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3412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学要联系生活才能发生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学。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缺乏“信”,难以实现以“导”促“行”的最高教学境界。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策略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发生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知行合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成为法治公民。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注意围绕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用于引

2、导学生的生活实际。一、 教学导入生活化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好的起点是千里之行的关键。导入是课堂新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性资源来设计导入环节,快速开启新课的学习。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创新改变生活一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感受创新的魅力。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并播放一些我国近几年在重大科技领域中取得成就的视频,如射电望远镜“天眼”、“神威”太湖之光、海水稻、C919首飞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这些视频的播放,虽能够引发学生的自豪感,但是学生们感觉这些成就太高太远,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中学生无关。所以,

3、同样是视频材料,教师在导入的时候莫不如选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材料。如2015年9月20日,是很多吉林人难记忘记的日子,长春到我省最东部的珲春,终于有了一条平均时速在200公里的城际铁路。这对于边陲城市延边而言,拉近了与其他各地的联系,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对汪清县而言,这条城际铁路没有经过汪清,这对汪清的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再如教师注意结合生活中的通信工具、学生非常熟悉的多媒体的不断的更新,通过这些鲜活的生活实例的感性对比、举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导入了本课的学习。生活化的导入形式有多种多样,如音乐歌曲导入、名人故事导

4、入、时政新闻导入、名言警句诗歌导入、游戏导入等等,无论哪种导入,一定注意能够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要有信服度。在此基础上,由近至远,由身边到社会,再把我国在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使学生在感受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二、 教学过程创设生活化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上午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要想让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就要在真善美的课堂中播种。教师备课时注意针对授课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是密切

5、相关的,让学生“信服、真服”,再以“导”促“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高境界。如在遵守规则一课教学中,自觉遵守规则,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此教学重难点,教师首先展示名人小故事:毛主席在延安自觉遵守规则的事例。用名人故事作为教学案例,更有助于激起学生向名人学习的欲望,更能形成自律的意识。教师进一步追问:伟大的毛主席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做到自律?进一步追问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处,帮助学生形成时时处处都要自律的意识。教师由名人故事再联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出示贴近学生生活场景的图片,分别从监督、提醒、奖惩三个侧面体现他律,使学生明白他律

6、也是帮助我们遵守规则的方法之一。紧接着教师出示汪清礼让行人行为的情境材料。组织学生思考:汪清“礼让行人”的行为是如何行成的?通过出示源于学生身边的家乡的事例,更鲜活的让学生体会到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升规则意识。教学活动的展开先由伟人再到他人再到学生自己,步步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最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生活中来,让学习的过程真正活起来,借此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三、 选用生活化情境材料注重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注意将时事新闻热点和典型材料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是对生活化教学的贯彻与落实,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从

7、而提高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2020年的开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新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疫情当下,处处彰显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家国情怀,在与疫情的斗争中,那些直面灾难和人生,直抵人心和人性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借此也提升每个人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力和领悟力,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真的应该将疫情中的时事新闻和典型材料整合为学生们的课程资源与教材知识内容相结合来进行我们的教学。在回顾复习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时,确立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主题教育,主题的确立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宏观上帮助

8、学生领悟敬畏观,进而将视角转向对生命的敬畏,这样的创设既有破题之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事事要有敬畏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时注意引入了很多在疫情斗争中的典型案例,如让世界再次见证中国速度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如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关门大吉”,如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全奔赴一线,如疫情发生后从党中央到基层各部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应对疫情,如方舱医院“读书哥”,如2月24日起延边州对境外回国人员采取硬核隔离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当今时政热点新闻,让学生感受我们和全国一样在抗击疫情。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对抗疫情值得吗?疫情过后,人生未来

9、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材料,注重与生活热点的联系,能够与时俱进,为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提升提供了生机勃勃的鲜活的典型事例,即复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生想说、能说、有思考,有思维的碰撞。 达到了在生活情境中学在生活情境中提高能力的目的。四、课尾延伸生活化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最终形成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构建形成的。所以,一节课的结束不能突然停止,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能够将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延伸至课外、回归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同学、关心社会,树立家国情怀。在学习维护秩序一课中,出示本校学生遵守秩序、文明有礼的情境材料,组织学生思考:我校学生“

10、文明有礼”的行为是如何行成的?然后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知识,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学校做些什么;作为一名汪清人你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要参与到学校、家乡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最后“文明有礼市民公约”师生共同宣誓,真正的发挥本学科思想导行的作用,并且通过宣誓活动将本课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本课学习。总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最终也是为了让学生回归和服务于他们的生活,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换发真正生命的活力。参考文献:1.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 2.康维铎 岳中峰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3.金佳绪 解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立德树人 习近平强调办好这个“关键课程”理论导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