河的汹涌,给他留下惊心动魄的印象。这一切像树木埋藏在地层下边,埋进了他的心灵深处,30年后40年后化为煤,只要一个火种,就会燃烧起来,照亮无数灵光飞动、鲜亮明丽的水彩画。 鲜亮

15、的水彩 微妙的和谐2003年11月的一天,我又一次走进陈少平的画室。墙上是他近日画的大幅的水彩画,色彩明丽而生动,隐含深意,大画桌两侧的书柜里,摆满了中国外国名画家的画册,包括他在电话里多次提到的用巨款买的梵高画集和毕加索的全集,桌上那个大水盆里水已染上各种颜色,并排摆放着的管装颜料,红橙黄绿青蓝紫众彩纷呈,少平就是用这水和颜料绘出一幅又一幅图画,喷涌出人心灵的清泉,闪烁着人的美好愿望算起来他今年确确实实已是82岁老人了,在我眼中,他又始终是一副模样,始终生气勃勃,始终充满自信,始终侃侃而谈,始终挥洒自如地舞动他的画笔。此刻我盯视着他,他脸孔上没有老年斑、没有纵横的皱纹,他也很少咳咳啃啃虽然他比我年长十多岁,我从未感觉到他已经是一位老人。尽管不少人口口声声称“陈老”,我仍直呼其名,就像20年前、30年前、40年前、50年前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